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拼音不會字詞一塌糊塗天天就是大閱讀,語文教學真的病了!

李老師講最真教育 2024-04-29 20:09:44

現在的教育是真的難呀,學生學的難,老師教的也很難。特別是語文教學,新的部編版教材實施之後,讓很多語文老師感覺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麽教課了。這幾年,很多老師都感覺,課上的是越來越累,孩子們的成績也是越來越差。

那究竟是什麽原因呢?一位網友說出了緣由。近日一位網友在網上說道:“現在的小學生拼音不會,筆順不對,字詞一塌糊塗,天天就是大閱讀大閱讀。”那現在孩子們的語文基礎能力怎麽會這麽差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現在考試基本不考語文書上的內容,特別是字詞方面。

我們都知道,孩子們花費在語文上的學習時間是非常多的,特別是在小學階段,語文作業通常是數學作業的2到3倍,但奇怪的是,近些年,孩子們的語文成績是越來越差,每個班上超過90分的學生都不多,更別說滿分了。

原因就在于,現在的語文考試基本不考書本上的知識,就算把書上的字詞都寫的非常熟練,也不一定能獲得高分。所以時間長了,老師們也不太注重字詞等基本知識方面的培養了,很多語文老師爲了提高成績,甚至也開始刷題了。這樣很多孩子的字詞必然掌握的不夠熟練,很多字詞不認識不會寫也是正常的。

第二:現在語文考察的主要是孩子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小學也是如此,所以必須是大閱讀。

不是老師非要提倡孩子們要大閱讀,而是目前的語文考試考察的就是孩子們的閱讀能力,特別是課外閱讀能力,這也是新課標的主要要求。

像一二年級的小孩子,很多字還不認識,考試就有閱讀理解和基本的寫作了。到了高年級,課內和課外閱讀通常要占到50分左右,還有30分的作文分,也就是說,考察書本知識的基本只有20分。因爲基礎知識占比少,所以老師們也不太重視,都在抓大閱讀。

但是對于孩子們來講,因爲基本知識不夠,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想提高閱讀能力能力也是非常難的,縱然讀了一些書,也未必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況且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講,又有多少時間真正用來讀書呢?

第三:現在家長反對老師布置重複性的作業,所以基本的字詞普遍寫的少,基本功都不紮實。

我們都知道,七八十年代,小學生的作業主要就是寫字詞,每天都是十遍八遍的寫,所以大家的基本功都很紮實,基本上書上學過的所有字詞都能很熟練的背寫。再看看現在的孩子,老師聽寫字詞,班上全對的學生也沒幾個,其實就是因爲大家寫的少。

當然,現在的專家和家長也很反對老師布置重複性的作業,超過3遍可能就會舉報老師,時間長了,老師們也不敢多布置字詞的書寫了,孩子們寫的少,基本功自然差。

小學基本功差,到了初中高中自然就更差了,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語文能力想提高也是難上加難。

目前的語文教學就是拔苗助長,基本功不紮實就搞大閱讀,這絕對是對學生的摧殘。

孩子們的閱讀能力怎麽提升?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因爲任何一個學生也不可能經過一個學期或者一年的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就提高了。閱讀能力和學生的認知、閱曆、人生經曆都有密切的關系,小學生什麽都沒經曆,人生幾乎是空白,想讓他們去理解那些深奧的文字和文字背後蘊含的某種情感是非常不合常理的,這也不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

但現在的語文教學偏要這麽做,這絕對是拔苗助長。孩子們連基本的字詞都不認識不理解,怎麽可能去理解那些深奧的文章呢?況且我們的閱讀理解還都有標准答案,學生的理解還必須和標准答案一致,這不是摧殘我們的孩子嗎?

寫在最後:

萬丈高樓平地起,蓋大樓也是地基最重要,對于各學科的學習同樣如此,基礎是非常重要的。但看看現在的語文教學,孩子們拼音都不會,字詞都不熟練,還天天搞大閱讀,這樣真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嗎?很多文章等孩子們年齡大了,理解力強了自然就懂了,爲什麽偏要讓十來歲的孩子去讀那些深奧的文字呢?比如現在讓小學生去讀我們的四大名著,他們真的讀得懂嗎?又有幾個成人真正讀得懂呢?

大家對此怎麽看?也分享一下吧!

3 阅读:395
评论列表
  • 2024-04-30 05:22

    教改新理念層出不窮 ,教師疲于學習培訓接受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

  • 2024-05-01 14:08

    越改越會發現以前的教學是經典![呲牙笑]

  • 2024-05-01 19:17

    關鍵是誰來管管啊!

李老師講最真教育

簡介:一線老師,關注教育,最真教育,我來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