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淩不是偶然事件:育兒路上,如何讓孩子遠離傷害?

老張育兒記 2024-03-21 23:16:23

想認真的告訴所有父母:校園霸淩,從來都不是偶然事件!

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校園霸淩每一天都在上演!只不過,大家對于霸淩的底線不一樣而已。

欺辱是霸淩;打罵是霸淩……同樣,借東西不還,時不時碰一下的行爲,也同樣是霸淩!老祖宗說:莫因善小而不爲,莫因惡小而爲之!

所有的霸淩,都是從一點點的試探開始!最初,那些霸淩者並不知道被霸淩者的底線在哪裏,所以會從最開始的辱罵開始,直至最後行爲升級。

正確認識校園霸淩,很重要

想讓所有的父母知道:校園霸淩,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害,還包括語言上的侮辱,行爲上的排擠和孤立。

霸淩者的這些傷害,對于被霸淩者來說,都是一樣的嚴重!這些傷害,會對孩子的身體加納可能跟和心理健康,産生長遠的影響。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校園霸淩事件被爆出來。所以,校園霸淩無處不在,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把“霸淩”問題提上日程,而不是閉口不談。

很多孩子在向父母求助的時候,父母總是用一句“同學之間鬧著玩”來回答。以至于孩子對校園霸淩的認知出現誤差,一定要摒棄“小孩子間的打鬧”這種輕描淡寫的態度。

哪怕是同學之間“取外號”的行爲,父母都要重視起來!這種行爲,也是校園霸淩的一部分,會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一定傷害。

被霸淩的孩子,他們可能會産生自卑感和恐懼感,從而演變成厭學,甚至不想活的負面情緒,會伴隨他們一生。

校園霸淩,爲何屢禁不止?

近些年,隨著校園霸淩事件的不斷爆出,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讓人疑惑的是:爲何校園霸淩事件還是屢禁不止呢?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校園霸淩現象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一部分父母過于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品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一部分父母忙著工作賺錢,用來教育孩子的時間少得可憐。

校園管理不足,也是校園霸淩難以根除的原因。很多學校注重升學率,忽視了孩子們的心理健康;還有一些學校對霸淩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有效地預防、幹預和處理機制。

社會環境,也對校園霸淩現象産生了一些影響。“以暴制暴”和“弱肉強食”這樣的思想,正在一點點荼毒青少年的心理,他們總覺得用暴力解決問題,才會顯得自己更厲害。

法律對于校園霸淩的處罰力度不夠。一句“未成年”,讓很多違法犯罪的霸淩者逍遙法外,所以他們就變得有恃無恐,總覺得自己年齡還小,可以肆意妄爲,起不到任何的震懾作用。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受害者的沉默和害怕報複心理,使得校園霸淩行爲持續不斷。被霸淩後羞于啓齒,或者擔心遭受更嚴重的報複,很多被霸淩者就獨自忍受了這份委屈和傷害。

面對校園暴力,要教會孩子這樣做

第一:教會孩子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面對他人的欺淩,沉默和逃避壓根不能解決問題。要鼓勵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勇敢地站出來,用堅定地聲音告訴對方:這樣做是不對的!對所有暴力行爲勇敢說“不”!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態度。

第二:教會孩子尋求幫助

若自己不能解決校園霸淩的時候,就要及時向老師、父母,或者有關部門求助,讓大人幫忙解決問題。要讓孩子知道,校園霸淩行爲是不被允許的,而且他們一點都不孤單,身後站滿了可以保護他們的人。

第三: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大家會發現,那些被霸淩的孩子,他們要麽身材瘦小,要麽性格內向。所以說,父母要教會他們保護自己,這樣在面對霸淩的時候,才能勇敢反擊,而不是處于被動狀態。教他們一些自衛的技能,或者培養自我保護的意識。

第四:加強孩子的心理建設

面對校園霸淩,孩子可能會産生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心態和自信的品質。只有正視校園霸淩,才能深陷霸淩旋渦中。

爲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著想,希望大家在面對校園霸淩的問題時,都不要袖手旁觀!教會孩子如何有效應對,是每一個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0 阅读:20

老張育兒記

簡介:和大家一起分享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