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媽媽和七天的時間》今日上映!戴錦華映後對談分享觀影感受

娛樂潮流搶先看 2024-05-08 15:53:34

電影《媽媽和七天的時間》今日(5月8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影片于昨日(5月7日)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辦電影藝術交流映後談活動,特邀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戴錦華,E票電影創始人、資深互聯網影視專家高華出席,與本片導演兼編劇李冬梅進行深度對談,爲北京大學的師生觀衆帶來一場關于電影與學術交流的盛宴。

導演真誠分享心路曆程 沉浸式映後談觸動人心

電影《媽媽和七天的時間》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國農村,通過一個十二歲女孩小鹹的視角,講述了她在短短七天內所經曆的三次死亡和兩次新生的故事,展現了一個少女童年時期對生命聚散離合的懵懂感知和對媽媽永恒的懷念、永不消散的愛。導演李冬梅以其童年時期的真實經曆爲創作靈感,通過真實純粹的電影藝術影像和樸素真摯的情感傾注了對母親的深情厚意和對失去時光的無限追憶。同時,也展現了對那個時代農村婦女的深切同情與懷念。在電影真實情景和寫實主義風格之外,這是一部女兒對母親的追憶錄,是一部女性力量的贊美詩,是一次用電影的方式關于日常和無常的存在主義探索。讓人于觀影過程中,在安靜中感受真情的流露,在平淡裏看到生死莫測的變幻,在沉默中聽到堅韌的呐喊,聆聽心靈最深處的情感。觀影結束後,戴錦華教授在映後談現場表達了觀影感受:“這部電影在我的感受中是很純正的一部電影,它沒有做任何商業性的妥協。電影來自于導演生命中的真實時刻,其實是沒有治愈的創傷,把創傷裸露給我們看,也是一次和母親的真正的告別。對我來說,我看到了90年代中國南方的鄉村。”

據悉,影片主人公小鹹的原型即爲李冬梅導演,關于創作這部作品的心路曆程,李冬梅導演表示:“我在之前經曆過一段時間成長上面的困惑,其中不願面對的事件就是在我12歲時母親去世這件事情。但是當我從電影學院畢業,然後在社會上開始工作,我才意識到這個關于媽媽的故事是我繞不開的一個坎。也許從某種意義上說,我的成長在我母親去世的那一天就停滯了,因爲那樣的一個巨大的變化在一個孩子心目中造成的近乎暴風驟雨般的影響其實是很深的。”談及助力影片上映的原因,E票電影創始人高華說:“我覺得這種母女的情感,不管是哪一種狀態,都是人類最基本的愛。能觸動每個人內心最深處最柔軟的部分。那時候我就暗下決心,助力這部電影能在院線上映。我和導演對這部電影的起心動念和目標都很一致。好在這部電影終于邁過了千山萬水,來到了觀衆面前。哪怕只有一個細節觸動到大家,我就非常欣慰了。”

聚焦女性農村與生命 純粹極簡風格飽受佳贊

電影《媽媽和七天的時間》已在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第44屆哥德堡國際電影節、第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第4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第45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第25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第2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獲獎或提名。其中,該片獲得第44屆哥德堡國際電影節“英格瑪·伯格曼”最佳國際影片處女作獎(這是該電影獎設立以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影片)、第4屆平遙國際電影展費穆榮譽最佳影片獎。本片在各大電影節放映後,備受業界關注。有網友對農村女性的命運産生了思考:“農村女人們相似的命運,一個接一個流傳于鄉親口中,源源不絕,又迅速被遺忘。仿佛田間地頭從沒存在過一個勞作的女人,一個孕育的女人,一個沉默的女人”。有觀衆因影片純粹極簡的風格深受觸動:“越是平凡的故事越有力量,越是無聲的鏡頭越讓人震耳欲聾”、“在鏡頭炫目迅速的時代,將固定鏡頭拍成這樣的地步,完整傳達出沉重卻又無力的感覺”。在得知主人公小鹹的原型就是導演後,有觀衆說:“故事裏的女兒,已是獨立女性,從容而自信。我們需要感謝時代,把那些女性的悲劇一起埋葬在地裏,至少埋藏了一部分。謝謝導演的勇氣,直面28年前那段傷痕”。影片將觀衆從銀幕帶入現實,觀影過程就像是一次親身的體驗。導演通過坦率的表達和極簡主義傳達出一種充滿內省的真實情感。

本片由浪力(重慶)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于今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守住母愛的田野,練就修複的能力。

0 阅读:11

娛樂潮流搶先看

簡介:發布電影、娛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