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49歲去世,三位上將趕來扶靈,上萬群衆送行,省委爲她養育兒子

曆史小書生短視頻 2024-04-29 10:06:02

1938年,當全國抗日的烽火迅速燃燒時,正在延安治病的袁國平心思早已飛到了戰場上,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夠親臨前線,上陣殺敵。

同年12月,他給正在家鄉湖南邵東一所初中求學的侄兒袁振鵬寫去了一封信,信中寫道:

“我過慣了戰壕生活,正請求黨中央派我到抗日前線去工作。願爲我中華民族之生存、解放和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而英勇戰鬥,縱然捐軀疆場,死而無憾。”

袁國平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和在皖南事變中的犧牲踐行了自己的誓言。

早在少年學生時代,袁國平就是老師和同學公認的有才學,睿智。年僅20歲、入黨才半年的袁國平,雖然還是黃埔軍校的一個學生,但他已經能夠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觀點,並以此展開批判和全面論述。足見他的聰明才智和深厚的政治理論功底。這些也成爲了他在軍隊開展政治工作的基礎。

袁國平的妻子邱一涵就曾直言不諱地誇贊丈夫說:“國平非常有才幹,能文能寫,寫過劇本、創作出不少詩詞、歌曲。”

遺憾的是,1941年,蔣介石集團掀起反共高潮,發動了皖南事變。袁國平身中四彈,難以突圍。爲了不影響部隊的行動,袁國平選擇將最後一顆子彈留給自己,英勇自盡,壯烈犧牲。這樣的英雄壯舉至今叫人淚目。

袁國平曾在戰鬥動員時,對戰友們說:

“如果我們有100發子彈,要用99發射向敵人,最後1發留給自己,決不當俘虜。”

最後,袁國平扣下了扳機,將寶貴的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

袁國平逝世後,他的妻子邱一涵一生孤身獨處。

邱一涵是從1924年開始參加革命活動的。1929年5月,時任中共湘鄂贛特委宣傳部長的袁國平在平江橫洞巡視工作時,遇到了英姿飒爽的邱一涵,並對她一見鍾情。

此後,兩人在不斷地交流中碰撞出了真誠的情感。邱一涵愛慕袁國平的才華,袁國平則喜歡邱一涵的純真。最重要的一點是,兩人有共同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1930年,時任紅五軍政治部主任的袁國平和邱一涵結爲革命伉俪。此後,兩人共同經曆了槍林彈雨的生死威脅,走過了極端艱難的二萬五千裏長征路。

1938年1月,新四軍在南昌正式成立,袁國平出任政治部主任,邱一涵則出任教導隊宣傳科長。此後,邱一涵除了認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積極協助袁國平開展工作。夫妻倆在艱苦的革命歲月中,相互支持、生死與共,他們被評爲“模範夫妻”。

邱一涵在34歲時失去了丈夫,此後,她一直沒有再嫁人。漫漫歲月裏,她身上始終帶著丈夫生前的照片。

1956年11月2日,邱一涵在南京逝世。宋時輪、唐亮和鍾期光三位上將親自趕來爲她扶靈,南京上萬群衆爲她送行。

邱一涵去世時,兒子袁振威年紀尚小,爲了讓烈士的後代健康長大,省委書記江渭清細心撫養他長大。袁振威後來成長爲南京海軍指揮學院的將軍、教授。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