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大反擊!中國對美自信出手

楊風說華夏 2024-04-19 05:49:21

2019年,美國特朗普政府開始對中國華爲和中興通訊設限,逐漸限制這兩家中國企業在美國銷售通訊設備和服務。

其後,特朗普政府又不斷地把中國企業和實體機構列入實體清單中,以國家安全的名義,限制對這些企業和實體機構的芯片,以及相關技術的出口。

幾年下來,美國不斷加碼,限制對這些中國企業和機構的出口,同時也限制一些企業在美國市場的銷售。針對這等歧視性行爲,中國方面卻鮮有針對性的反擊措施。其中可能的原因有二:

一,除了在稀有元素等原材料方面,在科學技術上中國能夠制裁美國的項目實在不多,缺乏有效的籌碼。

二,中國是謀定而後動,任何的反擊措施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仔細評估後才會付諸施行。

2020年,美國對華爲實施零技術的芯片封鎖後,一些人苦苦等待中國的立即反擊,但始終沒有聽聞任何的反制措施,直到2023年4月,中國網信辦對美國美光公司的記憶體芯片展開安全調查後,中國的反擊措施才初露端倪。

2020年9月,就在美國對華爲零技術封鎖生效後的第二天,我們在華爲“雲手機”的評論,以及往後的一些評論中提到一個觀點,也是一個呼籲,對于一些科技産品,尤其是可能于往後被美國制裁、封鎖的産品,中國政府需要提早協助相關領域的國內廠商,透過政府采購合約,不論是在軟件、硬件和系統上的采購,需要扶持本土廠商,給予政策上的扶持。

前陣子,中國發布了一則《關于更新中央國家機關台式計算機、便攜式計算機批量集中采購配置標准的通知》。這是繼2023年之後的2024年更新版。

簡單說,就是今後的政府采購案,從鄉鎮以上的黨政機關以及事業單位,在台式電腦、便攜式電腦的采購時,將CPU、操作系統的安全可靠評測納入采購需求。

此外,美國《華爾街日報》也報道稱,中國工信部指示國內的電信運營商。在2027年之前逐步淘汰其網絡核心部件的美國芯片。

如此,就涵蓋了CPU、操作系統和芯片,其中意義著實不凡。

1 同時涵蓋軟、硬件安全評測

首先,這是中國第一次針對一個完整的電腦系統,將之納入采購評測需求,而且同時涵蓋了軟件和硬件。

這一點非常有意思,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由于美國在CPU和操作系統方面是占據絕對的優勢,因爲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幾乎都是Wintel的天下。

因此,一旦中國政府這邊有所動作,美方很有可能會采取更進一步的限制措施。如果中國這邊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在充分地准備後,同時針對軟件和硬件出手。

其次,前面提到,中國出台任何的反制措施都會經過仔細評估,不會貿然行事。這就意味了中國在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所需的各類型芯片,以及電腦操作系統已然成熟,成功國産化。

當然,在整台電腦方面,最爲精華,最重要的是CPU和操作系統。在這兩方面不僅僅是技術的問題,還牽涉市場占有率。如果沒有市場力量,即便有過硬的技術,也無法成功占據市場。

三十多年來,全球個人電腦市場是由微軟視窗 + Intel 的CPU所把持,獨霸市場,人們稱之爲“Wintel”。

其實,中國廠商早已經開發出個人電腦用的CPU,和操作系統,只是基于剛剛說的原因,無法獲取足夠的市場份額,只是在服務器(Server)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至于廣大的、消費端的台式和筆記本電腦,仍然是Wintel的天下。

不過,套用一句英文,Not any more,至少未來在中國市場不再是Wintel一家獨大。

然而,這還是需要一些手段、一些方法。

2 面對巨人般的對手,需要一個推手

這方面,政府可以扮演一個推手的角色。前面提到的,在廣大消費端的CPU和操作系統,技術不是唯一的問題,甚至不是個大問題,由于美方 Wintel已經占據了龐大的市場份額,基于消費者習慣性的市場力量,新加入者難以切入市場,人們甯可選擇已知的品牌,而不是新品牌。

這就是市場的“進入障礙”,幾乎是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對于一個成熟的科技用品市場,最困難的就是在初期如何進入市場,獲得一定比例的市場銷售。如果不是知名的成熟品牌,消費者幾乎不會使用,商家也不願意冒險。

這時候,政府的作用就出來了。據聞,中國政府單位 + 國營事業總計有5000萬台。按照個人電腦在機關單位的平均使用年數5~8年的時間,這5000萬台就是國産産品的基本市場份額,足夠克服市場進入障礙。

有了這“基本盤”,再加上和公家單位、國營事業往來的私人商家,學校教育機構等,此一數目還要進一步擴大。形成風氣之後,自然能夠和Wintel體系一爭雄長。

這就是政府的推手力量,有效扶持本土廠商一把。中國企業不缺乏有能力,有技術的廠商,缺乏的是克服市場進入障礙的機會。

大家不要以爲美國是完全的市場經濟,是自由的市場經濟,姑且不去評論美國這幾年的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對中國所施加的(美國)市場進入障礙、芯片封鎖等措施,美國政府本身就是私人企業的龐大孕育者,爲私人企業提供龐大的市場機會。

大家只看到美國每年8000多億美元的軍事預算,向美國軍火商采購大量的武器,以及維修合同,其實美國政府也對私人企業提供許多的采購和維修合約,舉凡軟件系統(含開發)、電腦設備、系統維護,網絡系統、雲服務和人員的雇傭等,都是龐大的合約。

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美國政府非但沒有縮減開支(行政開支的縮減不考慮),反而增加了對外采購和服務的合約。

2019年,美國聯邦政府授予微軟100億美元的雲計算合同,這是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合同。

雖然微軟贏得這份大標案後,全球第一大雲服務商亞馬遜極力抗議,因而出現不小的波折。然而,美國政府爲其本土企業撐腰,支持本土企業的做法值得參考。

3 龐大的産業鏈

中國這一項決定牽扯重大。電腦工業是龐大的産業鏈,上、中下、遊的廠商極多。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它帶動了全球資訊工業的成長,也帶動了美國和一些國家的經濟增長。

中國政府此舉,對美國相關商家的影響也是極其深遠。這意味了,中國政府和事業單位將逐步淘汰美國 Intel 和AMD所生産的CPU,排除微軟視窗操作系統,另外,還涵蓋了數據庫軟件。

大家還記得20多年前,美國甲骨文數據庫公司(Oracle)是多麽的牛逼?但是現在中國不需要了。中國已經有了好多家的數據庫公司。

請注意,涵蓋大數據應用的數據庫公司不是幾家或十幾家,而是幾十家。中國本土市場都不夠用了,哪裏還能夠再分給美國的數據庫公司呢?

中國本土廠商搶占數據庫市場的速度,可能比替換美系CPU和操作系統還要快。

接下來,就是企業級的大型軟件應用市場,例如ERP和CRM,國外品牌、美國品牌其實都不需要了,因爲本土廠商都有,更別說雲計算服務。

中國政府這樣的帶頭作用,會産生很大的效果,能夠培育本土廠商,從芯片、CPU,到操作系統,各型軟件應用,再到系統服務等,這是龐大的上、下遊産業鏈。而且會帶動許多本土廠商。

至于這原本是美國廠商的優勢,那就抱歉了,中國市場這一杯羹會慢慢隨著“東風”揚起,漸漸遠去。

4 中美相互脫鈎

這就是你(美方)脫鈎你的,我脫鈎我的,大家各脫鈎各的,兩不妨礙,“你情我願”。

不過,中美雙方各自脫鈎,誰吃的虧更多一些?這是非常有趣的問題。

美國不讓華爲和中興通訊進入美國市場,沒錯,這是中國商家的損失。在通訊設備領域,華爲和中興通訊的確具備非常好的競爭力,卻損失了美國市場的機會。

然而,微軟視窗操作系統,Intel和AMD的CPU卻是壟斷型的力量,眼看就要逐漸失去中國市場,誰虧得更大些?

如果不是美方極力和中國搞脫鈎,這些美國的壟斷性廠商可能還可以繼續壟斷市場“很多年”。

然而,由于美方搞脫鈎,中國也就陪著美方玩,也相應地進行脫鈎。

其實,更准確一點說,在美方的打壓和封鎖之下,中方試圖自立自強,避免日後再被美方封鎖。

現在好了,美方的極力封鎖和打壓,給了中國廠商機會,是個大好的機會,

中國廠商不再需要考慮科技市場的“馬太效應”(大者恒大),美方在這方面實在是“厥功甚偉”啊!

5 最終影響

我們做一個結論。

2024年的更新版,確認了中國政府的決心,同時,也是中國的極大信心,否則,中國斷然不會采取此項措施。

從2020年5月,華爲被美國零技術的芯片封鎖以來,一直到2023年,才不過3年的時間,中國在科技領域開始了與美反脫鈎,速度相當快。

再加上今年第一季度以來,中國在電動汽車和電動汽車電池領域對美西方的産業優勢,這就是美方和中國脫鈎的結果。

說實在的,美方雖然和中國脫鈎,限制一些中國廠商進入美國市場,造成中國廠商的損失,然而美方此舉實則激勵了中國廠商的自立自強,並且把原本的中國市場份額,拱手“送給”中國企業。

那一期文章《中國反脫鈎大浪,第一波襲擊來了!》我們說,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是第一波脫鈎大浪,那麽芯片和操作系統就是第二波,而且已經來了,還會持續多年。因爲後面還會有先進制程工藝的芯片脫鈎。

從另一個層面思考,美方這是幫中國政府與美脫鈎,找到正當的理由,合理化中國政府培育本土廠商的措施。美方自己搞貿易歧視,搞補貼,今後可找不到任何理由來評判中國。

因此,美方非但沒有占到便宜,甚至跟中國比起來,吃的虧還更大,爲中國本土廠商帶來機會。

就以芯片來說,涵蓋了個人電腦、服務器、雲計算、通信産業等的芯片運用。可以說,這是中國和美國芯片業者脫鈎的開場戲。

再看看操作系統方面,會逐步從個人電腦擴及到手機操作系統,以及各式的應用軟件,美方廠商將逐步退出,或是減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而且,不用等待中國廠商搞出5nm、3nm的芯片,或發展出EUV光刻機,中國就已經開始和美方芯片業者脫鈎。

戴爾電腦(DELL)不是于2022年底宣稱,將逐漸在其個人電腦和服務器淘汰中國芯片嗎?才不過一年的時間,中國也有樣學樣,沒差。

最後一點,美方始終沒有了解一點,跟中國科技脫鈎是行不通的,最簡單的解釋是,中國本身就有龐大的市場。中國本土的電腦市場和手機市場還比美國大。美國竟然對一個比自身市場大的國家封鎖、脫鈎,這是哪一位天才想出來的道理?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到這裏,我們下期再會!

12 阅读:3580
评论列表
  • 2024-04-19 08:58

    應該全面限制向美國佬提供高科技企業提供原材料和配套産品

  • 2024-04-19 17:28

    哈哈哈。。。厲害了我的國!輪到我們輪起反制裁大錘錘!就是這樣,不顯山、不露水的反擊,卻能砸出個晴天起霹雳!走著瞧,美帝建再多的芯片廠又有何用?餵豬嗎?

楊風說華夏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