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地球上最長壽的10種動物,其中兩種或可“永生”!

姗姗說腦洞科普 2024-03-10 22:45:11

收集大家好奇的腦洞知識,整理有價值的學習資料,供一直奔波在學習路上的友友們參考借鑒

人類一直在尋找永生的秘密,然而在動物世界裏有很多動物的生命遠遠超于人類,甚至還有逆轉衰老的絕招,在美國的趣味科學網站上爲我們介紹了從古至今最長壽的10種動物。

一,弓頭鯨,200歲以上

公頭鯨是壽命最長的哺乳動物,它生活在北極和亞北極地區。研究人員在2007年的5月在阿拉斯加海岸捕獲了一只公頭金樣本,發現它脖子上有一個制造于1879年到1885年的魚叉頭。因此推算出這只弓頭鯨的死亡年齡大概在115歲到130歲之間。

2015年,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經過反複的對比分析發現宮頸的長壽可能和兩個基因突變有關,一個是修複受損dna有關的ERCC1基因,該基因發生突變可能會有助于保護鯨魚免受癌症的危害。

另一種是參與細胞生長和修複,被稱爲增殖細胞核抗原的基因,它可以不斷的複制鯨魚體內的某一片段,讓這種片段延緩生命衰老的速度。

二,阿留申平鲉,200歲以上

阿留申平鲉目前被認定爲壽命最長的魚類之一,最長壽的可以活到205歲。它們生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到日本的太平洋中,成魚會長到38英寸長,以蝦和小魚爲食。

三、淡水珍珠蚌,250歲以上

淡水珍珠蚌生活在歐洲和北美的河流和溪流中,它是一種雙殼類動物。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淡水珍珠蚌已經有280歲的高齡,這些無脊椎動物由于新陳代謝慢而長壽。

四、格陵蘭鲨魚,272歲以上

這是目前最大的鲨魚物種之一,生活在北極和北大西洋深處。它們可以長到7.3米,魚類、海豹以及一些海洋哺乳動物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早在2016年在《科學》雜志上就有稱,研究人員對一群格陵蘭鲨魚進行了研究,發現其中有一些鲨魚的壽命可以達到392歲,甚至還有能活到512歲的。研究表明,它們能長壽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爲生長速度非常緩慢。

五、深海蠕蟲,300歲以上

在2017年科學家發現,墨西哥灣洋底的管狀蠕蟲平均壽命超過了300歲部分,已經活到了1000年以上。意味著在我國北宋年間,它們就已經在此棲息紮根了。

六、北極蛤,500歲以上

2006年科學家在冰島海岸捕捉了一只北極蛤,不幸的是在後期的研究中這只北極蛤不慎死亡。到了2013年,科學家又再次對北極蛤的真實年齡進行了分析評估,最後發現它們最高的真實年齡可以達到507歲。

科學家發現北極蛤之所以長壽,是因爲它們生長在寒冷的天氣裏,活性氧的産生、dna的修複和基因的轉入,這些過程都會變得很慢,因此北極哈的壽命能如此之長。

七、黑角珊瑚:4000年

珊瑚蟲屬于無脊椎類動物,它們是由外骨骼組合而成。珊瑚蟲會不斷地繁殖,創造一個基因完全相同的副本來取代自己,同時外骨骼的結構就會變得越來越大。

據報道,在夏威夷海岸發現了一個黑角珊瑚,它的年齡已經達到了4265歲,是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珊瑚品種。

八、玻璃海綿,10000歲以上

玻璃海綿和珊瑚類似,也是由動物群落組成的。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稱它們主要生活在深海,因骨骼類似玻璃而得名。2012年科學家發現了一只玻璃海綿,具體已經生活了11,000年。

九、燈塔水母:或可不死

永生可是人類一直渴望的,但至今人類都沒有研究出永生的方法,燈塔水母卻有可能永遠的活下去,它被譽爲不朽水母。

水母是以幼蟲的形式開始生命,然後在海底定居並轉化爲息肉,這些息肉接著會生出自由遊動的水母,而燈塔水母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們如果身體受傷或者忍受挨餓就會變回息肉,然後又變成水母。

目前已知的産于地中海的水母可以多次逆轉生命周期,得到永生的效果。但是倫敦的自然曆史博物館的數據顯示,由于這種燈塔水母的體型非常小,直徑不到4.5毫米,所以很有可能被其他的魚類等動物吃掉,因此而造成死亡,這是他們唯一會死亡的可能性。

十、水螅,或可永生

水螅屬于無脊椎動物,它主要是由細胞組成,生活在淡水中,介于海蜇和珊瑚之間的生物。它的幹細胞可以通過複制或者克隆不斷的再生,因此而賦予了水螅超強的再生能力,只需要身體的一小節,幾天後就能再長出整個身體。

曾經有不少人拿水螅做過實驗,被砍上40刀之後,依然在幾天後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水螅。但盡管如此捕食者和疾病的威脅,讓它依然無法在自然條件下永遠生存,如果脫離了自然環境,它完全可以做到永遠不死。

▲我是姗姗,目標40歲退休的江南女子。關注我,就是在增長自己的知識點,提升自己的學習力!願在這個混沌的世界裏,遇見純粹的你,堅持夢想的你,持續充電的你,共觀這大千世界裏的無限美景!

0 阅读:99

姗姗說腦洞科普

簡介:創業達人/科普各個領域的腦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