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洞察:預制菜怎麽了?

骞味 2024-04-10 14:57:01

記得有段時間,股票的預制菜概念興起,不過沒有一周就被打下去了,資本對預制菜的市場還是持觀望態度。

前些年,在北京接觸過幾個預制菜的項目,漂亮的PPT看過幾個,其中有一個還真的鋪開了。那段時間小有名氣,現在街邊店也關的七七八八……

今年,315晚會報道的淋巴肉事件,再一次將預制菜推到風口浪尖……

預制菜怎麽了?

預制菜本就是一種食品加工形式而已,沒什麽對錯。我們總是將一種新興的概念用來炒,而不是去應用。

對于餐飲企業而言,有些菜品可以預制,有些菜品沒必要預制。

我服務過的企業中,不少用預制菜比店內加工成本還要高,産品品質、風味也不是很好。這就是預制菜概念沖昏了頭腦。

預制菜工廠都賺錢嗎?

未必,現在有許多預制菜的工廠已開始慢慢轉型,開始爲餐飲配送淨菜。店內“現做”在一線城市的品牌餐飲中,是主流理念。換句話說,能讓顧客看到是現場制作的産品,還是盡量店內操作,不用抖袋或隱藏抖袋,當然需要預制菜的地方也要選擇應用。

其實,預制菜的預制程度,是後期預制菜行業需要深度研究的問題。舉個例子,根莖類蔬菜,預制後對口感影響不太大,綿軟口感都能接受。肉類産品,通過預制呈現出酥爛口感也是一種風格。

在北京周邊的各大凍貨市場,你能找到許多預制的産品,有些産品做得比較好,不輸店內廚師。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講,工廠化産品比小餐飲的生産標准更高,用預制菜又有何不可?

預制菜不是都不好,有許多配料表很幹淨的,主要看你如何選擇。對于預制菜工廠而言,只要你有量,就可以按客戶要求生産,不要科技與狠活也非常可以,看你想要的成本和利潤罷了。

對于預制菜,有著不同的概念,入餐飲店是直接加熱出餐還是經過二次加工出餐,後者是不是預制菜大家經常爭論不休。

對于我的認知而言,預不預制要看餐飲店內需求。從成本的角度來計算是不是應該用預制菜,從産品的品質來講該不該用預制菜,從市場的角度來分析,大家是否抵觸預制菜,從加工流程來判斷,什麽食材該預,什麽食材不能預。

如果後廚爲了出餐快,將一些肉類産品炸之後,保存到冰箱裏算不算店內預制菜?八寶飯提前做好,出餐時加熱算不算預制菜?

我們看一個問題需要了解底層邏輯,不是預制菜好不好,而是人心是否善良。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