人到中年,夫妻之間的厭倦,是從3件事開始的

冷竹絮語 2024-04-22 22:21:03

相愛容易相守難,人到中年的夫妻,驚覺自己的婚姻像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早忘記了曾經的甜蜜,有的只是相看兩生厭的厭倦。

兩個人像是住在同一個屋檐下的陌生人,如果不是爲了孩子,甚至連話都不想多說一句。

而內心的孤獨卻如潮水漫延,快要沒過口鼻的窒息感如影隨形,想要逃離,又沒有勇氣和能力,不停地找借口讓自己停留在這段關系裏,卻想不明白彼此是如何變成如今相互怨怼的模樣?

婚姻中的柴米油鹽、養兒育女等,考驗著夫妻間的包容和耐心,更需要經營的能力,奈何磨合和考驗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過關,不知不覺中彼此之間就生了嫌隙,直到離心離德。

其實,人到中年,夫妻之間的厭倦,是從3件事開始的。

 

1,不懂得溝通,造成彼此成爲“孤島”。

人到中年,很多夫妻之間已經沒有了溝通的欲望,不是不想溝通,而是發現彼此之間無法溝通。

比如:一方嘗試溝通,另一方無視或是逃避。要麽彼此是對方的“差評師”,看到的是對方的缺點,說出來的話能紮破對方的肺管子。

夫妻如果不懂得有效溝通,只停留在用錯誤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話,容易造成溝通的錯位,對方就會誤解,或是飽受折磨。

在溝通時,很多人容易情緒失控,說一些傷害對方的話,做一些傷害對方的事,造成對方以爲你不愛了的假象。

這是被情緒壓倒了理智,忘記了和對方好好說話。對方又采取了消極對抗,或是選擇忍耐,要麽冷暴力,時間長了,就互不搭理對方,成了孤島。

夫妻之間的溝通,就事論事,把解決問題放在第一位,正視自己的內心,不要爲了賭氣而故意歪曲對方,或是僞裝自己。聰明人,都是說著最甜的話,做最狠的事。

 

2,夫妻間的成長不同,造成差距過大。

結婚時,夫妻關系是平衡的,無論是郎才女貌,還是強強聯合,只要選擇對方走進婚姻,至少說明彼此達成一致了。

隨著婚後分工的不同,兩個人的成長會出現不同,容易導致這段關系失衡。

人到中年,男人往往因爲人生的多個支撐點,而呈現出事業有成、有自己的人脈和圈子,有自己的愛好等,整個人看起來比女人狀態好多了。

不少女人到了中年,變成了黃臉婆,一心撲在家庭上,卻忘記了成長,像是幹枯的花朵,失去了生機,也沒了選擇。

夫妻間的差距越大,越容易産生厭倦,可能先是成長過快或是一直成長的人嫌棄另一方不成長,又或是一方的追趕終是累了,倦了,導致彼此間的隔閡越多。

所以,夫妻之間的關系再好,也要學會成長,爲了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同時又能保持關系的平衡和穩定。

 

3,親密關系出現問題。

兩個人結白頭到老之約,是簽下了相互攜手,相互陪伴彼此的契約。

不少夫妻卻做不到,在激情歸于平淡後,不想過瑣碎而乏味的日子,想著外面的花花世界,要麽只顧自己,享受著伴侶的付出,卻不肯盡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不顧及對方的需要和感受,反而覺得自己爲了這個家付出這麽多,你卻不懂得感恩和認可。

有的夫妻相守一段時間後,發現對方靠不住,只會拖自己的後腿,帶來的只有痛苦和風雨等,于是收回了自己的心和愛,不再付出,也只顧自己。

親密關系就出現了問題,彼此都懶得去改變,又都在等對方來改變,最後等來就是厭倦。

婚姻是組隊共贏,親密關系最重要的就是保鮮,要學會注入新鮮感,制造一點浪漫,哪怕是擁抱對方,至少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愛。

人到中年,不要說談愛已老,愛是能感受到的。

夫妻之間既然不想離婚,那就想辦法把日子過好。生活可以是一成不變,但兩個人之間的親密不可一成不變。

想要幸福和快樂,就要用心去經營,精心呵護所擁有的。

學會溝通,哪怕不會,那先學傾聽,再去回應對方。

要一直成長,才能見到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伴侶和關系。

在親密關系中,你可以做你自己,對方也可以做自己,彼此又覺得對方特別好,相互付出,彼此滋養,共同成長。

中年夫妻,更應懂得所有親密關系中的幸福,是源于我們借由親密關系回歸最真實、廣闊的自己。

END

今日話題:你認爲夫妻間的厭倦是爲了什麽?歡迎留言討論。

0 阅读:133

冷竹絮語

簡介:觀四季花,記社會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