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不掉的高跟鞋,不敢丟的女人味”:你怎麽穿衣,就怎麽愛自己

張德芬空間 2024-03-15 12:15:27

“你轉性啦?”

跟從前腳踩恨天高、身穿包臀裙的形象相比,這次聚會冰冰跟換了個人一樣,穿得特別“清湯寡水”——

一雙平底鞋,配短袖、闊腿褲。

朋友們一致說,“這看著比之前松快多了。”

“那可不,之前那麽穿,是因爲我老公覺得那樣更有女人味。

現在啊,自己舒服最重要。”

聽著冰冰的話,大家也紛紛聊起了自己這幾年的穿衣改變:

以前追逐個性,現在只圖舒適; 以前喜歡不同款式搭配,現在就愛基礎款、百搭; 以前買衣服總愛問老公意見、好不好看,現在自己喜歡就行、姐獨美……

似乎大家在穿衣風格上,都變得更了解自己、也更“自我”了。

實際上這種穿衣改變,本質上是我們內在心態的變化。

你的衣服,在爲誰而穿?

很多時候,我們擁有的穿衣自由,比大腦中以爲的要少很多。

因爲我們總在以別人的標准、喜好穿衣服。

明明不喜歡大紅、太豔的衣服,但一想到“大過年的”,“畢業20年同學聚會”,“公司年會”等,還是會特意買身“戰袍”亮相;

明明經濟不算寬裕,但一想到“每個優雅的女人,都要有個愛馬仕”,就咬牙砸重金、買奢侈品;

明明討厭束腰帶、緊身衣,但一想到“女人,得有曲線美”,馬上把自己塞進小一碼的瘦身衣。

當然,可能會有人說,某些社交場合是有類似的基本禮節或隱性契約,無可指摘。

然而,即便抛開特定的穿衣限制,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依然會下意識裏爲他人穿衣。

比如:

以老公喜歡、給老公“長臉”爲標准買衣服的妻子; 以父母、公婆喜歡的“好嫁風”爲模範打扮自己的女兒; 以孩子哺乳、幹活方便爲前提,只穿松垮大T恤的媽媽;

她們都有自己的穿衣個性,但她們都爲別人“忽視了”自己的偏好、喜歡。

你可以自我測試下,

當你在穿搭時,腦海中閃現最多的念頭是什麽呢?

是“我覺得自己看起來怎樣?”

還是“他人覺得我看起來怎樣?”

當你的衣服不是爲自己而穿時,也就意味著你失去了穿衣自主權。

爲什麽會失去穿衣自主權?

講個故事。

朋友小楠,36歲了,出門時經常會戴著一個蝴蝶發夾。

知道那是她媽媽特意准備的後,大家都爲媽媽的少女心和她對小楠的滿心呵護感到溫暖、幸福。

然而,相處久了後,大家卻開始“害怕”。

因爲大家發現,媽媽對小楠的這種呵護異常“密不透風”——

小到每天的鞋襪、穿衣搭配,大到工作、交友選擇,

甚至小楠每天出門的發型,都由媽媽一手包辦。

朋友們無一不覺得“誇張”。

小楠卻不以爲然,“有媽媽照顧很幸福啊。”

只是這回,朋友們很難認同小楠的這種“幸福”了。

以前大家都認爲小楠衣著打扮偏“活潑”、“可愛”,是因爲童心未泯,難能可貴。

但在這次事件後,大家開始覺得眼前的小楠,不是她自己,

而是一個被父母越界的愛壓制、捆綁、束縛而困在一個30多歲的軀殼裏的孩子。

聽起來匪夷所思吧?

但類似的情況,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只不過被下意識合理化罷了。

比如,

被外界審美標准捆綁,不惜犧牲健康,也要讓自己變成“紙片人”以塞進超小號的衣服裏;

害怕老了被丈夫嫌棄、被出軌,瘋狂醫美、整容、過度打扮,變得“面目全非”;

爲了讓自己看上去更高挑、挺拔,常年踩著恨天高,以至于腳趾嚴重變形。

迎合得久了,往往就把自己搞丟了。

我曾問過小楠:

“你自己喜歡什麽風格的衣服?”

她一臉茫然:

“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只要我媽開心就好了。”

在她潛意識裏,她跟媽媽是“共同體”。

媽媽的意志就是她的意志,做媽媽的乖女兒比做自己更重要。

這是一種很典型的自我喪失的表現,大都與早年自我被壓制、否定、剝奪、忽視有關。

她也不是沒有抗爭過,但是每次拒絕,都被媽媽難以撼動的威嚴嚇得後退。

被媽媽斬釘截鐵地輸出一長串“你沒有做選擇的能力,你無法爲自己負責任”等否定的聲音淹沒。

她想要被肯定,只能乖乖配合。

漸漸的,從穿衣,到讀書,從交友,到工作,她一點點把自己的選擇權讓渡給媽媽,只爲了不再被否定。

直至最後變成了一個超級聽話的“大寶寶”。

不止小楠,每一個下意識裏把穿衣選擇權讓渡給別人的人,在其他方面也更容易以他人爲中心。

他們不敢展示自己真實的一面,也不敢直接表達內心真實的聲音,更沒有獨立的自我。

簡而言之,她把自己當作一團橡皮泥,任由別人去揉捏她的樣子。

但這些人往往活在別人的規則限制裏,久而久之,自我便很難察覺。

你的穿衣風格,暴露著你的內心狀態

可以說,通過觀察一個人的穿著打扮,不只可以看出她愛不愛美,更能夠看出她的自我狀態。

當然,也適用于自我覺察。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去分析。

1)衣服的款式、顔色、面料,最能看出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一般來說,

設計感越強、元素越豐富、露膚度越高,說明開放性越強。

反之,若偏向常規款,且輕易不敢嘗試新款式,說明開放性較低。

如果有鉚釘、尖刺、金屬等元素,則說明內心攻擊性比較強;

而偏愛可愛、柔軟元素的,則意味著宜人性、親和力更高。

比如,一個女人只穿中性、男風、黑白灰的衣服,且總是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

那她其實是在用服飾表達,“不要把我當女人看”,“跟我保持一定距離”。

她潛意識裏可能無法坦然接受自己的女性特征。

尤其是那些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從小被當男孩子養, 總被灌輸“沒有用的人才會窮臭美,有什麽好打扮的”,“女人很弱,只能男人才靠得住”等觀念, 或遭遇家暴創傷的人,

常常會在成年後試圖把自己僞裝成男人模樣。

因爲這意味著力量、認可與安全。

當然,這也不是一概而論的,我們內心自己诠釋、解讀更重要。

如果是基于喜歡,不必對號入座。如果是出于恐懼,可供參考。

2)一味追求品牌、潮流等附加偏好的人,常常特別在乎面子、地位、存在感

有些人不在乎款式、面料,只在乎品牌或潮流。

比如說,有個朋友特喜歡穿印有大logo的衣服,不管合不合身,只管打不打眼。

有一回,他穿了一雙印有大大chanel標志的涼鞋——和80年代流行的塑膠涼鞋別無二致。

說實話,欣賞不了,我也不知真假,但他特意強調花了九千多,黑瘦的臉寫滿了不差錢。

和他一樣穿衣選擇的人,往往在釋放一種信息:

我不差錢,我是上流人士,我很潮。

而他的潛意識裏可能存在以下觀念:

我必須做人群中的焦點,否則就是沒有價值的。

尤其是對自己本身魅力不夠有自信的人,“豪”裝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

當然,我們不可忽視,很多人的確看衣下菜碟,就好像談生意得配豪車一樣,都是爲了裝點門面。

只是,若有執念,執念越深,越說明內在渴望關注,也越恐懼沒人認可自己。

當然,也有些人是因爲職業需要,或因爲喜歡品牌所代表的態度而選擇品牌。

3)穿衣風格突然大變,意味著內心有重大轉折

一個人的衣著風格就像性格一樣,有規律可循,且相對穩定,一般不會輕易改變,除非內在發生了變化。

比如,一個偏愛棉麻、碎花、文藝風長裙的人,突然換了一身真絲、純色、吊帶短裙,心理自我一定變了。

她這麽穿,是在釋放一種信號:

我決定換一種姿態活著,請你們換一種方式與我相處。

當然,也有可能是她想要脫胎換骨,以此爲突破。

畢竟,很多時候,我們換一種著裝風格,行爲舉止以及心態都會下意識跟著改變。

就好像小楠,突然有一天決定不再做媽媽的提線木偶,把可愛的衣服全捐了出去,重新購置了一批禦姐風衣服。

雖然剛開始很別扭,放不開,但在持續正反饋的強化下,慢慢接納了這樣的自己。

寫在最後

好了,現在請打開自己的衣櫃,借此機會和我一起開啓一次與內在自我的對話。

審視每一件衣服,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是爲誰穿這件衣服? 可不可以不穿呢? 如果不可以,與我對抗的力量是什麽呢?

如果有很多衣服,好久沒穿了但是又舍不得扔,說明你內心還有一些未完成情結。

試著與這些衣服對話。

當我買你時,是爲了滿足自己內心哪一種需求呢?

當我穿上你時,是想通過你告訴別人什麽訊息呢?

當別人看見我穿著你時,看到的我是怎樣的呢?

時間不語,但是這些衣服承載了很多訊息,等著你去解讀。

而且,下意識的表達往往最真實。

如實回答,答案裏藏著你關于“我是誰”的答案。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投射其實都是管中窺豹,可以作爲認識一個人的線索,不可當作一個人的標簽。

看衣識人是讀懂一個人內心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向內探索,可以參與德芬空間《身心綻放體驗營》,

通過跟身體的互動,學習以全新的視角感受、诠釋身體細微之處、肌肉關節的狀態,並據此解讀潛意識的內在編碼。

*本文由非也和張德芬主筆團共同創作,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策劃丨小熊

編輯丨李小豆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