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幼兒園園長直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娃,多來自4種家庭

鵬舉說育兒 2024-03-14 09:23:56

文| 小書蟲媽媽

前幾天,閨蜜發來微信語音,向我訴苦說,女兒月月幼兒園開學了,本來挺開心的,可是每天早上送月月上幼兒園的時候,可把她愁壞了。

她說,每天早上,女兒月月到了幼兒園門口的時候,立馬又哭又鬧,抱著她的大腿,無論怎麽哄,月月就是不肯走進幼兒園。每天都要老師或園長走出來,抱著進去,那種場面別提多“激烈”了,感覺就像是生離死別一般。

閨蜜說,其實女兒月月已經上了一年幼兒園了,原本覺得第二年開學不會這樣,哪料到還是出現了這種場面。看著別的孩子不哭不鬧,背好小書包,揮手和媽媽說再見,真的很羨慕。

同樣是小寶寶,同樣上幼兒園,爲什麽差距就這麽大呢?爲了這件事弄得她吃飯不香,睡也睡不著,不知道究竟該怎麽辦。

其實,不僅是閨蜜遇到了這種情況,和月月情況一樣的小朋友,在幼兒園門口並不少見,特別是開學季,每天都是“哭聲一片”。

記得我家二寶上幼兒園時,班上很多孩子都是這樣的情況。

很多孩子在剛入幼兒園的時候總出現哭哭啼啼的情況,有的孩子緊緊抓著家長的手不放,甚至使勁拉著家長往外走;有的孩子看著家長離去的背影哭喊著說“我要回家”;有的孩子即使暫時乖乖地坐在座位上,也可能下一秒就放聲大哭起來。幼兒園小班經常哭聲一片,孩子的激動情緒久久難以平複。

在家長會上,幼兒園園長針對這個情況說了以下這番話:

從孩子上幼兒園時候的表現,我們就能看出孩子的家庭情況和教育方法。那些又哭又鬧跟不哭不鬧的孩子,無論是從家庭教育背景上,還是生活環境上都會有很大的差別。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來自4種家庭。

幼兒園園長直言,孩子上幼兒園又哭又鬧,主要原因是“分離焦慮”。而不哭不鬧的孩子,因爲這4種家庭在孩子入園前做好了這幾個細節,才能讓孩子平靜地應對分離焦慮,情緒平穩地度過入園焦慮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4種家庭的做法。

第一種家庭: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在《從出生到獨立》一書中提到:生命之初的三年是幫助孩子安全感的關鍵期。在孩子大腦快速發展的這三年裏,高質量的陪伴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關鍵。

高質量的陪伴包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恰當地回應孩子的需求,增強孩子的安全感等。有安全感的孩子對環境會有更濃厚的興趣和更強烈的學習動機。

那些在家庭中得到高質量陪伴、充足關愛和照顧的孩子,他們會有足夠的安全感 ,往往能夠更加從容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因爲孩子明白,無論自己在哪裏,家人都是深愛著他的。

第二種家庭:和諧開放民主型家庭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親子關系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適應能力。在家庭氛圍開放民主和諧的家庭中,孩子往往能夠大膽探索,嘗試新事物,父母不懂的問題和孩子一起搜尋答案,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這種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能夠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出樂觀、自信的性格。這樣的孩子進了幼兒園,如魚得水,喜歡學習,學習能力強,表現突出,也會深受老師的喜歡。

比如,浩浩的家庭就是開放民主型家庭,家庭氛圍很好。浩浩的父母常常與他分享自己的經曆和感受,傾聽他的想法,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情感。帶他一起體驗各種新事物,遇到問題,和他一起動手去解決。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浩浩學會了積極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也培養了自己的社交和溝通能力。因此,當浩浩進入幼兒園時,他能夠自信地與同學交往,大膽向老師表達自己的需求。

第三種家庭:會設立規矩的家庭

“無規矩,不成方圓”,懂家庭教育的家庭,他們會從小培養孩子的秩序感,讓孩子明白“規矩”是什麽。

比如:帶孩子上公共廁所要排隊;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吵鬧等。

秩序感強、守規則的孩子,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到了幼兒園,更能聽從老師的指導,各方面規範自己的行爲,不哭不鬧,情緒穩定。

第四種家庭:懂得適時放手的家庭

著名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說,做60分的父母就夠了。具體來說,孩子一兩歲之前,父母可以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照料;而大約2歲之後,父母需要學會逐步放手,讓孩子學著獨立,讓孩子承擔恰到好處的挫折,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慢慢學會獨立,並且開始慢慢認識到,父母不是萬能,自己也需要承擔一些責任。

那些懂得適時放手的家庭,孩子得到了自主空間和自由發展機會,往往能夠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比如:芳芳就是來自懂得適時放手的家庭,她的父母在她兩歲的時候,就開始鼓勵她做一些家務,比如讓她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吃飯,穿衣服;幫家人整理衣服等。在這個過程中,芳芳學會了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而且自理能力越來越好。

因此,芳芳上幼兒園後,她自理能力很好,而且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會因爲生活環境改變而産生焦慮情緒。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的高質量陪伴,做親子遊戲和閱讀,促進良好的親子關系,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上幼兒園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提前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來安排孩子的生活與學習,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形成習慣。當孩子真正入園時,就不會覺得不適應,這對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是一件好事。(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必刪除)

0 阅读:26

鵬舉說育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