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唯一擅長的,就是憑雙手努力生活”

新周刊 2024-05-06 10:00:33

“這不是熱繼電器嗎?”

這句話從一個四歲小男孩的嘴中講出。男孩是抖音達人“城陽電工電路”的鐵粉,從兩歲起就開始看王建省發布的電路維修視頻。小男孩最大的愛好就是各種電路電器,未來的夢想是當一名電工。

“城陽電工電路”王建省的小鐵粉。(圖/抖音@城陽電工電路)

2004年,當王建省剛考取電工證、跟著老師傅苦學維修技術時,絕對想不到自己會成爲800多萬粉絲的“網絡紅人”,甚至能影響兩歲孩子的愛好和夢想。

短視頻、直播平台的出現使得各個階層、不同地域的勞動者畫像變得尤爲清晰。他們勞動,他們建造,他們有無數的同行者,他們值得所有人的尊重,他們興高采烈地過著平凡又珍貴的生活。

知識帶貨

小衆維修工具也能成爲“爆款”

“這是一個有含金量的案例,修電不但找到了金子,還查出了盜竊案。”這條發布在抖音“城陽電工電路”賬號上的視頻,有將近70萬的浏覽量。

業主找到王建省,說家裏所有電器都帶電,他用工具排查半天,發現原來是“熊孩子”把一串鉑金項鏈塞進了插線板裏。可是當他把鉑金項鏈拿掉,再次斷開電閘,地線依舊帶電。

王建省樓上樓下往返跑了五六趟,發現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實——整棟樓的地線都被小偷偷走了。而整棟樓的地線全部都是從熱水器燃氣管下去的,倘若有一家燃氣漏氣,全樓人的生命安全都難以保障。結束維修後,王建省向物業反映了此事。至此,一個潛在的重大安全隱患終于解除。有網友評論道:“太負責任了!一般人查到插座上面有鉑金項鏈,幫助用戶解決家裏問題就好了,不會繼續查樓內地線的問題,而且檢查思路很清晰。佩服!”還有人留言,本來只是圍觀看熱鬧,最後發現自己就是這棟樓的住戶,和物業核實後已報警處理。

王建省發現全樓地線被盜。評論區中,網友表示“吃瓜”吃到自己家。(圖/抖音@城陽電工電路)

視頻結尾,收工路上的王建省感慨道:“好了,這樣我就完成了電路的檢修。雖然找到了故障原因,但心裏邊還是高興不起來。而我做這些算不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呢?”他引用了《士兵突擊》中許三多的話來回答自己:“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

王建省來自山東菏澤,做過空調組裝工人、服務員、工廠操作工。2004年,他自學考取電工證,在電纜廠跟老師傅們苦學技術,成爲骨幹。2014年,王建省辭職在青島城陽區開了間小維修店,爲招攬生意,他注冊了抖音賬號“城陽電工電路”。

在王建省的鏡頭下,跌宕起伏的維修過程宛如懸疑片,吸引800多萬人圍觀,他也被網友譽爲“電工界的福爾摩斯”。普通人在他的抖音裏學習安全用電,技校老師則把他的視頻當作案例教學,還有自稱國家電網的工程師專門打來電話和他交流故障原理。

王建省和網友們在評論區交流電路原理。(圖/抖音@城陽電工電路)

幾年前,王建省發現很多人會在留言區詢問如何購買視頻中的維修工具,還有人會用視頻圖片去其他平台識圖購買。後來,更是有廠家找王建省來給自家商品打廣告。王建省突然意識到,“我爲什麽不自己來做這件事情呢?”

于是王建省開通了抖音櫥窗,上架一些他覺得實用順手的電力維修工具。他上架商品的原則之一就是自己必須用過,且覺得好用。華而不實的維修工具,即使傭金再高他都會拒絕。有一次,一個數字萬用表商家找他帶貨。那款電表看上去精致小巧,價格也頗爲昂貴。“我問廠家有沒有某個功能,廠家說有。我說你不用給我講,我懂這個東西,根本沒有那個功能。”

王建省在維修現場使用電筆檢測。(圖/抖音@城陽電工電路)

王建省還發現,選擇退款的買家往往是因爲不會使用,因質量問題退款的倒沒有幾個。他就開始在視頻中更新這些産品的詳細使用方法,甚至還給萬用表的廠家錄制了視頻版的使用教程,無論在哪個渠道購買這個産品,都可以借助這個教程學習。“要讓大家會用,會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是我必須做到的。不然的話,他買個工具幹啥,跟燒火棍沒區別。”此外,他還和廠家約定,凡是從他櫥窗下的訂單,在售後響應等服務上必須提升一個等級。

或許,很多人覺得電力維修離自己的生活很遠,這些工具一年也買不了一件。但王建省的抖音櫥窗顯示,已有76萬人下單了114萬件維修工具。這無疑是當下藍領人群的新收入渠道——用專業技能給普通人補上一節“生活課”,即便是小衆的維修工具,一樣可以成爲“爆款”。

王建省在直播銷售維修工具。(圖/抖音@城陽電工電路)

倘若只靠傳統的線下維修,王建省可能賺不了多少錢;但有了抖音的加持,他不僅線下生意爆單,還獲得了預期之外的收入。這份收入讓王建省在日常工作中變得愈發松弛。如今他再接單維修,收費往往低于市場價,修不好甚至會不收錢。“我不圖這個活能掙多少錢,我用這個案例來幫助其他人。另外,我賣點東西,再有點收入,這樣就補回來了。”或許,正是在這樣的心態下,王建省才會在拿掉插座上的鉑金項鏈後,進一步排查整棟樓的地線問題,進而救了全樓人的命。

王建省經常鼓勵自己的電工同行一同加入創作。“我不止一次地提倡全國電工,無論有活幹沒活幹,都嘗試做抖音宣傳,把自己宣傳出去,讓大家找到你。這裏能直觀地看到你的技術怎麽樣、水平怎麽樣,還可以互相交流。”王建省說。

一手非遺,一手助農

她回歸大山帶動全村致富

與王建省的堅守不同,貴州姑娘張國丹則是在人生賽道切換之間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張國丹是一名90後女孩,出生于貴州黔東南黎平縣三龍侗寨中羅村。2012年從湖南工商大學畢業後,她在廣州一家皮具外貿企業工作,後來自主創業開了一家皮具廠,年收入將近50萬。張國丹把老家的媽媽和三個弟弟妹妹全都接到了廣州,希望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可不幸就在這時發生了。2015年冬天,獨自留在老家的村醫父親,在上山砍柴時意外去世,給全家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張國丹回到她出生的侗族寨子,收拾父親的遺物。父親是一名音樂愛好者,經常去各個村寨教村民們唱侗族大歌,也一直致力于“搶救”即將消亡的侗戲和侗歌。張國丹打開父親的電腦文件夾,發現裏面記錄了大量侗族大歌的珍貴影像。

張國丹心中爲之一震。彼時彼刻,一個想法逐漸在腦海中成型。她決心留在老家,將廣州的工廠轉讓給他人,專注侗族文化的記錄與傳承。她注冊了抖音,起名“村姑阿香”。

張國丹用抖音記錄侗族傳統文化。(圖/微電影《追尋張學成》)

可成年人的生活,不是光靠理想就能支撐。一個靠讀書走出大山的姑娘,如今竟然要回鄉村做看不見、摸不著的“非遺傳承”,對此第一個表示不理解和反對的人,就是張國丹的媽媽。張國丹理解媽媽的擔憂,她告訴媽媽:“給我3個月時間,如果還賺不到錢,我馬上去廣州。”

張國丹拿出積蓄,將5畝農田改造成了魚塘,養魚賣錢維持基本生活,每天馬不停蹄地走訪村寨,拍攝侗族大歌。她漸漸積累了5萬多粉絲,但愈發緊張的經濟狀況和母親的催促讓她愁眉不展。正在這時,一條用古法做辣椒醬的視頻意外走紅。這條視頻中,張國丹身著侗族民族服裝,頭戴傳統銀飾,一腳踩在木頭一端,另一端的石杵不斷砸在盛滿辣椒的石臼中。石臼中的辣椒紅豔誘人,很多人在視頻下方評論留言:“這個辣椒看著就好吃,想買。”

身著侗族民族服裝,制作古法辣椒醬的張國丹。(圖/抖音@村姑阿香)

辣椒醬通過質檢後,張國丹在抖音店鋪上架了她售賣的第一款産品——辣椒醬。商品上架那天,張國丹並沒有抱特別大的期待。她像往常一樣睡去,結果第二天醒來,發現店鋪所有商品都賣光了。這是張國丹第一次見識到抖音電商的巨大潛力,她大受啓發:爲何不繼續走電商這條路呢?如果做好了,一直發愁的經濟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實際上,在她翻山越嶺尋訪大歌演唱者的那幾年,就經常有村寨裏的老人拿著家裏的農産品問她:“這個你收不收?能不能幫忙賣出去?”她開始把當地農産品和刺繡品放到抖音銷售,很快訂單紛至沓來。當她把舅舅家的大米和幾乎全鎮的大米、辣椒都賣光之後,媽媽終于不再提讓張國丹回廣州的事。“你就幹你的,我就種田,(即使幹不成)大不了咱們也不會沒得飯吃。”媽媽說。

後來,張國丹在記錄侗族大歌之余,帶著鄉親們一起做電商,把貴州山裏優質的香禾糯、胭脂紫米、紅米、山茶籽油賣到全國各地。“我去記錄那些老人的歌聲,他們對我産生了信任,才會賣給我。”張國丹說,也只有自己能找到種植老品種的人。

張國丹在摘禾。(圖/抖音@村姑阿香)

從2019年起到現在,張國丹以老家黎平縣爲原點,把周邊幾個縣的老品種農産品都消化完了。她引以爲傲的香禾糯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特色農産品,“沒有吃過我們家鄉的香禾糯,就不知道糯米能有多好吃。”2020年,張國丹在抖音電商把香禾糯打出了名氣,定價18元一斤依然供不應求。很多消費者會爲高品質買單,也間接提高了給農戶們的收購價。加上打包發貨、拍攝運營的工作人員,很多人在家門口就能增收。

“一個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高的能拿5000多。”張國丹說。去年有一次,村裏的叔叔阿姨領了工資後集體去買電動三輪車,成了當地一景。還有一次,隔壁村一位收購紫米的老板爽約。張國丹了解情況後,很快就幫村民把紫米銷售一空。“我去村裏時,村民殺了一只羊來招待我,把我感動得不行。”

如今,這個曾經走出大山的姑娘已經紮根土地,成爲腳踏實地的勞動者。憑借抖音這件新農具,張國丹非遺、助農兩手抓,既是傳播文化的歌者,也是電商平台的新農人。曾經,探訪傳統文化讓她找到不爲人知的深山美食;現在,電商收入又讓她得以把這條傳承路繼續走下去。面對家鄉和鄉親,她對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更加堅定。

張國丹和村民在一起。

老實人直播帶貨掉粉50萬

他說只賺能力範圍內的錢

2019年,因爲一條“賺了300塊”的18秒短視頻,在船廠做打磨工的任海龍走紅抖音。很多網友在留言中訴說喜歡他的原因——“眼裏有光,有希望。”

“我今天賺了300塊。要是每天都能掙300塊,我就帶姑父去旅旅遊。”“上個月掙了7000多塊,這個雙11買了一箱純牛奶。”想必很多網友仍對任海龍彼時的樣貌印象深刻,他的臉上總是蒙著洗不掉的鐵屑粉塵,笑起來露出一口白牙,眼睛在黑夜中格外明亮。

拿到工資的任海龍,滿眼是光。(圖/抖音@任海龍)

爆火後,任海龍接到很多合作邀約,有推廣的、加公會的、約直播的,還有人承諾給他100萬,他都一一拒絕。他對走紅後展露在面前略帶陌生的世界,有著天然的警惕與自覺。一種樸素的價值觀深深影響著他:人要踏踏實實賺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錢,伸手夠自己能夠到的東西。

後來因爲身體原因,任海龍離開了船廠,決定學做帶貨。他至今仍清晰地記得離開船廠前的糾結——出了船廠,臉上沒有“那份灰”,身上沒有那身衣服,就會泯然衆人,視頻也會沒看點,沒人看了。三年前的一條粉絲留言言猶在耳:“當你開始帶貨,開始掙錢,開始不再灰頭土臉,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的人突然不那麽善良了,可能曾經支持你的人突然變了臉。如果真的有天被我不幸言中,希望你能夠堅強,願生活能夠善待普通努力的人。”

衆多品類中,任海龍最終選擇了農産品。這是他與張國丹不謀而合的地方,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無心插柳,從鄉村走出來的他們都將目光重新投向腳下這片土地。他們都曾與土地有著最爲緊密的連接,自然,土地帶來的饋贈也讓他們最爲熟悉。

任海龍在果園裏直播。

“那些工業品我都不知道好還是不好,看質檢文件也看不懂。起碼我熟悉農村,對農産品還是了解、後面能深入學習的。”但粉絲的留言也開始變成現實——自從開始賣水果,他的粉絲從137萬開始往下掉,最低時掉到81.1萬。很多粉絲不理解,認爲他不如之前純粹了,只是單純想賺錢。

但相比很多急著變現的人,任海龍太不“上進”了:一周更新不了一條視頻,十幾天開不了一場直播,平均一個月只賣一兩種水果。不熟悉的“爆款”不賣,“爆單”了,把控不住物流、售後也不賣。水果賣得早就意味著競爭少、價格好,然而當季的熱品別人都賣了一個來月,任海龍卻總想往後拖,“讓它口感更好一點”。大自然和競爭激烈的市場不等人,越往後賺得越少。很多時候,把握住了時機,一晚上就能掙一個月的錢,但任海龍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一頓飽跟頓頓飽要分得清。”

任海龍對“貨真價實”有著切身的體會。過去在船廠時,他和同事也會網購,常常到手後才發現上當。“當時我就想,要是我以後賣東西,就得一直賣好的,沒有那麽好就不能誇得有多好。”所以,即使有大把機構供應商可以爲他承擔複雜的前期選品工作,他依然堅持走了一條最難、最笨、賺錢最慢、風險又高的路——親自跑果園。

任海龍和果農在果園。

他一頭紮進這個陌生的領域,一年到頭漂泊在外,跟著季節,從一個地方換到另一個地方。一路上,他被騙過,被調包過貨,甚至被人威逼收下壞果以至于報警。帶貨第一年,賺的錢除去成本,和在船廠打工時幾乎差不多,第二年才好轉起來。

開始帶貨後,任海龍變得前所未有的“挑剔”。茂谷柑的糖度一般在13至14度,但只有16度的才能入得了他的眼;別人的鳳梨賣得火熱,他卻嫌甜度只聚積在果實底部,頭部還是略酸。熟悉任海龍的粉絲都知道他的“話術”:在直播間裏,盡講自己的水果有哪些缺點,比如金煌芒容易有黑絲、茂谷柑不夠甜、車厘子容易壞……很多人收到貨後,在粉絲群裏說海龍是“騙子”——口感明明不錯。

一名關注任海龍多年的粉絲感慨:“他有機會改變原本生活的艱難與粗粝,祝福他以後越來越好,也祝福他不要忘記那個泥灰也遮不住笑容的自己。”真誠從來不會被辜負,任海龍靠高品質水果重新收獲了網友的理解和認可,人們發現,他還是從前那個眼睛裏閃著亮光的樸實勞動者。堅持了兩年後,任海龍的粉絲數在2023年初回到了100萬,帶貨口碑分也高達4.9。現在,他的粉絲又漲到了近120萬,經常開賣10分鍾,上千單就售罄了。有粉絲抱怨,已經一年沒有搶到任海龍的水果。

任海龍在抖音主頁的背景圖片,仍是他離開船廠那天拍的——工友們聚在一起,笑著目送他離去,任海龍戀戀不舍地扭著頭,揮別工友,走向更大的世界。但他始終沒有忘記來時的路,他說:“我文化低,見識少,沒有大家誇的那麽好,唯一擅長的,就是憑雙手努力生活。”

任海龍的抖音主頁。(圖/抖音@任海龍)

平凡的勞動者千千萬萬,任海龍、張國丹和王建省只是他們的縮影。令人欣喜的是,曾經默默無聞的他們,終于在時代的浪潮中走到台前,讓人們再次看到屬于勞動者的光榮。

這也是抖音電商“尋找同行者”所期盼的。廣袤天地間,相信會有更多人與他們同行。

作者:K

校對:遇見

排版:小野

封面:《我的解放日志》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