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一位大將,善于用兵,卻被隋文帝殺害!

情懷曆史 2024-05-06 18:44:09

在古代曆史上,開國功臣固然地位顯赫,卻也容易遭到殺身之禍。其中,就隋朝來說,不僅隋炀帝楊廣濫殺無辜,他的父親楊堅即位後,也有不少開國功臣遭到了殺身之禍。對于筆者今天要說的宇文忻,能妙解兵法,善于用兵,甚有威名,卻最終被隋文帝殺害。

具體來說,宇文忻(523年-586年),字仲樂,祖籍朔方郡(今陝西省靖邊縣),京兆郡(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宇文忻是太保宇文貴之子,工部尚書宇文恺之兄。根據《隋書》等史料的記載,宇文忻年幼時很聰明,兒童與小孩們玩耍時,就作打仗的遊戲,前進、停止、排隊,無不服從他的命令。有認識他的人,見了遊戲,感到很驚奇。

宇文忻十二歲時,能騎馬奔馳,左右射箭,骁勇敏捷,奔馳如飛。他常對所親近的人說:“自古名將,只有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成爲美談,但我考察他們的行事,不足以崇尚。假如他們與我同時,我不會讓這些小子獨擅高名。”對此,在筆者看來,年少時期的宇文忻,不僅展現出卓越的天賦,也擁有比較自信的性格,再加上他所在的出身背景,這促使其很快就在北周嶄露頭角了。

宇文忻十八歲時,跟隨北周齊王宇文憲討伐突厥有功,拜授儀同三司,賜給興固縣公的爵位。韋孝寬鎮守玉壁時,因宇文忻骁勇善戰,請求與他同行。屢有戰功,升任開府、骠騎將軍。

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時,宇文忻參加了討伐北齊的戰役。不過,北齊後主高緯親自統帥六軍,氣勢很大,宇文邕很害怕,想撤軍。關鍵時刻,宇文忻力勸宇文邕和北齊大軍交戰,從而獲得了勝利。

宇文邕攻陷並州時,先勝後敗,宇文邕被齊軍圍逼。近臣們都被殺死了,宇文邕獨自一人逃走,諸將大多勸其撤軍。可是,宇文忻再一次力排衆議,促使宇文邕再次出戰,于是,北周大軍成功拿下晉陽。等到平定北齊後,宇文忻被晉升爲大將軍。

宇文邕去世後,楊堅逐漸掌握北周大權,他與宇文忻感情很好。當時,尉遲迥作亂造反,楊堅任命宇文忻爲行軍總管,跟隨韋孝寬殺敵。在這場戰役中,尉遲迥派其兒子尉遲惇,重兵把守武陟,宇文忻爲先鋒,打跑了尉遲惇。不久之後,尉遲迥大敗。等到平定邺城以後,宇文忻因功被封爲上柱國。

楊堅回頭對宇文忻說:“尉遲迥傾山東之衆,運百萬之師,您用計沒有遺漏之策,作戰沒有全敵之陣,實在是天下的英雄豪傑啦!”在此基礎上,宇文忻被晉封爲英國公,增加食邑三千戶。從此以後,每每參加謀劃,出入于楊堅臥室之中。特別是在隋朝取代北周的過程中,宇文忻大有功勞。

等到隋朝建立後,宇文忻被授爲右領軍大將軍,恩寵更重。對此,在不少曆史學者看來,宇文忻精通兵法,治軍嚴整,可以說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比如軍隊作戰時,只要有人提出一個好辦法,即使不是宇文忻所提出來的,部下也會將功勞歸結到宇文忻頭上。

面對善于用兵的宇文忻,隋文帝楊堅曾想讓他率兵攻打突厥,可是,高颎對楊堅說:“宇文忻有異志,不可委以重兵。”于是作罷。對此,在筆者看來,宇文忻的才能引起了同僚的嫉妒,這促使其逐漸被隋文帝疏遠。並且,宇文忻既是佐命功臣,常任將領,有威名于當代。楊堅因此略略有些戒懼之心,最終找了個由頭讓他丟了官。

因爲遭到了楊堅的打壓,宇文忻也心懷不滿,所以與梁士彥親昵,數相往來,梁士彥當時也有些怨恨,圖謀不軌。宇文忻對梁士彥說:“帝王難道有一定嗎?有人扶持他,就是帝王了。您在蒲州造反,我肯定征討。兩陣相對,然後相連,天下可以謀取了。”不過,宇文忻等人還沒有行動時,就因爲計謀外泄而被殺。由此,宇文忻在隋朝初期就告別了曆史的大舞台。

1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