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算法的陷阱:超級平台、算法壟斷與場景欺騙筆記10_中間人

躺柒 2024-03-14 21:54:19

1. 中間人1.1. 從積極的意義上講,比價網站與搜索引擎這些“網絡中間人”的存在有效提高了市場透明度,看似打造出了一片阻絕價格歧視、改善社會福利的樂土1.2. 類似于“網絡聚合器”的互聯網巨頭已經成爲線上市場的重要中介1.2.1. 網絡聚合器實際上是個亦正亦邪的角色,在分析它的作用時,必須將市場情境、行業特性與競爭現狀結合在一起考慮1.2.2. 互聯網平台既能改進社會福利,也能扭曲競爭機制1.2.3. 出于逐利的目的,強大的互聯網平台可能在傳遞信息的過程中扭曲事實,粉飾真相1.3. 比價網站與搜索引擎這些網站往往活躍在多邊市場1.3.1. 從需求端看,網站爲用戶提供的服務是免費的1.3.1.1. 消費者在鍵入他們要查詢的內容時,頁面會顯示出與之相關的搜索結果和鏈接1.3.2. 在供給端,廣告收入才是網站營收的主要來源1.3.2.1. 比價網站還會就專門的産品推介與賣家促銷活動向商品賣家收取一筆費用或傭金1.4. 既不會忽略這些比價中介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更不會忽視由它們所引發的擔憂,競爭表象下的社會福利縮水1.5. 好處1.5.1. 比價中介收集並整理了品類繁多的商品信息以供消費者參考,借此堵上那些利用消費者信息匮乏而牟利的供貨商的門路1.5.2. 比價中介的存在沖淡了市場中的賣方勢力,使得後者再難通過市場分割與價格歧視實現超額收益1.5.3. 比價中介還成就了一個動態化的市場競爭環境,賣家需要不斷調整産品價格以回應市場需求1.5.3.1. 爲了鞏固客戶關系,産品質量優化、服務品質提升、加大科研投入都是商家的必修課1.5.3.2. 信息的自由流動改進了市場的分配效率,買家可以迅速鎖定心儀商品,而不必受制于有限選擇1.5.3.3. 規模效應與分配效率的助力還進一步拉低了行業的准入門檻,開拓了現有商家的擴張機遇1.5.4. 比價中介沖破了各個市場的物理壁壘,實現了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一線通1.5.4.1. 曾經高昂的信息成本也被簡單易行的網絡語言設置調整壓縮到了可以被人忽略的程度1.5.4.2. 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選項,也大大拓寬了商家的受衆2. 網絡效應2.1. 傳統的網絡效應2.1.1. 即某項商品的普及程度會影響消費者使用該商品的效用2.1.1.1. 簡單來講,就是(用戶規模)越大越好2.1.2. 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這個社交平台進行互動與交流時,我們從中得到的效用也會不斷放大2.1.2.1. 臉書的社交價值是隨著用戶人數的增多而不斷提升2.1.3. 當既有的超級平台規模越做越大時,行業的准入門檻也會在無形中水漲船高,因爲後來者很難再獲取足夠的用戶基數和行業中的大玩家開展競爭2.2. 試錯2.2.1. 網絡效應與試錯次數的多少有關,或說是從做中學,也就是網站的機器學習能力2.2.2. 對于搜索引擎而言,用戶搜索次數的增多將有效提高搜索引擎准確識別相關搜索結果的能力2.2.3. 使用搜索引擎的用戶越多,引擎運行的次數就越多,這也更考驗引擎預測消費者偏好的能力,進而對每一個錯誤進行及時反饋,以便用更快的速度修正自己的搜索結果,從而契合用戶需要2.2.4. 用戶越多,試驗的樣本規模就越大2.2.4.1. 個人信息的內容也會更加多樣化2.3. 數據範疇2.3.1. 網絡效應還關乎用戶數據的範疇,多樣性的用戶數據範疇將進一步改善搜索結果的准確性,豐富了網絡效應的層次2.4. 溢出效應與滾雪球效應2.4.1. 關注的焦點在于,網絡效應會由“免費的”(消費者)一側溢出到“買單的”(供應商)一端,並且它們之間存在一股相互作用力2.4.2. 互聯網平台可以在爲用戶提供免費服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植入那些爲用戶量身打造的定向廣告2.4.2.1. 廣告收入往往是其最重要的營收來源2.4.2.1.1. 贊助式搜索結果、提醒郵件、網絡頁面中彈出的視頻廣告等2.4.2.2. 如果搜索引擎可以實現對用戶的跨設備(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計算機以及未來的家用電器)廣告推送,那麽用戶對廣告的每一次點擊都會帶給互聯網企業以寬慰和鈔票2.4.2.3. 用戶基數的擴大將吸引更多廣告主的加盟,搜索結果准確性的提升與廣告推送的恰到好處又會起到鼓勵用戶點擊廣告鏈接的作用2.4.2.4. 互聯網平台還需要在需求端中以優質的服務維系自己作爲用戶默認搜索引擎的重要地位3. 市場影響力3.1. 廣告收入的遞增激發了搜索引擎改進服務的熱忱,用戶黏性也隨之加強3.2. 當消費者變得越發依賴某一家比價中介爲其提供服務,他們將無意于進行跨平台搜索3.2.1. 不論是一般性信息搜索還是查找某件商品或服務3.2.2. 大多數人都固定使用一款搜索引擎,少有人會在不同的搜索引擎之間進行同樣信息的搜索3.3. 當“數字化信息的歸集與整理者”變身爲橫在供貨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重要守門人時,伴之而來的是令人稱羨的議價能力3.3.1. 握著開啓寶藏之門鑰匙的守門人擁有了扭曲競爭的能力3.3.2. 比價中介會在一些特定條件下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傷害,爲他們推薦一些質低價高的商品或服務4. 可能存在的信息扭曲4.1. 互聯網平台向用戶提供的服務基本上是免費的,所以在競爭環境中生存的第一要務是通過用戶體驗的改善提高用戶黏性4.2. 免費的服務並不能帶來直接的創收,他們還要靠另一端的廣告收入和服務費維持生計4.3. 很多互聯網平台都會基于廣告費用與傭金的多寡爲商家分配不同的廣告投放位置4.3.1. 如果用戶在訪問相關搜索頁面時錯將這種贊助式搜索結果視作正常搜索結果,或許會帶來一種不那麽光彩的競爭優勢,畢竟兩者本不能被一視同仁地對待4.3.2. 搜索引擎總不免爲它的“金主”保留一個顯眼的廣告位置4.3.2.1. 搜索結果的排序往往取決于廣告主的財力4.3.2.2. 贊助結果(“Sponsored” Results)4.3.2.3. 有機結果(“Organic” Results)4.4. 一些互聯網平台會爲自己的産品推介服務額外征收一筆廣告宣傳費4.4.1. 當用戶以爲網站上的産品推介背後的邏輯是“質優者勝”時,殊不知網站已經把這筆推介費強加在用戶頭上4.5. 在高資費的情況下,互聯網平台有望從供貨商那裏收獲不菲的傭金4.6. 有些比價中介的産品報價反而會比商品實際供貨商的官網售價更高4.7. 互聯網平台仍有辦法拉低用戶體驗與服務品質4.7.1. 當互聯網平台有能力和經濟動機去劣化質量4.7.2. 消費者又無力准確評估這種質量的下滑4.7.3. 外界也難于讓消費者感受到這種內在質量差異或者說服他們改弦易張,改投其他賣家的懷抱4.8. 典型的例子4.8.1. 在線酒店預訂4.8.2. 航空公司的電子票務系統4.8.3. 市場都對這種提供定制化搜索結果的方法頗有微詞4.8.4. 有意支付12,500美元的出版商可以讓自己發行的圖書冠上“大衆熱門讀物”“必將成爲一部偉大著作”的高帽4.8.4.1. 1999年,亞馬遜5. MFN條款5.1. 最優惠待遇國條款(Most Favored Nation)5.1.1. 在商界也稱最惠客戶條款5.2. MFN條款是一種在交易合同中常見的商業條款,即合同一方承諾給予合同相對方優于任何第三方的交易條件,以此確保該合同相對方的最惠客戶地位5.3. 當MFN條款遭遇企業之間達成的代理分銷模式(Agency Distribution Model)時,這種交易合同的安排卻會起到弱化競爭的作用5.4. 在電子商務平台上,MFN條款與代理分銷模式的組合越發成爲一種普遍現象5.4.1. 這種交易模式化解了以往經銷商的囤貨難題,也打碎了供貨商和其他商家“搭便車”的幻想,令他們無法再免費享用這些網站在激發消費者需求上的辛勤付出5.5. 蘋果、亞馬遜和其他線上平台不必從出版商那裏購書囤貨,它們充當的只是代理商的角色5.5.1. 爲了確保自己網站上的電子書售價擁有絕對低價,蘋果堅持與圖書出版商達成了MFN條款5.5.2. 有了MFN條款與代理分銷模式的加持,蘋果得以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有效地保護自己5.6. 擁有市場影響力的“首席平台”可以有恃無恐地向供貨商索取高傭金5.6.1. 供貨商有兩個選擇5.6.1.1. 默默承擔這筆開銷(犧牲自己的收益)5.6.1.2. 擡高産品的售價5.6.2. 如果他們選擇後者,作爲消費者的我們可能要爲這筆溢價埋單5.7. 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這類比價條款或許會嚴重打擊互聯網商務平台中新入行者的生存空間5.7.1. 在MFN條款與代理分銷模式組合的“雙重威懾”下,降價的企圖總會遭遇失敗,就算是不惜賠本賺吆喝的新入行者也休想贏得可乘之機5.7.2. 首席比價網站的算法也可以立即監測到這種價格的偏離,並迅速拉低售價碾壓新入行者5.7.3. 新入行者與新技術的誕生都有可能起到約束現有市場參與者的作用,更不要忘了反壟斷執法機構的強勢幹預5.8. 比價網站收取的傭金並不會直接提高每一筆交易的成本5.8.1. 推介費並不會作爲一筆産品附加費被單獨拎出來向消費者征收5.9. 執法機構限制了MFN條款的適用範疇,力圖讓MFN條款發揮促進投資與市場競爭的作用,同時避免其成爲促使市場參與者達成合謀的鋪路磚
0 阅读:0

躺柒

簡介:書既能讀薄也能讀厚,輸出才能檢驗輸入,完成才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