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何長工寫信向毛主席請願,朱德:我一定親自面交主席

紅色風雲錄 2024-04-30 09:37:48

1971年,由于開始尿血,何長工趕快寫信給家裏,透露了自己的病情。很快,何長工就收到了兒子的來信,說准備到江西來照顧他,只等組織上的最後批准。

在信封的背面,何長工的兒子用很大的字寫了一句毛主席的詩詞: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當時看管何長工的人看到這句詩後,揣摩了好久不明白什麽意思,轉交信的時候還專門詢問過何長工。何長工表示自己也不明白,隨便打岔將送信人搪塞了過去。

其實,何長工已經從報紙上發現了一絲端倪:林總的名字突然不見了。再加上兒子專門寫的這句詩,何長工相信政治氣候很快將要有所改變。

隨著病情愈發嚴重,何長工向組織上提出回北京治病的要求。很快,地質部就派人來接何長工回京,一下車直奔人民醫院。結果住了三天,何長工都不見家人,便趕緊寫信通知他們自己已經回京的消息。

何長工一家人分別兩年終于團聚。從家人的口中何長工得知,是周總理得知何長工生病的消息後,批示給余秋裏和地質部交涉,才得以讓他回京。由于他的原因,孩子們不能上學、不能入黨,只能改做其他的一些工作。

在醫院治病期間,何長工向組織上彙報了幾年來的情況,希望毛主席和中央能夠明判。爲了讓信件送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手中,何長工每次寫信都要謄抄好幾份,通過不同的渠道送出。

盡管做了萬全的准備,但信件發出之後,全都石沉大海,沒有回音。

1972年,隨著陳毅、陳正人和曾山的相繼離世,周總理指示北京所有醫院立即恢複高幹病房。這一指示挽救了一大批尚未“解放”的老幹部,在余秋裏的關心之下,何長工能夠拿到全月的工資,生活上終于有了保障。

隨著身上的病患解除,何長工開始考慮如何回到工作崗位。在給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寫了幾十封信之後,機關終于派人找他談話,傳達了毛主席對他的指示:

“何長工的曆史我是了解的,中央也是了解的,他沒有曆史問題。”

何長工想,既然毛主席都說自己沒有問題,那些所謂的“曆史”問題應該立刻得到解決。結果來人卻告訴何長工,沒有曆史問題不代表沒有現實問題。

就這樣,何長工在政治上仍然沒有得到“解放”。

一直到1975年五一勞動節,在周總理的批示下,何長工得以參加遊園聯歡活動。這一決定,意味著何長工終于能擺脫政治上的包袱,終于得以“解放”。

當時何長工已經年近75歲,繼續在一線工作有些力不從心,又想到自己曾經參與籌辦紅軍學習,因此何長工給毛主席寫信,希望能夠從事軍事教育工作。爲了保證信能遞到毛主席的手中,何長工來到了朱德家中。

自從政治風暴開始後,何長工就再也沒有見過朱德。老戰友重逢,朱德詳細詢問了何長工這些年的遭遇,對何長工要求工作的想法表示支持:

“你放心,我一定把你的信親自面交給毛主席。”

望著多年未見的老戰友,朱德心裏無限感慨,這位井岡山會師的牽線人,沒想到居然會受到如此對待。

1927年,經過三灣改編的秋收起義部隊,開始朝著井岡山進發。路上,毛主席問起南昌起義部隊的情況,打算派人下山去找他們,有事情也好相互呼應。

“您看派誰好呢?”參謀長張子清問道。毛主席考慮片刻反問道:“何長工怎麽樣?”

何長工出生于湖南華容,“五四運動”之後,何長工赴法勤工儉學,在法國加入了中國共産黨。1924年回國之後,何長工在洞庭湖西區開展農民運動。遭到湖南軍閥懸賞捉拿後,毛主席給他改名爲“長工”。

毛主席在何長工赴法勤工儉學前就已經相識,秋收起義爆發後,何長工跟隨毛主席踏上了起義的道路。文家市會師之後,毛主席主張改變長沙的計劃,轉而進軍農村。

此時何長工正在參加古城會議,在部隊轉移到十都後,張子清告訴何長工,毛主席對他有指示。躺在床上,何長工怎麽都睡不著覺,回憶自己走過的革命道路,准備迎接新的重托。

不久,毛主席就派人找來何長工。當何長工來到團部時,毛主席和張子清正在地圖前商量著什麽,見到何長工到來,毛主席立刻迎了上去,將他拉到了地圖前:

“我們前委決定讓你出山,設法尋找南昌起義的部隊,你看怎麽樣?”

毫無心理准備的何長工沒有把握完成這一任務,一來他沒有交通線,二來他怕自己暴露身份。張子清就建議他,一旦被抓住,就說自己是從毛澤東隊伍裏跑出來的。

“長工,你可以自由活動,但要記住白皮紅心喲!”毛主席也贊同張子清的建議,半開玩笑地說道。毛主席的信任,給了何長工很大的鼓舞,當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務。

就這樣,何長工真的將自己打扮成了“逃兵”,踏上了尋找起義隊伍的“逃亡之路”。結果還沒走多遠,何長工就遇到了當地民團。

按照張子清的建議,何長工謊稱自己是逃出來的,還主動要留下來當馬夫。結果民團團長一聽革命軍就要打過來了,說什麽都不肯留下何長工,還給何長工開了路條,保證何長工不會受到附近民團扣押。

有了路條,何長工一路順利地到了長沙。在省委同志的幫助下,何長工乘船到了廣州。

到了廣州之後,何長工開始四處打聽朱德隊伍的消息。聽說朱德隊伍鑽到了範石生的隊伍中,何長工當即啓程前往韶關,一路上都在探聽朱德的消息,終于找到了朱德防區的位置。

一番僞裝之後,何長工順利通過了範石生的防區,卻在朱德防區被綁了起來,押到了朱德司令部。一進門,何長工就碰上了之前共事的蔡協民,蔡協民趕快給何長工松綁,詢問他來這裏的目的。

正當何長工和蔡協民交談的時候,朱德走了進來。雖然何長工很早就知朱德的名字,但見到朱德本人還是第一次。

朱德見何長工一副官家弟子的打扮,還有些不放心,詳細詢問起井岡山隊伍的情況。在蔡協民的補充下,何長工一一作了回答,朱德聽了很是高興,與何長工一起開始研究井岡山的情況。

詳細了解之後,朱德對井岡山很是滿意,說他們已經派毛澤覃去找毛澤東了,估計現在已經到了。

就這樣,何長工完成了自己的“特使”任務,在朱德的安排下返回了井岡山。正是有了何長工的牽線搭橋,才促成了後來曆史上著名的“井岡山會師”。

朱德將信親自交給毛主席之後,毛主席很快批示,同意何長工到軍政大學工作。不久,中央任命何長工爲軍政大學副校長,蕭克、唐亮等同志聞訊紛紛趕來探望,爲何長工的到來進行各方面的關照。

參考文獻:

[1]何長工著. 何長工回憶錄.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1987.12.

[2]李勇,池劍金.何長工與紅軍大學二三事[J].黨史文彙,2023(09):56-59.

0 阅读: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