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理輕文,中國未來重點專業方向確定了

智谷趨勢 2024-05-16 19:52:38

◎作者 | 蘆志豪 黃獅虎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不僅沒有過時,還越來越強化。

中國,正在瘋狂加碼理工科!

背後,是大國博弈越來越激烈,以及中國努力想要沖破西方技術封鎖的絕地反擊。

這,是一場國運之戰。

爲了追趕,理工科“狂飙”

最近,著名數學家丘成桐的一句話,引起輿論軒然大波。

在華中科技大學的一場演講上,丘成桐說,美國數學從1960年開始領導世界。中國現今數學還沒有達到美國20世紀40年代的水平。

丘成桐何許人也?世界首位獲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的華人,從哈佛大學教授職務退休後,受聘于清華大學。說話分量,非常重。

不僅數學要奮起直追。中國真要在科技上成爲強國,基礎學科尤其是理工科,太重要了!

這一點,正是中國瘋狂加碼理工科的根本原因。

4月19日,教育部的一場重要會議,透露了最新的布局。

這場在北京舉行的“101計劃”成果交流會,共有80多位頂尖專家,50多位院士深度參與。田剛、高原甯、高松、施一公、喬傑、張伯禮、林毅夫、林尚立、John Hopcroft等各領域牽頭專家,都參加了會議,很多名字我們耳熟能詳。這個已經實施3年的重大計劃,再次浮現在世人面前。

什麽是“101計劃”?

它最早發轫于計算機學科(101正是二進制的象征),是一場直接面向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試點工作計劃,由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約翰·霍普克羅夫特提出。其涉及面非常廣泛。

目前,“101計劃”已經覆蓋了計算機、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基礎醫學、中藥學、經濟學、哲學等9個領域。其中,大部分都是理工科,計數理化生,都被納入其中。

這項計劃爲什麽無比重要?

首先,是涉及面非常廣,基本上影響到每個本科生,關系到中國高等教育的根基;其次,其培養是面向基礎研究、應用領域的創新型人才,教學方式也將從原本的側重理論,轉向更加側重實踐應用。

實踐應用和創新,正是理工科的鮮明特征。

當今世界,美國不斷在人工智能、芯片、尖端科技領域對中國實施“卡脖子”戰略,建起了“小院高牆”,同時瘋狂針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光伏、锂電池、手機通訊等産業,進行打壓。

就在這兩天,美國剛剛宣布把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關稅從25%提高到100%。

面對這樣風急浪高的環境,應對百年未有的大變局,中國全力加碼理工科,是一個增強自身硬實力的必然行動。

這會帶來哪些重大變化?

最主要的就是,理工科將開始“狂飙”之路,而文科則相對被弱化,權重有所下降。

哪些高校最受益?

我們把“101計劃”做個詳細的拆解,哪些高校最爲受益,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整個計劃的九大學科,總共有77所高校牽頭及參與。其中理工科集中了絕大多數的力量,重視程度極高。

計算機 33所

數學 30所

物理 31所

化學 30所

生物科學 33所

經濟 25所

基礎醫學 11所

中醫藥 7所

哲學 14所

知名的理工科院校幾乎被“一網打盡”,綜合類院校也成爲中堅力量。

比如,中國人民大學除了入選哲學學科以外,還入選了計算機、物理。作爲文科強校,也參與到理工科的“101計劃”之中,可見風向如何。

值得注意的是,入選院校不僅包括985、211高校,還包括所謂的“雙非”甚至“四非”院校。

例如,深圳大學入選數學學科計劃,東北財經大學入選經濟學學科計劃,南方醫科大學入選基礎醫學學科計劃等。有的985高校如中央民族大學、東北大學反而落選。

英雄不論出身,這也說明“101計劃”更加看重學科實力,真的是想幹一番實實在在的事。

這是因爲,“101計劃”雖然只是本科教學改革,但從長遠來看,以後高校的學科建設、資源經費也都將圍繞它展開。

對于本科生招生來說,“101計劃”甚至比學科評估更加有參考價值。

事實上,中國瘋狂加碼理工科,對未來的高校格局,也將産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預算投入的傾斜上。

2020年,太平洋對岸的川大爺就簽署了總統令,暫停限制了部分學生或學者獲得留學訪問類簽證後,中美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類)專業的學術交流隨之減少。

受到“制裁”的18所高校,反而成了被追捧的明星,在這一事件中凸顯出自身的重要性。

被美國制裁18所高校名單

未來,這些國防巨子、理工強校受到的重視,只會提高,不會減弱。

比如,這兩年哈工大預算經費就暴增50億,以最高35%的增長幅度殺入高校預算榜前五,預算直逼兩百億。

作爲傳統理工院校,國防七子中的扛把子,位列美國制裁高校名單中的學校,哈工大培養優秀理工人才的擔子可不輕。

同時,國防七子中的北航、北理工、西北工業大學等預算也均有漲幅,都超過了一百億,剩下的南航、南理工、哈工程則都超過了50億,信號非常明顯。

在預算前十名中,東南大學超過了南京大學,也可以看做是工科院校對綜合院校的趕超。

理工科,越來越“香”

其實,中國一直都非常重視理工科。

比如,2009年中國就推出了“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也叫“珠峰計劃”),選擇了一衆985高校的17所中國大學的數、理、化、信、生5個學科率先試點。

複旦大學望道計劃,浙江大學求是科學班,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英才班,山東大學泰山學院等,都是在這個背景下建立的。

不過,對理工專業的政策傾斜,到2020年推出的強基計劃,就變得更加強烈。

按照規劃,強基計劃是聚焦在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制造等關鍵領域,選拔想要服務于國家重大戰略的學生,進入頂尖高校學習。

這顯然是爲了理工類人才開設的通道。

到了今年,強基計劃進一步向理工傾斜,如吉林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不約而同地規定,高考數學成績在145以上,就可以破格入圍考核。

而哈工大、南開則在分數的計算上對物理、數學給予更高的權重。入學門檻進一步降低,求才若渴。

不僅如此。

今年1月,教育部召開重要會議,提出要優化招生結構,引導高校加大理工科招生比例,引導人才聚焦國家重點領域。

上海響應迅速,快速跟進推出了《上海市強化重點領域人才精准供給 動態調整高等學校招生結構規模實施方案》。提出要從2023年到2026年,理工相關專業大類在校生規模占比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

整整10個百分點!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2023最新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中,新增1673個專業、撤銷1670個專業,爲曆年最多。

其中,工學新增專業點數量位居第一。

工學新增的專業點中,既有強基計劃高校自己的王牌學科,如上交增加船舶與海洋工程,西安交通大學新增了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還有電子信息材料、軟物質科學與工程、大功率半導體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技術、生態修複學等適應時代需求的新工科專業出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今年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工作,主要是四大特點:

服務國家戰略

瞄准區域需求

強化交叉融合

突出就業導向

從招生到專業,種種調整無不指向理工科。

撤銷的專業中,則以管理學、藝術學等文科類相關專業爲主,這也是文科類專業連續兩年的趨勢。這既有政策的導向,但也是市場的真實反映。

智聯招聘的數據顯示,2023年工學類畢業生獲得offer的比例爲56.9%,較總體高6.5個百分點;而人文學科類畢業生獲得offer的比例爲41.3%,較總體低9.1個百分點。

按此趨勢,高等教育“理重文輕”的格局,還將不斷強化。

個人如何選擇?

當前,我們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工業革命呼之欲出,而大國博弈越發膠著。

中國産業要升級,要解決西方“卡脖子”的技術,要在下一波工業革命中搶占先機,離不開計算機、化學、材料、航空等硬實力的理工人才。

如果我們失去了人口紅利,能不能擁抱“工程師紅利”?

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具有創新精神的理工類人才,依然是國家最緊缺的人才需求,牢牢地站在風口之上。

科技強國的時代,中國正在理工科上蒙眼狂奔,每一個選擇自身專業、未來的人,都要看清這個趨勢。

畢竟,一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到曆史的進程。

3 阅读:422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3:52

    還有國防軍事類學校的建設不能少了!文化思想也不能落下!愛國主義教育是前提!

  • 2024-05-16 22:35

    沒用 人類本身就是多元化均衡發展,不是每個人的天賦都在理科,創新有時候並不一定是理科,沒有天馬行空是不可能的

  • 2024-05-17 13:30

    當賦分制削弱理工科天才時,數學爲王又給這些天才撐起了更大的空間。

  • 2024-05-18 11:35

    國外留學,你要學文,他隨便你去學,但是你要去學理工,尤其是先進行業的,多半是不批的

智谷趨勢

簡介:決策者的首席財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