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成本壓縮11%,利潤仍大跌!廣州農商行業績回到10年前

野武士 2024-05-13 01:03:45

自2020年總資産破萬億之後,廣州農商行在業績端的表現便一直低迷,增收不增利、增利不增收的情況交替出現,而近日,該行披露了其2023年的年度報告,其業績端表現較于往年更加糟糕。

廣州農商行董事長蔡建曾在2022年的年報中宣稱,廣州農商銀行將以“一年當作兩年用,兩步並作一步走”的態度面臨2023年,加快提升經營效益。但從實際來看,2023年廣州農商行不但沒實現經營效益的提升,還出現了加入“萬億資産俱樂部”之後的首次業績雙降,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181.54億元、26.34億元,同比大幅下滑19.47%、24.56%,

事實上,除了業績端背負沉重的下行壓力外,廣州農商行的管理層也陷入持續動蕩中。在年報發布的檔口,廣州農商行原行長易雪飛就因嚴重違紀接受紀檢委調查,這已經是該行近五年來第5名高管先後落馬,這無疑給該行的“高質量發展趕考路”蒙上一層迷霧。

人力成本縮水11.18%,投放貸款或埋下暗雷

2022年,在董事長蔡建的帶領下,廣州農商行提出了2023年“逐步提升盈利能力”的願景,力圖書寫「以“穩”推“進”」的經營答卷。但從結果來看,去年的廣州農商行營業能力進一步縮窄,甚至出現了近十年來最低的淨利潤金額,以及上市以來最高的營收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農商行員工人數連續兩年縮窄,並且粗略估計,去年該行的人力成本(支付給職工以及爲職工支付的現金)出現了11.18%的同比下滑,可即便如此“縮衣節食”,廣州農商行仍交出糟糕的淨利潤“成績單”,可見其盈利能力問題日益嚴峻。

從近年的利潤表的細項分析,廣州農商行的盈利重度依賴于利息收入。2020年-2022年,該行的利息收入占比分別爲83.17%、83.30%、82.42%,而去年,利息收入的占比猛增到91.35%。此外,該行的手續費收入爲8.47億元,同比下降38.71%,占比4.67%,投資收益同比降幅31.54%,占比僅1.92%。不難看出,廣州農商行的盈利能力高度依賴于生息資産的利息收入,而在息差下行的大環境中,業績震蕩的波動較爲明顯。

具體來看,2023年廣州農商行淨利息收入同比減少10.76%,實現165.83億元,淨息差爲1.39%,下降30個基點。從結構性角度出發,來自貸款的利息收入絕對值變動最大,較2022年降低了32.48億元,其中,受利率影響下降的金額爲48.21億元,而該行去年的營業收入下降絕對值爲43.91億元。可見,收入結構的單一並不利于該行實現“提升盈利能力”的願景。

另一方面,在業績雙降、盈利能力下行的泥潭中,廣州農商行的資産規模增速也呈現後繼乏力的態勢。2020年,廣州農商行的資産總規模突破萬億,當年的增速爲14.95%,而在2023年該行的資産增速下降到了6.53%。其中,該行的貸款余額規模增速由2020年的19.46%下滑至去年的5.95%,略低于總資産增速。

除此之外,廣州農商行的存款增速也出現了連續下滑,從2020年的18.26%降低到去年的4.03%。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從平均余額的角度出發,該行的總存款平均余額雖保持微增,但從細項來看,該行的公司存款平均余額由2022年的3627.44億元降低至去年的3413.08億元,不增反降。同時,其公司貸款的平均余額出現了5.63%的同比增幅。

簡而言之,在對公貸款平均余額出現擡升的同時,廣州農商行的對公存款平均余額卻不增反降,這說明廣州農商行去年新增的對公貸款客戶整體經營狀況不佳,貸款目的大概率爲纾困,亦或者存在借舊還新、貸款展期的可能,這無疑在廣州農商行「以“穩”推“進”」的發展道路中埋下了“暗雷”。

管理層持續動蕩,內控管理問題突出

在業績端持續承壓的同時,廣州農商行的內控問題也持續暴露。

今年3月19日,廣州市紀檢委披露稱廣州農商行的原行長易雪飛因嚴重違紀,正在接受調查。據公開資料顯示,易雪飛于2006年加入廣州農商行,並于2013年被任命爲行長,此後,他擔任該行行長長達10年,直到去年2月才因“超限服役”辭去行長職務。此次前行長易雪飛被查,不難推斷其在任期間,廣州農商行存在不小的內控問題。

事實上,這並非廣州農商行高管的第一次落馬。2019年8月,該行的原董事長王繼康在辭任一個月之後接受調查,此後,廣州農商行原業務總監陳千紅、原行長助理吳海峰、原副行長彭志軍先後在2020年落馬,引發了該行管理層的大地震。

讓人意外的是,此次落馬的易雪飛曾經是王繼康的下屬,兩人曾一起共事13年之久。在易雪飛任職行長之前,廣州農商行的行長便是王繼康,而在王繼康就任董事長後,易雪飛便接任了行長的職務,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易雪飛是王繼康的嫡系。而面對外界對易雪飛落馬風波的疑惑和問詢,廣州農商行表示此爲個人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易雪飛離任之後,直到去年11月鄧曉雲出任行長之前,廣州農商銀行行長之位曾有過一段9個月的空白期。在此期間,行長之位由該行的副行長林日鵬代爲履行。然而根據相關規定,代爲履職的時間不得超過6個月,這意味著林日鵬代爲履行的行爲已經超期。

除了高層的動蕩外,廣州農商行在去年還收到3張,累計260萬元的罰單,其中涉及罪名分別是未經批准設立分支機構以及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該行同樣因爲貸款問題收到兩張累計165萬元罰單。此外,在黑貓投訴平台中也有投訴者就貸款催收問題對廣州農商行提起過投訴。

不難看出,一連串的高層違紀違規以及合規性運營問題,讓廣州農商行的內控管理飽受質疑,除此之外,業績端的困境也讓這尊萬億級的農商行寸步難行,如今,廣州農商行的“高質量發展趕考路”迷霧四漫,而“國內一流商業銀行”的願景似乎也遇到了瓶頸。如何在提升內管的同時優化業績表現繼續破浪前行,成爲了新任行長鄧曉雲所帶領的領導班子們亟待解決的難題。

1 阅读:557

野武士

簡介:把人文、科技與財經編成故事會,作爲你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