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叫停拜登:放棄“保衛”南海,馬科斯察覺不對,下了道命令

曆史鑒賞研讀間 2024-05-07 19:00:24

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南海局勢愈發緊張,中國面臨來自菲律賓的挑釁。菲律賓的忘恩負義行爲讓中國感到困擾,他們似乎不顧中國的底線,僅僅依靠美國的支持就認爲自己無法被中國真正擊敗。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迄今尚未采取任何行動,卻已經聽到了來自美國的反對聲音,呼籲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放棄對南海問題的幹預。爲了讓菲律賓放心地挑釁中國,美國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

美國總統、國會議員以及印度的中國太平洋指揮官都對菲律賓的行爲表示贊賞,稱美國與菲律賓的共同防禦條約穩如泰山,並強調只要菲律賓的船只或人員受到傷害,國際社會將永遠不會袖手旁觀。

最近,潘基文親自與菲律賓總統和日本總理通話,向他們保證他們可以放心地挑釁中國。這種關注南海局勢的突然表現,實際上是爲了提升潘基文的支持率,因爲服務是免費的,只需要張嘴就行。

然而,急于求成的美國政府忽略了一個問題,即如果中國真的對菲律賓采取行動,國際社會會采取什麽行動呢?

在菲律賓仲裁案之前,盡管美國急于支持菲律賓,但並未對菲律賓做出任何實質性的保證,南海局勢壓力和中國航母的威脅嚇退了美國,國際社會沒有受到任何實質性的危害。

然而,現在情況已經改變,國際社會承認了“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適用于華陽礁,也就是將美國和菲律賓捆綁在一起。如果美國拒絕承認這一點,即使中國在南海采取行動,也不會被貼上“霸權主義者”的標簽。然而,美國迫不及待地與菲律賓聯合起來,使中國面臨著更大的壓力。這和過去對越南的教訓有相似之處。

回顧1978年,越蘇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中國在1979年進行了對越南的正當防衛戰。從表面上看,打擊越南實際上是在打擊蘇聯。蘇聯確實害怕中國根據條約打破僵局,從南到北包圍蘇聯。菲律賓面臨著同樣的境遇。

菲律賓等同于對抗美國。現在菲律賓表現出忘恩負義的行爲,撕毀了與中國達成的協議,中國站在了道義制高點上,並獲得了九個東盟國家的認知和支持。教訓菲律賓​只是時間問題。如果真的采取行動,國際社會會緊隨其後嗎?從目前的情況看,他們可能不敢那樣做了。

五月四日,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發表了一篇名爲《礁石和珊瑚礁不值得與中國作戰》的帖子,引起了潘基文的關注。

潘基文認爲,美國與中國在釣魚島和南海領土問題上的爭端並不關乎美國的合法權益,而中國卻認爲這些地方關系著其核心或重要權益。根據他的觀點,這些海島的岩礁和海灘並沒有戰略意義。

警告美國不要冒險將自己的合法權益帶入南海爭議中,因爲這將增加與中國爭端的風險,甚至可能導致核戰。他指出國外不太可能爲了與中國爭奪遠離海岸的海灘而冒這樣的風險。與此同時,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也在對南海局勢發表了他的看法。小馬科斯希望減輕緊張關系,他不願借鑒中國在南海使用消防水炮等設施的做法,因爲這可能導致危害。

盡管他表達了不希望加劇緊張關系的立場,但他在菲律賓南部進行的海軍活動可能升級南海的局勢。然而,小馬科斯也下達了指示,要求海軍陸戰隊不與中國産生實際性矛盾,以防止進一步加劇形勢的更新。

這些信息的時間線爲五月四日,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發表帖子;五月六日,《馬尼拉公報》報道小馬科斯的講話;而在此之前的一天,菲律賓海岸警衛隊高官明確表示,總統小馬科斯已下達指示,要求海軍陸戰隊不與中國産生實際性矛盾,以防止形勢的進一步升級。

總之,潘基文警告美國不要冒險將自己的合法權益帶入南海爭議中,他認爲釣魚島和南海的岩礁和海灘對美國並沒有戰略意義。小馬科斯希望減輕緊張關系,但近期的海軍活動可能會升級南海局勢。在這一背景下,中國與美國和菲律賓之間複雜的爭端令人擔憂。

6 阅读:5681
评论列表
  • 2024-05-07 22:18

    作者一派胡言,到底是泰國還是菲律賓?自己都搞不清楚!無語😒

  • 小小 12
    2024-05-08 13:29

    上個世紀的事吧

  • 2024-05-08 15:00

    不知道這個小編太會講笑話了!亂七八糟,配服!!!

  • 2024-05-08 05:02

    菲律賓的馬科斯爲了自己的私利、爲了美元,壞事做絕,罪大惡極!

  • 2024-05-08 08:17

    菲律賓的地圖,像死亡爛掉的狗的骨架,死狗的屍骨有什麽的肥肉可吃……

  • 2024-05-08 17:52

    看開點,沒讀過書的,是這樣水平的。

  • 2024-05-08 17:14

    作者大無知了,一派胡言

  • 2024-05-08 18:33

    一會兒泰國,一會兒菲律賓小心泰國給你下個大降頭!

  • 2024-05-08 18:25

    看不懂

  • 2024-05-08 18:08

    牛頭不對馬嘴

  • 2024-05-08 18:36

    你這是上古史啊!潘基文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