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出差那些事兒4——中國人上天入地那些事兒(65)

閑雲終南 2024-04-28 19:12:43

上回我們說到,加加林穿著航天服,以最後關頭從飛船跳傘的方式返回了地球。

加加林所穿著的 SK1航天服和柯利設計的航天服是有一些細節上的差異的,他的頭盔不是分體式的,而是與航天服連接在一起。

另外, SK1航天服在頸部安裝了可以充氣的橡膠裝置,這個裝置與救生有關,當航天員返回地面時,如果降落在水中,它能夠幫助航天員的頭部浮出水面,起到救生圈的作用。

在他身上還有一些小裝置,也可以看出蘇聯人的一些智慧。比如說,這個航天服上它是有一些按鈕的,這個按鈕的作用是幫助航天員穿脫航天服的,在穿著了航天服的時候,你的視野肯定沒有以前看起來那麽方便,同時動作相對笨拙,怎麽去觀察身上這些我們自己眼睛不可能直接看到的位置呢?在他的胳膊上會安裝一面小鏡子,通過這個鏡子照過來,我們就可以看到這個按鈕的位置,然後輕輕地按擊就可以了。這個設計還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

不過,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當時蘇聯人爲了搶得第一個遨遊太空的這個稱號,確確實實放棄了不少安全保險裝置,可以說是一次極大冒險的活動。

他們給加加林所佩戴的這個 SK1航天服。只裝備了最簡單的生命維持系統和加壓設計,但不管怎麽樣,它還是保證加加林順利的完成了這次飛行。所以後世蘇聯系統的這種航天服,基本上都是延續了這種設計思路。

那麽柯利是如何保證美國的航天員穿著航天服能夠安全上天的?1961年5月5日,航天員謝潑德走出換衣間,登上自由七號宇宙飛船飛向太空。

當時他穿著的一件熒光閃閃的服裝,這就是柯利標志性的水星航天服。

水星航天服最大的特點就是看起來並沒有那麽雍腫。

柯利貼心的考慮到當時航天員在整個任務過程中都會一直待在太空艙內,所以,在正常情況下,並不需要時刻給航天服加壓。水星航天服平時主要的功能是排濕和通風,不過,一旦太空艙內發生失壓的險情,水星航天服檢測到艙內的氣壓低于24千帕,也就是海平面氣壓的1/4時,它就會立即自動加壓,保證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隨著第一位美國航天員的順利返回,水星航天服的設計者羅素.柯利再一次名聲大噪。甚至因此被美國媒體譽爲太空時代的首席裁縫。

阿蘭.謝潑德的太空飛行是大獲成功,可是以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無論是加加林所穿著的那身SK1航天服,還是美國的水星航天服,它其實對于航天員而言,只能起到一個簡單的保護,都是艙內航天服。

倘若要去完成艙外行走的話,穿著這樣的一身航天服肯定是承受不住的,那麽艙外航天服的設計最終又是怎麽去實現的。

1965年3月,蘇聯又一次趕在了美國前面,這一次,他們設計出一種能讓航天員在太空中行走的出艙航天服。這件航天服叫做伯庫特金鷹,這件航天服以尤裏.加加林曾使用過的 SK1航天服爲基礎,額外增加了幾層隔絕材料,所以航天員不會受到宇宙中來自太陽輻射的直接危害。

金鷹航天服

但是,設計者們也不知道金鷹航天服是否能經受住考驗。在太空中依然盡職的保護航天員的生命。

1965年3月18日,航天員阿列克謝.列昂諾夫將冒著生命危險進行人類曆史上的第一次太空漫步。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0 阅读:1

閑雲終南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