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技術同質化,價格也一樣,只剩設計差異化了?

路咖汽車 2024-04-27 17:30:52

比亞迪發布雲辇-Z底盤技術,是不是意味著,新能源車三電、智能化取得突破性進展後,最後一塊技術拼圖也完成了?

甯德時代發布磷酸鐵锂電池,神行PLUS,兼顧1000km長續航和4C超充,10分鍾補能600km續航,固態電池的需求,似乎也沒那麽急了。

加上已傳播了一段時間的綜合續航2000km的比亞迪第五代DM-i混動系統,還有本月中旬廣汽傳祺發布的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的全固態電池等新技術,新能源車新技術發展迎來全方位階段性的突破。

但也出現了一個規律,新能源技術,誰也談不上領先,只剩下搶先發這一個噱頭了。

北京車展的新技術,很獨特嗎?

北京車展上,絕大部分車企帶來的新能源技術,都是自家此前發布已久技術的延續,真正有革命性的,就是開篇提到的比亞迪雲辇-Z和甯德時代的神行PLUS電池。這兩項技術也代表了目前車圈兩種不同的玩法。

關于汽車技術研發,我們知道,即使是逆向抄作業,一項新技術推出後,友商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兩三個月時間內,就完成從逆向,到研發,到開模生産,軟硬件匹配,試制的全過程,因此,從整車技術角度來看,無論是誰推出一項看似改變行業玩法的技術,這項技術的風向,其實早已在業內達成共識。

這樣的例子在新能源車圈屢見不鮮。以近期幾款相繼上市的20萬級純電轎車舉例,在電機轉速上,各家在發布産品時,統一用到了“行業第一”的術語。按發布時間順序來看,幾款車型在各自發布時期,均處于行業領先,也就是說,電車技術參數,相對容易複制,也就出現了同質化問題。

神行PLUS電池則代表著車圈的另一種玩法,即絕大部分車企無法自研、無力自研,或看起來沒必要自研的零部件或技術,交給供應商解決。這樣車企不僅選擇靈活,還可以定制需求。

上述兩種玩法,看起來能令各車企在技術和零部件層面,形成巨大差異化,但實際上,差異化沒出現,同質化越來越嚴重了。

大致可以從三方面來看,三電、智駕和底盤。

比如電池采購,雖然各車企電池方案都不一致,但電池包的生産制造成本,根據包的大小不同會有差異,但同級別相差不大的電池包,生産成本相差也不大。具體成本差在,電池原料配方的不同,和材料成本不同。

但目前市面上的電池配方和原料,主流車企對于不同細分級別的産品,使用方案大同小異,因此從電芯角度看,各家成本也是完全隨著供應商來走。還有一個特例,就是甯德時代同樣的電池采購價,要比其他供應商貴10%,從這能形成電池成本的差異,但電池本身,甯德時代的解決方案更多,性能更好。

智駕的同質化更爲嚴重。智駕是無法系統量化的技術,不能僅憑一次測試中的多少次接管,多少次失誤,去對比智駕的好壞。因此,智駕只能看能夠實現的功能。從高精地圖到去高精地圖,高速NOA到城市NOA,加上智能泊車,目前智駕解決方案的兩大派系,純視覺和模塊化,均能實現上述功能。

在未來技術發展上,端到端AI大模型、純視覺與雷達融合解決方案,已經成爲行業共識。並且智駕上的同質化,對技術發展是相對有益的,能更好地實現技術統一,有助于法規推進和落地。

總結來看,新能源技術,同質化嚴重的原因,從整車技術角度,供應商解決方案占比大,技術發展趨勢高度統一,再加上相比燃油車,電動車制造門檻相應更低;從另一層面,電動化、智能化的最終歸宿,是L5級自動駕駛、快速換電、統一超充等實際用車問題,因此技術上的共識,産品上的同質化,也有正向的一面。

同質化嚴重,新能源車市格局會更清晰?

“開寶馬,坐奔馳”,這樣的標簽,在新能源車上,將不複存在。

也就是說,品牌個性化標簽,將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市場清晰化的格局。

如何理解,即産品沒有溢價、品牌沒有溢價,有的只是不同級別産品的明碼標價。

比如目前A00級純電車市場,大部分産品平均售價穩定在5萬元內,也就爲這個級別的産品定調,售價五萬元以上,將沒有市場生存空間。

當下最火的B、C級純電轎車市場,由原先的30萬級,降到了25萬級。在今年電池價格穩定、智駕成本還有得降的情況下,能夠預判下半年25萬級純電轎車,有下探到20萬級的機會。

産品向上也一樣,在標定了什麽樣的技術能支持産品沖高的情況下,通過不同技術的組合搭配,以及用料成本的控制,達到更高的售價,且重點是,除外國傳統車企,中國車企無論誰在推出高價值産品時,能保證産品水准,幾乎在一條水平線上,且完全是成本展現,沒有品牌溢價支撐。也就是說,用戶買到的高價值産品,真正實現了“一分錢一分貨”。

也就是說,電動化發展得越深入,我們對整體車市的格局判斷,就會越准確。好處是,用戶更好根據需求來制定購車計劃,銷售也會變得更加公開透明。

北京車展還有另外一個現象,新能源車的設計,越來越大膽,越來越個性化。這是好的轉變,至少在設計上,同質化的時代過去了。

或許,設計是打開新能源車差異化的第一把鑰匙,也是提升新能源車價值的重要方式。

結語:

不難看出,想要通過技術實現新能源車型的大跨越,完全領先友商幾個代際,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通過現階段僅有的設計差異化,能爲産品帶來多大的附加值,還無法預測,至少是,從設計開始,車企正在求變了。

未來還能預知到的技術差異化,智駕的純視覺和模塊化算一個,在長期訓練中,純視覺是不是能以“低成本”勝“高成本”,值得期待。另外,固態電池領域,加入固態電池研發的車企越來越多,屆時將改變以供應商爲主導的市場格局,這也是能打出差異化的技術之一。

0 阅读:95
评论列表
  • 2024-04-28 16:39

    大號的老頭樂,本來就是一堆垃圾,如果馬斯克沒有開放專利,讓中國的造車嶄勢力免費使用,中國的電驢還在那玩泥巴

  • 2024-04-28 09:16

    我覺得這車不錯,外觀大氣上檔次,內飾也是一流,價格還不低,性價比也不高

路咖汽車

簡介:秉承專業態度,創作有趣的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