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機玩偶可能含一級致癌物?身邊的安全不能被忽視

愛看頭條 2024-03-20 09:21:17

近日,話題“夾來的娃娃最好別放床頭”登上熱搜榜,因爲有媒體和監管部門調查發現,娃娃機裏的毛絨玩具(以下稱“娃娃”)質量堪憂,部分産品含有一級致癌物甲醛。長期接觸低劑量甲醛,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不少人夾到的娃娃,習慣性放在沙發、床頭,甚至有孩子會抱著睡覺,如果遇到問題娃娃,著實讓人擔憂。

當前社會有這樣一種現象,隨著信息傳播的足夠廣泛,人們經常能夠獲取到健康安全相關的信息和知識,並很快運用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久而久之人們發現,要注意健康安全的事項太多了:買玩具要買正規的,買蔬菜瓜果要買無公害的,買包裝食品要看清品牌和成份……這讓許多人感受到了“累”。消費者的這種“累”在于,商品消費要記住太多知識、學習太多注意事項,似乎一不留神就容易買到不合格且影響健康安全的産品。對于消費者而言,無論何時何地在何處消費,想要的只是産品合格安全。

消費者這樣的要求並不過分。消費本應帶給人們一種心理滿足,而這種心理滿足的實現需要廠商、銷售方乃至監管層面一同努力。最基本的就是任何不合格的産品都不應存在于市場上。此次問題娃娃的調查中,僅一家商店裏的55台機器中就有30台機器裏的娃娃是“三無”産品,這個比例是驚人的。商場娃娃機裏的娃娃是不是合格産品,消費者考慮不到也本不該去考慮。一個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默認的就應該是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最起碼是真正的合格産品。

近年來,我國居民人均消費能力不斷升高,這表明了消費者對市場的信賴。這份信賴,不能變成商品消費的信息壁壘,借消費者不了解、不懂行等,侵犯消費者利益。除娃娃安全、食品安全等常見安全問題之外,電動自行車、新能源汽車等各種各樣的商品安全問題,也都值得關注。對于市場上仍舊存在不合格商品的現象,銷售方有責任,市場監管部門也難辭其咎。安全問題不應該讓消費者擔心受怕,而應該時刻讓生産廠商和經銷商等感受市場淘汰的力量和監管有力的約束。否則,當娃娃機中問題娃娃被關注後,人們又該擔心下一個存在安全風險的商品會是什麽。

(光明網評論員)

投稿郵箱:6407990@qq.com

編輯:覃一川 責編:董樂 審核:馬蘭 黃佳琪 監制:趙若一 王晉升 總監制:李天翔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