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也堵車去晚了就沒了中美另一條賽道在近地太空

文叔逗號 2024-03-02 22:01:52

作者:文叔

俄羅斯對烏克蘭開戰,關閉了地面網絡服務之後,馬斯克就提供“星鏈”給烏克蘭用,讓烏軍能夠彼此之間聯系,還可以把戰場的情況傳到全世界,相當于直接廢掉了俄羅斯電子戰的武功。

美國公司介入戰爭,這讓我們看到另一個可能——就是我們如果哪天對台獨發動統一行動時,“星鏈”也可能幫助台灣。當然台灣也看到了這一點,台灣政府也確實跟“星鏈”談過,但是馬斯克目前跟中國的關系密切,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目前台灣方面打算在全台設立七百多個低軌通訊衛星接收站,確保發生戰爭的時候,網絡還能夠用。台灣太空中心也在開發自制的低軌通訊衛星,計劃最快在二零二五年可以首次升空。

解放軍近年來的重點,一直都致力打造高度信息化的軍隊,在陸海空軍作戰的時候,能夠及時分享資訊聯合作戰。這時候天上有多少衛星幫你看敵人在哪裏,讓軍隊能夠馬上聯絡發動攻擊就非常重要。而且這個衛星還不能延遲太久,打仗的時候分秒必爭。

衛星越近當然傳輸越快,所以在高度兩千公裏以下的近地軌道衛星就很重要。根據CNN的報道,目前全球有約七百顆衛星,中國只占一成,但“星鏈”可是有超過五千顆的低軌通訊衛星。每一個衛星都有一個特定軌道,所以看起來浩瀚的太空,其實非常擁堵,尤其是近地軌道衛星,中國當前最擔心的是,晚一步,太空的戰略資源被占光了。

中國當前就在指控美國用自家企業的衛星塞滿了特定的軌道,霸占發送電波的無線電頻道,形同壟斷戰略資源。也正因爲這樣,近年來,我國非常積極的加強衛星發射能力,我們目前弄的“國網計劃”,除了國營企業跟國家科學機構外,也積極鼓勵民間企業加入,中國要打造自己的“星鏈”。

目前的計劃是至少要發射1.3萬顆衛星。2024到2029年要發射其中的百分之十。但說起來容易,我國卻有兩個難點要攻關。

第一個,技術障礙,中國最大的航天國企“中國航天”自己都說,他們跟space x比起來是大而不強大而不優。

第二,發射能力有限。2022年中國只發射了一百八十二顆衛星,不到美國衛星部署數量的十分之一。要突破這兩個困境,就需要更多的投入。于是中國就開始鼓勵民營企業來幫忙,大家一起來,大力發展運載火箭。但space x最厲害的就是會回收火箭再利用,像是獵鷹九號就可以重複使用,還可以帶許多衛星同時升空,space x還把這個技術商業化,爲多個客戶提供了發射服務,射越多技術就越精進。

中國也鼓勵民企開發這一塊。去年四月,民營的北京天兵科技火箭也發射成功送入軌道。最讓大家驚奇的就是這火箭用的燃料跟獵鷹九號一樣是液體燃料,這是個很大的技術突破。不但讓火箭可以載更多的東西飛行過程中也比較好控制。

天兵科技

接下來呢同樣是民營的藍箭航天,新星際榮耀公司也都成功發射了火箭。這些民營企業會投入,是因爲中國開出不錯的條件來鼓勵。彭博社就指出,中國政府讓四十多家火箭、衛星跟科技創新公司到北京附近的亦莊開公司,每家公司補助五千萬人民幣。

負責太空人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也想要公開招標,讓民間企業參與載人太空任務,但效果怎麽樣呢?客觀來說,離space x還有點距離,space x營運長,就是說中國運載火箭的技術不夠,還要學,這還只是其中一個面,其他像推進技術,安全性、可靠性等等,這點我們要承認都還有待努力。

目前中國的民營企業的確都卯起勁來做。比方說北京天兵科技計劃開發的火箭,一次可以攜帶高達六十顆衛星跟space x的獵鷹九號火箭差不多,也非常不錯的成績。

天龍三號一次可以攜帶30—60枚火箭

科學期刊自然就訪問了二十多名中國的民營公司負責人,高等學術機構學者以及相關的政策官員。認爲,要從三個方向來看:

第一個就是政府的政策。目前業界普遍認爲政府的政策夠開放,對于國企民企一視同仁,不只會讓私人公司參與國家重要的計劃,只要能力足還能夠擔任計劃中的重要角色。

這是也是爲什麽中國從2015年開始規劃太空發展之後,短短七年內,私人公司就從十多家暴增三十倍到三百多家。不過,也有專家認爲,中國政府目前都站在鼓勵的角色,不清楚民營太空公司的能耐,商業發射的相關政策也不夠。

反觀美國政府會持續修訂政策或法律,讓更多資源進入商業太空領域。比方說,2015年的商業航太空發射競爭力法,就是從國家戰略層面提供准則,制定産業要求,讓民營企業有平等競爭及發展的環境。中國則是除了2015年的十年計劃,沒有什麽太大的跟進。

第二個就是創新能力。這些專家都指出,因爲主要的客戶還是政府跟解放軍,研發會以政府需求爲主。在技術創新方面,只有小突破,沒什麽顛覆性的技術研發,倒是在成本創新很厲害,意思就是中國的企業很會省錢。這邊說的不是偷工減料,而是用新材料或新方法在維持品質的同時把成本降到最低。

比方說有公司用3D打印取代傳統的生産方式,可以省下一半的制造費用。還有公司開發客制化的衛星,按客戶需求更換不同等級的零件。

第三,整體經濟因素。中國的民營太空公司幾乎都還沒賺錢,都要靠融資,這就跟中國整體經濟息息相關。中國太空監測網就指出,2019到2022的疫情期間,中國太空科技企業平均每年籌到12億美金,但解封後,房地産暴雷,經濟不如預期,2023募到的金額就6億美元左右。

這份訪談的結論點出中國的商業太空發展跟國外企業比起來,還處于早期的階段。但中國想要成爲太空強國,這個産業的發展空間跟彈性都很大。

0 阅读:167

文叔逗號

簡介:記者、資深媒體人、主流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