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勁爆!15年前王國平導演《上海色彩》獲兩項大獎,開創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

上海熱線侬好上海 2024-04-19 15:01:29

張芝華2009年,王國平導演《上海色彩》獲第15屆上海電視節SONY高清杯電視大賽一等獎、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第九屆“百家獎”一等獎。

編者按

著名文藝評論家毛時安說:“香港王導是用電影手法拍電視劇,上海王導是將電視拍成電影,兩位王導各有千秋,異曲同工。”衆人皆知香港王導是指王家衛,上海王導則是指上海土生土長的海派導演王國平,王家衛導演的《繁花》火爆全國,無意中激活了30年前王國平導演的海派電視劇《風情石庫門》,這部被譽爲“金獎中的金獎”和“世界一流電視劇”,大獲專家頂格好評和網民超級點贊,因其無與倫比的濃濃上海味道和生活真實度、藝術高度、思想深度等衆多成就,該片更被贊爲“海派文化的裏程碑”,王國平也被稱爲“海派文化的引領者”、“海派美學的開拓者”、“海派影視的扛鼎者”。

上海本土導演王國平在海派文化的長期浸潤熏陶下成長,因而他深得海派文化的精髓,幾十年來,他通過拍攝一系列海派題材的MV、宣傳片、形象片、音樂片、紀錄片、短視頻、微電影、電視劇等微影視,從實踐到理論,既石破天驚地率先對海派文化作出了最精准、最細致的定義,又特立獨行地開創了具有鮮明王國平標志的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

今年恰巧是法國詩人布勒東《超現實主義宣言》發表100年,王國平開創的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其思想根源當然來自于超現實主義,但又超越老上海的新現實主義海派電影(如《馬路天使》《十字街頭》《烏鴉與麻雀》《太太萬歲》等)。

王國平說他開創的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既紀錄現實,但又不偏離現實;既紮根現實,但又不拘泥于現實;既反映現實,但又不沉湎于現實;既描寫現實,但卻不批判現實。總而言之,是超越現實,這就是超現實主義,既是真實的現實,又是夢幻的現實。

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源自于上世紀上半葉誕生的新現實主義海派電影,並與之一脈相承,它完全延續和汲取了新現實主義海派電影的精神和精髓,它將新現實主義海派電影的美學精神和敘事風格發揚光大,又賦予它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使新現實主義海派電影美學呈現出別有洞天、異想天開的景象。

王國平開創的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作品雖然看似表象與新現實主義海派電影相差無幾,如都是在進行時態中拍攝,與生活零距離,人物鮮活接地氣,故事精彩有煙火氣,細節真實有生氣,但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它根本上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其命題更多是探討人生、人性的本質和生命、宇宙的真相,並已上升到哲學層面,而不僅僅是局限于人情世故和社會問題,它已超越現實,超脫生活。所以,它絕不會像老上海電影那樣去直接地揭露社會的黑暗和不公問題,也不會去辛辣地抨擊人間的醜惡和落後現象;也不同于新中國新上海電影和改革開放之後的海派電影(如《女理發師》《女籃五號》《今天我休息》《股瘋》等)僅僅去真實地表現時代的變遷和人間的冷暖及生活的酸甜苦辣等。

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的“超”和“新”,更多地是運用夢幻性、象征性、隱喻性、寓意性等非寫實手段,並賦予哲學的思想深度和高度去表現人間和萬物及世界的大愛和大美,其追求的是超凡脫俗的唯美優美完美的詩情畫意和天人合一的意境,它大膽借鑒和創新融合一切藝術表現手段和形式,革故鼎新,發酵裂變,還原創首創獨創了一系列全新的表現手段和藝術樣式,以大無畏的精神突破傳統電影、電視劇、紀錄片、MV、音樂片、宣傳片等樣式的概念和邊界,模糊和融解已成固定模式的影視的許多樣式和形態,從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影像思維邏輯和視覺表達系統,它會爲觀衆帶來完全有別于傳統影視欣賞的一種新鮮沖動的審美享受和震撼驚詫的視覺震撼。

這就是王國平開創的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需要特別腔調的“美學”是其精神內涵,即王國平的創作是否是老概念意義上的故事片,或是否是用電影攝影機拍攝的電影,這些已不太重要,或不必計較,因爲它們都是形式和技術上的表象。其實,說穿了,凡是運用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所創作和攝制的任何電影或電視片,它們的本質內涵都是一致的,其美學精神和視覺語言也是一致的。所以說,王國平已完全實現了技術和形式及表象層面上的徹底超越,並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影像表達思維和故事表述系統,這就是“超”和“新”,這就是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的真谛。

也就是說,王國平在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思想和美學精神的引領和指導下所拍攝的一切電影、電視、MV、形象片、音樂片、紀錄片、微電影、短視頻等任何形態和媒介的影像藝術,統統都可以歸納進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的範疇,再強調一下,這是美學的範疇,而不是表面和傳統上電影和電視的範疇。

30年前的單本電視劇《風情石庫門》就是王國平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的探索傑作;同樣,15年前的《上海色彩》亦如此。當時稱之爲“藝術電視”還不是十分精准和貼切,今天,唯有用王國平于2024年4月8日最新定義的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方能說明王國平的許多探索創新之作。

《上海色彩》曾在2009年榮獲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SONY高清杯電視大賽一等獎,還曾于同年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協會舉辦的第九屆“百家獎”一等獎,更被中國廣電協會和中央電視台及北京電影學院等領導和專家紛紛贊爲是一部廿一世紀中國表現海派文化的先鋒和巅峰之作。

今天,我們將此重新打撈出來,炒炒冷飯,是爲了讓更多全國觀衆和網民深入了解海派文化,最新了解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重新了解海派導演王國平。

國家一級導演王國平,既有30年前的另類奇葩《風情石庫門》,還有15年前的先鋒奇作《上海色彩》,更有數不勝數的海派微影視佳作,明天還將會有許多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新作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國家一級導演

著名海派導演

王國平

王國平,國家一級導演,曾任上海電視台少兒學生科科長、音樂節目制片人、電視劇一公司制片人,自稱海派導演,曾獲評首屆中國百佳藝術工作者、中國百優青年藝術家、60年新生活第一人·巨變時代探路者等榮譽稱號。早在讀小學8歲時就夢想當導演,中學16歲時參加上影導演宋崇(後任北影廠長)創辦的業余電影編導班二年學習,全面系統學習了電影理論專業知識並參加拍片實踐活動,所以,王國平實質上是上影人培養的上海本土導演,是上影精神的嫡傳。大學時創辦校影視協會,撰寫並發表影評,還創作和發表了《太陽黑子》《英雄本色》等多部電影故事片、電視劇劇本,受聘《電影新作》擔任業余編輯負責電影劇本投稿初審,1985年自行投稿無人推薦的大四畢業論文《論詩電影》,因其超高質量被《當代電影》一字不改破天荒全文發表。1985年大學畢業因這一屆無進上影廠名額,只得分配進上海台任文藝部導演,從此就用電影思維和電影美學及電影語言(只是未用電影膠片而已),降維打擊拍攝電視片,每拍一部電視片都破例象拍電影一樣撰寫導演闡述和分鏡頭稿,有時還畫分鏡頭稿。1986年執導處女作《金色的旋律》獲全國一等獎,石破天驚地開創了中國大陸MV先河,1994年拍攝的中國第一部大制作電影MV《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李雙江演唱)因用三千米紅布的大地藝術而轟動中外,影響巨大,王國平一舉震驚影視界。之後還開創了故事類MV新風格,將M∨拍成小電影,如《又見茉莉花》《外灘尋夢》《三毛流浪》等都堪稱經典,完全就是濃縮的故事片。稍後又發明了卡拉0K、微電影、短視頻、快閃等微影視新樣式,被譽爲中國微影視第一人,迄今共導演了2000多部微影視作品,榮獲中外大獎200多項。1994年用電影語言拍攝的海派電視劇《風情石庫門》獲全國金獎,被譽爲“金獎中的金獎”、“世界一流電視劇”,瑞士第35屆金玫瑰電視節破例爲其召開個人作品研討會。2006年導演的中國第一部8集旅遊系列微電影《八仙南通尋根記》總時長共2小時,相當于一部電影故事片,獲全球旅遊視頻大賽最佳獎。2008年導演的中國第一部城市微電影《上海色彩》獲全國金獎,更是被電影專家贊譽爲是一部從創意、敘事、結構、影調等各方面都超越完勝大電影的傑作。王國平繼承新現實主義海派電影傳統,不斷開拓創立獨樹一幟的超現實主義新海派電影美學。專家稱,王國平作品早就達到了威尼斯和戛納及奧斯卡獎水准,因爲王國平是一位十分罕見的真正擁有電影靈魂的海派導演。

2009年6月9日

王國平導演在第15屆上海電視節

SONY高清杯電視大賽獲獎作品賞析會上的演講

文/王國平

首先非常感謝索尼公司生産的高清前後期攝錄設備使我們拍攝的電視片上升到了一個新境界,因爲電視創作是技術和藝術的結晶,沒有高端技術的支持,再好的藝術創意也不能夢想成真。

第二我代表攝制組要感謝索尼高清影視技術學院舉辦的高清杯電視大賽,爲我們電視人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很感謝評委對拙作《上海色彩》的溢美之辭和厚愛有加。

第三要感謝在場(舉辦地是上海電視節所在上海展覽中心的展會大廳)的各位全國電視同仁,感謝你們浪費寶貴的時間來指教我的拙作並參與互動,聽我扯談創作心得。

《上海色彩》的創作拍攝凝聚了我多年的創作積累,是繼十幾年前導演《風情石庫門》之後又一次藝術電視的亮相。《上海色彩》拍的很激動,很投入,我彷佛又回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剛做電視人時,玩藝術的沖動、癡迷、陶醉狀態,如同青春期的春心萌動和春心蕩漾。

海派文化

《上海色彩》是我用影像語言,對海派文化作出的最新、最精確的诠釋、注解和定義。

海派文化其實是中國江南文化的靈秀纖巧與西方歐陸文化的精致高雅的一拍即合和高度融合,它是中西二大類文化中最精美最精致的二種分支文化的交融彙合,合二爲一,這就是海派文化的混合特質。由此,並形成了海派精神,即海納百川,創新進取,又崇尚品位品質,精益求精,更追求格調情調,浪漫時尚,而並不是以前籠統地稱海派文化僅僅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産物,因爲黃河文化或中原文化與歐美文化是絕對融合不出什麽海派文化的。

我作爲生于斯、長于斯的上海本土導演,擁有不可替代、無可比擬的優勢和視角,打個比方,本土導演拍攝的上海就像是陳年的黃酒,或是深藏地窖的葡萄酒,而外鄉人拍的可能就是二鍋頭或啤酒。真正的上海味道只有上海人拍得出、品得出、或是香港導演拍得出,因爲上海和香港都有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文化的印痕,其城市精神和氣質與北京、西安等大相徑庭;其二,上海作爲遠東第一大都市,曾經深深影響著香港,香港人對海派文化向往崇拜,而不少香港文化人原本就來自上海。正是由于這二個根本的原因,才導致了香港人拍上海的成功和外地人拍上海的失敗,從《上海灘》的萬人空巷,到關錦鵬的《阮玲玉》,再到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等等都享譽國際,而張藝謀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丁黑的《長恨歌》等等都差強人意。

上海味道是獨一無二的,甚至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它要每個人自己去慢慢感覺、去領悟和品味。海派文化中最豐富、最寶貴的影像遺産無疑是三、四十年代一批優秀經典的老電影,如《十字街頭》《馬路天使》《太太萬歲》《烏鴉與麻雀》《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等,其散發彌漫著濃濃的上海氣息和味道是無與倫比和回味無窮的。試想,如果這些佳作不是上海本土導演鄭君裏等執導,而是由北派導演崔嵬、謝鐵骊操刀,這些片子能有上海味道嗎?能流傳至今嗎?一句話,今天的許多違反藝術創作規律的奇怪現象都是市場炒作的弊端,丁黑拍《長恨歌》的慘痛失敗教訓就在眼前,而賈樟柯拍《上海傳奇》更讓上海人心有余悸,賈樟柯擅長反映最底層原生態的生活狀態並記錄小人物命運,其類似生活流的影像語言雖然會受到某些老外的青睐,但卻與上海城市美學裏那種精致優雅是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賈樟柯拍上海,好比叫小沈陽唱歌劇,上海人總感覺味道不對。

創意結構

《上海色彩》的靈魂和主題就是色彩,片中有關人物塑造、故事敘述、情節發展、懸念設計、細節呼應、道具串聯都源于色彩,圍繞色彩,環環相扣,層層推進。作爲畫家的男主人公是色彩的創造者,模特身份的女主人公則是色彩的代言人,女主人公的飄忽不定,若隱若現,神秘妖魅,就如同是通過畫家筆下揮灑飛揚的流動色彩,她是色彩的化身,更是色彩的精靈,她賦予畫家無窮的創作靈感,還給予男主人公浪漫的愛情幻想。

全片的貫穿主線是男主人公爲世博會創作一幅油畫,爲完成畫作,他去尋找新的工作室,去爺爺那兒看月份牌找素材,與模特合作人體彩繪找靈感,而最後依然舍棄舊作,更代表了他創意無限的藝術追求。

全片最匠心獨具的是萬花筒和紅絲巾這兩個道具的巧妙設計和串聯。萬花筒是色彩的符號和載體,它是故事的紐帶,不斷推動情節發展,從爺爺與奶奶通過萬花筒一見鍾情,到童年時代搶著看萬花筒並對上海未來的夢想,一直到男主人公看萬花簡寄托對愛情的幻想,最後到男主人公在夢中掉進破碎的萬花簡中,寓意愛情的失落。變幻多端、神奇魔幻的萬花筒象征著生活的複雜性和愛情的不確定性。萬花筒對男主人公來說,既是傳家寶,更是創作的源泉、色彩的大本營。全片中另一個貫穿道具紅絲巾更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從男女主人公邂逅相遇,一見鍾情,到靈感進發,創作互動,直至女主人公不辭而別,決然出國,紅絲巾每一次的悄然出現,既渲染了情感的濃烈燃燒,更象征愛情的赤誠單純。

全片的結構更是以色彩來結構,每個段落,每個場景的不同色彩組合拼裝便構成了豐富多元的上海城市色彩,就像魔方可以任意轉換出千變萬化的色彩圖案。

創意園區表現的是藝術色彩和工業色彩;京劇臉譜派對表現的是傳統色彩和文化色彩;櫥窗秀表現的是時尚色彩和生活色彩;人體彩繪表現的是前衛色彩和先鋒色彩;主題歌 MV表現的是建築色彩和雕塑色彩;旗袍秀和月份牌畫及老上海茶館表現的是老上海色彩和懷舊色彩;上海旅遊節花車大遊行表現的是世界的色彩和狂歡的色彩;“1933”夢境表現的是夢幻色彩和浪漫色彩……《上海色彩》簡直就像是一場色彩的視覺盛宴,五光十色,美不勝收,精彩紛呈,目不暇接。

影調技術

《上海色彩》前期所租用的是上海電視台技術中心電視制作部提供的SONY HDW-900R,燈光設備是租借先力公司的阿萊進口燈:高色溫 1.2K2只、575W3 只、低色溫射燈3只、追光燈2只等。

後期編輯機使用的也是上海電視台技術中心電視制作部提供的SONY 高清 2000P、蘋果高清非編電腦、達芬奇TC高清較色,正是由于這些一流高清技術設備的保障,才使得本片呈現出非同尋常的超一流畫質和影調。

全片的影調別具一格,用藍灰色爲主色調,以體現一種詭秘和妖魅的藝術氣氛,而非通常新聞片、紀錄片、甚至宣傳片、形象片中的陽光明媚和萬紫千紅的豔麗。這種影調更具主觀色彩,它代表了男主人公創作孕育期的憂郁、思索、彷徨,甚至壓抑。

全片絕大部分鏡頭都是以夜景和內景爲主,這是突破常規和破天荒的,即使在白天拍攝,也盡量選擇清晨和陰天甚至雨天拍攝,偶爾一次拍攝主題歌《上海 clour》選擇晴天,那是爲反映男女主人公心花怒放、心心相印的歡快情趣而破例設計的。

全片在燈光運用上更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以畫面明亮鮮豔爲目標,摒棄正面光和大平光,而大膽運用側光、逆光、輪廓光或束光、追光,甚至特殊效果光,使燈光的運用也意外地加入到全片的色彩打造上,爲突出被拍攝主體的質感和凝重感及厚度和力度,導演刻意拉大光比,加強反差,使暗部曝光不足,以增強畫面的黑暗部分,使明暗變化更有層次。

如“京劇派對”那場夜戲,京劇臉譜的神秘遊動與兩束追光的交叉晃動,共同組成了一幅千妖百媚、五光十色的衆生相。

如“雨景”那場戲,窗外的自行車雨披隊伍川流不息、五彩缤紛,巧妙地隱喻了主人公“落花流水”的失戀無奈心情。

而夜色中的霓虹燈倒影在水中的晃動色彩,迷離绮麗,如夢如幻,既令人心醉,更讓人心碎。

最攝人心魄的無疑是畫家在模特身上創作人體彩繪,閃爍的燭光似乎是顫動的心靈和燃燒的欲望的真實寫照,而映襯在黃浦江夜景中的人體彩繪秀更像是怒放的禮花,瞬間定格,令人目眩。

另外,全片還有四處場景的拍攝,巧妙運用黃昏時晚霞光芒斜射進窗的特殊光影效果,金光燦燦的油畫影調,勾勒出一種懷舊色彩,無論是爺爺的家,還是老上海茶館或畫展揭幕大廳及世博園老廠房都印證了曆史的積澱和城市的記憶。

上海色彩是無窮無盡的,也是千變萬化的,更是撲朔迷離的,它就像萬花筒,要靠自己的轉動,創造未來的色彩。我們拍的《上海色彩》只是上海城市色彩中的一抹亮色,一片色塊,要真正描繪出上海的色彩,還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心靈去感應,而真正永恒的色彩,即是用心靈創造的生命色彩。

《天天新報》2008年4月14日

“用藝術電視向惡俗節目宣戰”

王國平執導《視覺上海》爲世博描繪彩色

本報記者/霍燕妮/文

日前,由上海世博土地控股公司與上影集團合作拍攝的大型高清影視文化紀錄片《視覺上海》攝制完成。

該片由8位海內外精銳導演拍攝的8部風格迥異的影片組成,滬上著名導演、中國 MTV開創者之一王國平也位列其中,他把目光對准了上海新興的創意園區,用一組上海Colour描繪出了上海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顔色。

首部反映上海創意園區藝術片

在上海有著很多的創意園區,不過卻沒有一部片子反映過它,很多創意園區對于觀衆而言,還是陌生的,或者僅僅只是個名字而已。王國平在接獲《視覺上海》的攝制任務後,首先就把目標對著了這些充滿著各種藝術色彩的新上海地標。這部片子延續了他一貫以來的風格,畫面唯美、精致。

影片的開始,用一個萬花筒帶出了上海瞬息萬變的“色彩”,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在爭著看變幻無窮的美麗畫面,接著畫面一轉,當初看萬花筒的小男孩,已經成長爲一個年輕畫家,在似夢非夢的藝術館場景中,他邂逅了一位美麗的女孩,並拾起了她遺落的紅色絲巾。

王國平說,很難給這個片子劃定一個具體的類型,說它是紀錄片,但是裏面的人物是虛構的,說它是故事片,不過裏面的地點、發生的事情又都是真實的,我姑且叫它“電視藝術片”。

片中通過年輕畫家在創意園區內遭遇的“加租風波”,以他騎著自行車奔走在上海各大創意園區尋找合適畫室的線索,串起了這些散落在上海各處的創意園區。

“片中反映的'加租現象’,其實也是現在在各大創意園區中發展的藝術家們不得不面臨的現狀,我們想通過這部片子用虛構的人物反映出真實的現實。”王國平說。而在片中畫家們因爲“加租事件”而不得不考慮搬家,並聚在一起吃散夥飯的場景,王國平則選擇在莫幹山藝術區拍攝。

爲了能夠反映出過去與現在上海的色彩,在創意園區的選擇上,他也特意選擇那些由老廠房等改造而成的園區,“比如曾經是鋼鐵廠的城雕中心,過去是屠宰場的'1933’等,把剛性的東西與最柔性的藝術結合在一起,能夠産生一種剛柔相濟的美感。”

用“色彩”連接時空

《上海 Colour》中,萬花筒成了連接上海各個時期色彩的紐帶,從爺爺手中獲得萬花筒的畫家,因此了解了老上海的“色彩”與風情,與紅衣女孩相遇後,萬花筒又成了兩人的愛情見證,幻化出現在的上海“色彩”,而當女孩爲了理想遠赴他國後,畫家在失落中,一度以爲失去了生命的“色彩”,但卻在夢中進入萬花筒的世界,獲得藝術靈感,要塗抹上海未來的“色彩”,爲世博獻禮。

王國平說:“萬花筒在片中代表色彩的符號,而男主人公的畫則作爲一種色彩的載體,你既可以在片中欣賞到上海這座城市的美景,也能夠欣賞到上海各個時期的藝術'色彩’,裏面有上海最時尚的派對場景,賓客戴著京劇臉譜出現在時尚派對中,展現著傳統與現代色彩的融合,而男主人公與模特兼設計師的女主人公的相識,也因此帶出了最前衛的人體彩繪藝術……片中不光爲展現色彩而展現,而是色彩與情節相結合,每個場景與'色彩’都是緊緊相扣,而男女主人公無緣相見的上海旅遊節更是一場色彩的盛宴,用真實的事件與虛構的人物,串起了上海真實的色彩與未來的展望。片中,男主人公一直在爲之准備的向世博會獻禮的畫作,最終並沒有揭開畫布,也預示著那是上海未來的色彩。”

整部片子雖然是用電視片的手段來拍攝的,但所呈現給觀衆的夢幻、唯美的鏡頭語言,卻能與藝術電影相媲美。上戲教授吳保和在看過《上海 Colour》後直言,“也許從某一點上而言,該片的畫面不差于張藝謀的《搖呀搖,搖到外婆橋》,情調不亞于王家衛的《花樣年華》,感覺不輸于關錦鵬的《長恨歌》。

“藝術”也能創造高收視率

作爲一名資深的電視導演,王國平坦言,藝術是自己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比如在其拍攝的《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中就運用了大地藝術,把紅布蓋滿了整座山頭,而在爲廖昌永拍攝的《風雨同舟手拉手》中,王國平則創造性地把時尚的人體活雕運用在其中,一百多人的活雕群再現了中國革命史上的曆次重大事件,規模之大也創下大世界基尼斯紀錄。

對于現在熒屏上充斥的很多一味追求收視率的電視節目,王國平直言,藝術電視與之相比能夠有更長的生命力,“電視雖然是快餐文化,要有眼球效應,藝術生命力是短暫的,但是把電視藝術化卻能加長它的生命力。”他表示:“哪怕是最火的綜藝節目,回顧過去五六年,觀衆都會覺得它老套、落伍,但是藝術電視就不同,我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曾拍過一部藝術片《現代人》,用豐富的電視語言表達出抽象的哲學含義,人從哪裏來,人之間爲何會有隔閡,五六年後送去第 35屆捷克金色布拉格電視節展評,依舊讓人耳目一新,即便是今天,作爲教材放給 80 後的學生看,他們還是覺得這部片子有新意。相比綜藝晚會、超女等過眼雲煙,電視藝術片的生命更長久。”

王國平表示,“電視發展應該唯藝術至上,而非唯收視率至上,現在一些觀衆的口味都已經被一心追求收視率的惡俗節目敗壞了,電視節目制作者在一味抓收視率的同時,忽略了電視應該是起引導觀衆的作用,而並非一味迎合。藝術電視還能夠提高大衆的審美觀。”他舉例,通過電視的手段,其實可以把一些前衛的藝術平民化,而非惡俗化,“我之前就舉辦過一個人體布雕藝術,還拍成了電視片,把整個交響樂團的成員,都用繃帶包裹住,題目就叫《凝固的音樂》,觀衆普遍都能夠接受。”

他說,要用自己的電視藝術作品來向惡俗的電視節目“宣戰”,“我相信藝術電視也能創造高收視率,這並不是神話。”

《旅遊時報》2009年6月16日

王國平:創意上海城市影像

文/張敏蕾

2009 年6月9日,在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索尼高清杯電視大賽上,以《上海色彩》榮獲一等獎的上海本土導演王國平發表獲獎演講時,對“海派文化”作了最新最精准的定義,從而引起了文化界和電視人的強烈反響,爲此,記者近日專訪了被譽爲“形象傳播大師”、“中國 MV 鼻祖”的王國平。

海派文化的定義者

改革開放以來,作爲崛起在上海本土的導演,王國平不斷用自己一系列的影像作品爲海派文化作出最鮮明和最生動的注解。從最早的政論片《城市人》、MV 劇《風情石庫門》、形象片《上海電信》到前一階段的上海城市形象片《婚戀篇》、上海旅遊片《精彩每一天》、上海宣傳 MV《在燦爛的陽光下》、區宣傳片《花園松江》、鎮歌 MV《江南古鎮朱家角》《高飛的南翔》,直至最近的形象片《夢想安亭》《百年同濟》和剛榮獲大獎的城市宣傳片《上海色彩》……可以說,王國平的電視鏡頭伸入到了上海的方方面面,大到城市和政府形象宣傳,小到企業形象推廣,其美不勝收的電視作品構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海派文化影像畫卷,並見證了上海三十年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和發展變化。

王國平關注海派文化,研究海派文化,從實踐到理論,對海派文化作出了最新最精確的定義,他認爲:“海派文化其實是中國江南文化的靈秀纖巧與西方歐陸文化的精致高雅的高度融合,它是中西二大文化中最精致的二種分支文化的交融彙合,這就是海派文化的混合特質。由此,並形成了海派精神,即海納百川,創新進取,又崇尚品位品質,精益求精,更追求格調情調,浪漫時尚,而並不是以前籠統地稱海派文化僅僅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産物,因爲中原文化或黃河文化與歐美文化是絕對融合不出什麽海派文化的。”

王國平的獲獎作品《上海色彩》用奇妙的創意和新穎的影像對海派文化作出了最新最好的定義,正如評委對《上海色彩》作出的評語一樣:“《上海色彩》以獨到的視角、新穎的構思,換一個角度看城市。全片以一條故事線貫穿始終,通過合理適度運用輔助拍攝工具,以現代創新手段將上海色彩點點滴滴呈現在人們面前。全片色調控制獨特,包括夜間光影繁複變化,令上海色彩脫穎而出。”

《上海色彩》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它沒有浮光掠影地去表現上海的光鮮亮麗,更沒有簡單圖解上海的海派文化,而是用三棱鏡似的獨特視角,並通過一系列影像的對比,如新舊上海色彩的對比、傳統與時尚的色彩對比,上海與國際的色彩對比等等,從而折射出一個生機勃勃、精彩紛呈的上海的複雜性和多元性,由此,我們也發現了創意無限的另一個新上海。

《上海色彩》領悟了海派文化的思想精髓,通過描繪蘇州河畔集工業文明和藝術奇葩爲一體的創意園區,來試圖探討工業與藝術的關系,尋找上海的真實色彩。此外,這也吻合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會主題,工業化是現代城市的標志,而對藝術的追求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巧妙地將城市與生活的關系,通過工業與藝術的融合來表現出來,這足見導演的獨具匠心。

從拍攝的內容來看,似乎每個片段都可以獨立出來,自成一部短片,但導演卻別具心裁地用幾條並行的故事情節將它們有機地串聯起來,使之成爲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故事情節來看,總的是主人公要爲世博會畫一幅畫;其次是尋找上海的色彩;再次是男女主人公略帶傷感卻唯美的愛情故事;最後是創意園內藝術家們所遇到的房租問題的産生和解決。值得一提的是,導演用象征著熱情、又象征愛情的紅絲巾,和象征變化豐富、同時又象征對多彩生活的渴望的萬花筒,作爲貫穿全片的重要道具和線索,同時,也因爲它們,使得男女主人公的生命軌迹有了交叉點。它們不僅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還表達了導演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與熱愛。這幾條線索相互穿插,互爲交融,使得故事情節與畫面錯落有序、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

《上海色彩》可以說是近年來拍攝上海城市最具創意、最爲精彩的經典之作,它以令人目眩的影像和層出不窮的創意徹底顛覆了概念化的上海固有視覺模式,從而發現和挖掘了一個另類的上海、多情的上海、詭秘的上海,其原創的新城市美學令人拍案叫絕,其散發的濃濃上海味道,更讓人有一種久違的感覺。這對于近年來上海影視界的盲目崇外和本土原創優秀作品的缺失不啻是一個福音,它既喚醒了許多有關城市的文化記憶,更催生了許多有關城市的創意靈感,它還表達了上海本土導演的重新崛起。上海戲劇學院吳保和教授則對《上海色彩》如此評價:“也許從某一點而言,其畫面不差于張藝謀之《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其情調不亞于王家衛之《花樣年華》,其感覺不輸于關錦鵬之《長恨歌》,其味道不遜于李安之《色·戒》。”

上海味道的诠釋者

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作爲中國改革開放的代表城市——上海,正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以上海爲題材的影視劇更是層出不窮。2010 年上海世博會的即將召開,上海更成爲全球的焦點,表現上海的作品,前有張藝謀成功拍攝的申博片,今又有陳凱歌以世博爲主題拍攝的《魔幻都市》,現又有賈樟柯拍攝的《上海傳奇》,對此,上海本土導演的佼佼者——王國平說:“上海是中國的上海,世界的上海,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上海,全國級、世界級導演紛紛來拍上海,這對打造上海城市形象,宣傳上海建設成就,無疑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王國平可以說是上海味道的最佳诠釋者之一,他每一部作品都融人了他對上海的熱愛,對上海文化的深谙,是上海這座城市最真實的還原。如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風情石庫門》就率先把上海弄堂遊戲“扯扯鈴”和弄堂童謠“小巴辣子開會了”等創作成歌曲並拍成 MTV,由此最早打開了上海城市記憶的魔匣,原汁原味地將上海城市的生活質感首次呈現于世,瑞士第 35 屆金玫瑰電視節破例爲此片舉辦了專題研討會。

2004年,王國平導演的以“我的上海、中國的上海、世界的上海”爲主題的上海城市形象片在各大電視媒體播放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它以中國上海獨特的海派藝術爲核心,融人了浪漫、複古、現代等各種元素,片中獨具上海特色的石庫門風格和民族樂隊在城市上空表演的現代氣派,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說,這是一部能夠完全反映上海城市面貌的形象片。

王國平既能將時尚的畫面賦予上海味道,還擅于尋找上海城市文化的源頭,來挖掘上海味道的來龍去脈。MV《江南古鎮朱家角》在表現水鄉秀麗美的同時,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一個“生命輪回,愛情永恒”的創意,又通過象征中國文化的一把折扇來貫穿,從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由此把朱家角古鎮上升到了藝術和文化意義上的高度。

上海味道是獨一無二的,甚至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它要自己去慢慢感覺去領悟和品味。

城市影像的創意者

2010年世博會快到了,上海正成爲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上海需要一鳴驚人。作爲中國 MV 領軍人物的王國平,擅長發揮 MV 的創意特長和獨創的形象傳播理論,正爲宣傳上海和推廣旅遊創造最精美的城市影像。

王國平說:“形象傳播即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巧的手段、最佳的媒體進行形象策劃和傳播推廣,讓被包裝的城市和景點立竿見影,一舉成名。”

近在 2005 年,王國平爲上海松江區度身定做了參加“綠色奧斯卡”——第九屆全球花園城市大賽的形象片,最終使松江區在與全球一百多個城市的角逐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金獎第一名。《花園松江》片長10 分鍾的每幅畫面幾乎都是精雕細琢。

在最近幾年王國平導演的作品中,最大手筆當首推榮獲 2006 年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節目獎和上海市優秀創作成果單項獎的《在燦爛陽光下》,這是由上海市委宣傳部策劃出品的中國第一部交響合唱音樂電視。王國平創意的亮點在于將龐大的交響樂團和合唱團與壯麗的城市景觀完美結合,從而形象地演繹了上海就是一部氣勢磅礴的“凝固交響樂”的主題。交響樂團轉場之多,拍攝之難都堪稱是中國音樂電視創作之最。

從十幾年前享譽瑞士金玫瑰電視節的《風情石庫門》到如今轟動上海電視節的《上海色彩》,王國平導演始終不渝,並專心致志地在創意上海影像和營造城市美學。作爲本土導演,讴歌上海和紀錄上海,對王國平來說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神聖責任。我們期待著王國平能在世博會來臨之際,再向全世界,奉獻出具有濃濃上海味道的影視作品。

《天天新報》2009年6月25日

王國平“上海色彩”獲大獎,專家指出

——本土導演方能傳遞上海精髓

新報記者/茅中元/文

上海是什麽顔色的?被譽爲“形象傳播藝術家”的上海導演王國平,在他爲上海世博會拍攝的宣傳片《上海色彩》中,富有創意地提出了這個問題,並以此爲出發點描繪了上海的變遷,也憑此片獲得了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索尼高清杯電視大賽的一等獎。

日前接受記者專訪的王國平對“海派文化”做出了自己的定義。他認爲,海派文化是中國江南文化的靈秀纖巧與西方歐陸文化的精致高雅的融合。而不少專家也認爲,只有上海本土導演或許才能拍出最原汁原味的上海味道。

創意:色彩描繪上海即是創意

《上海色彩》作爲一部爲 2010年上海世博會所作的宣傳片獲得了很高的贊譽。有專家認爲,這部作品表現出了世博會的思想基礎“進步”的兩層意義——工業化和藝術的進步,通過描繪蘇州河畔的創意園區,探討了工業與藝術的關系,尋找上海的真實色彩,其本身就是一種創意。

此外,專家認爲,該片的拍攝內容和情節也極富創意。從內容來看,每個片段都可以獨立出來,自成一部短片,但創作者其實是用幾條並行的故事將它們有機地串聯起來,使之成爲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故事情節來看,總的情節是主人公(居住在創意園區的畫家)要爲世博會畫一幅畫而去尋找上海的色彩,其間穿插了男女主人公略帶傷感卻唯美的愛情故事,又結合了創意園內藝術家們租房問題的産生和解決,可以說是創意和現實的一次完美結合。

細節:“萬花筒”裏的幸福“紅絲巾”

片中兩個富有象征意義的小物件也引起不少專家的關注,一件是象征著幸福吉祥和愛情的紅絲巾,另一件則是象征多彩生活的萬花筒,這兩件物品成了貫穿全片的重要實物和線索。

該片一開始,一群小孩在石庫門裏玩著萬花筒,看裏面色彩斑斓的世界。每個孩子看出的世界是不同的,突然有個孩子說他看到了明天的上海,讓觀衆在腦海裏自然而然地將萬花筒與上海聯系在了一起。

隨後,創作者以“萬花筒”和“紅絲巾”爲線索,描繪了多彩上海中的四個幸福故事。

畫家一開始要爲世博作畫,創作了一幅色彩絢爛的陸家嘴風景畫,但因和女主人公分手,他夢到一個奇怪的萬花筒,隨著自己的畫與萬花筒一起破碎,畫家重新尋找靈感。而在尋找上海色彩的過程中,畫家探索了新老上海的色彩。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後畫家再次創作的過程中,紅絲巾成爲一個關鍵“鑰匙”。

這個過程以兩個夢來呈現,其間男女主人公在創意園內互不交叉地參觀,最後女主人公留下了一條紅絲巾,而畫家拾起了它……

文化:海派是東西方文化的融合

作爲上海本土的導演王國平,用自己的影像作品爲海派文化作了鮮明生動的注解。從最早的《城市人》《風情石庫門》,到前一階段的上海城市形象片《婚戀篇》和上海旅遊片《精彩每一天》,再到此次獲獎的《上海色彩》,王國平的鏡頭深入到了上海的每個角落,他的作品構成了一幅海派文化影像畫卷,並見證了上海三十年改革開放的風俗人情和時尚變遷。

一直關注海派文化的王國平首先對海派文化做出了定義,他認爲:“海派文化其實是中國江南文化的靈秀纖巧與西方歐陸文化的精致高雅的一拍即合和高度融合,是中西兩大文化中最精致的兩種分支的交融彙合,這就是海派文化的混合特質。由此,並形成了海派精神,即海納百川,創新進取,又崇尚品位品質,精益求精;更追求格調情調,浪漫時尚,並不是以前籠統地稱海派文化僅僅是中西文化結合的産物。”

專家:本土導演拍出上海味道

如今拍攝上海題材作品的導演並不少,其中不乏大家,前有張藝謀成功拍攝申博片,今有陳凱歌以世博爲主題爲東方衛視拍攝《魔幻都市》,現又有賈樟柯拍攝《上海傳奇》。對此,作爲上海本土導演的王國平認爲:“上海是中國的上海,世界的上海,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上海,全國級導演、世界級導演紛紛來拍上海,這對打造上海城市形象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上海戲劇學院的吳保和教授認爲:“上海本土導演對拍攝上海的作品卻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本土導演拍攝的上海就像是陳年的黃酒,或是深藏地窖的葡萄酒,而外鄉人拍的可能就是二鍋頭或啤酒。真正的上海味道只有上海人或香港導演拍得出,因爲上海和香港的城市精神和氣質一脈相承。”吳保和舉例,海派文化中最寶貴的影像遺産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一批老電影,如《十字街頭》《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如果這些佳作不是本土導演鄭君裏等執導,而是由北派導演操刀,能有上海味道嗎?能流傳至今嗎?”

爲此,也有人對賈樟柯拍《上海傳奇》表示了擔憂,“賈樟柯最擅長反映底層的生活狀態並記錄小人物命運,其類似生活流的影像語言雖然會受到某些老外的青睐,但卻與上海城市美學中的精致優雅風馬牛不相及。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賈樟柯拍上海,好比叫小沈陽唱歌劇,總感覺味道不對。”而王國平能拍出嗎?!

《每周廣播電視節目報》2009年12月10日

王國平:拍上海舍我其誰

文/泓子

在近期揭曉的“第九屆全國百家電視台電視文藝節日展評”中,反映世博題材的電視電影《上海色彩》榮獲一等獎和優秀攝像獎,這是策劃、執導該片的王國平導演在 2009年獲得的第三次殊榮。早在今年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上,他拍攝的《上海色彩》已拿下“索尼高清杯電視大賽”一等獎;在新中國60華誕前夕,他捧出的音樂電視《紅旗頌》,又被《人民日報》評爲“六十年新生活第一人·巨變時代的探路者”;時至年終歲尾,他爲上海世博傾注心血的《上海色彩》再次摘得全國專業獎項。

據“六十年新生活第一人·巨變時代的探路者”評委稱“王國平最大的成就,就是將原本是西方商業化的MTV本土化,並賦予其思想性、文化性及宣傳功能,使其成爲老少當宜、喜聞樂見的讴歌主旋律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新載體”。在揭秘這個“新載體”特性時,王國平說,其實他是抓住了國人喜歡看“劇”的審美特性,以情節作爲MTV的結構支點,從而使作品衍生出“音樂電視劇”特性。

隨著世博會腳步日益臨近,大腕導演紛紛受邀拍攝上海題材片,前有張藝謀成功拍攝的申博片,後有陳凱歌以世博爲主題的《魔幻都市》,接著又有賈樟柯拍攝《上海傳奇》等,但作爲本土導演的王國平卻說:“拍上海者,舍我其誰!’此話聽來有點“口出狂言”,但王國平以他對上海生活的熟悉和發掘,在《上海色彩》中,以“萬花筒”和“紅絲巾”這兩個富有象征意義的小道具爲線索,串綴了流逝的時光遺落給上海的4個幸福故事,在“畫面不差于張藝謀之《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情調不亞于王家衛之《花樣年華》,感覺不輸于關錦鵬之《長恨歌》,味道不遜于李安之《色·戒》(上戲吳保和教授言)之余,又做到了上海風情的獨自張揚。”

同樣在音樂電視《紅旗頌》中,王國平精心設計了新四軍和小號、女紅軍和小提琴、小英雄與紅旗、農民工與紅旗等4個小故事,使《紅旗頌》除了具備一般音樂電視的視覺沖擊力,平添了能撥人心弦的情感震撼力。用原創故事與曆史資料互補的手法來表現英雄主義精神,這在音樂電視創作中其稱獨樹一幟。

《上海畫報》2010年7月號

上海色彩——獻給2010上海世博會

文/華文

上海有著怎樣的色彩?是彌漫在立體設計中的一抹鮮紅的藝術牆?抑或是在古樸樓宇中舒展四肢的精靈舞者?在第十五屆上海電視節高清電視大賽上,上海本土導演王國平用一部《上海色彩》榮獲城市宣傳片一等獎。他不僅全面反映了上海文化創意産業和創意園區,並且出色地诠釋了海派文化熏陶下,這座大都市的別樣色彩。

在片中,王國平導演獨具匠心地將抽象雕像、拼貼畫、先鋒建築等前衛藝術與 M50、1933、紅坊、泰康路、田子坊等上海城市中的創意園區巧妙地融合起來,展現了一個用色彩打造的創意之都。畫面中,有座女性雕像端莊典雅,身著東方旗袍,閉眼冥思,似乎看盡了人世浮華;有的抽象雕像則充滿活力和青春氣息,引來女主角回眸。正如評委們所述:“《上海色彩》以獨到的視角、新穎的構思,換一個角度看城市。全片色調控制獨特,包括夜間光影繁複變化,令上海色彩脫穎而出。

作爲一部爲2010年世博會而作的宣傳片,王國平緊緊抓住了世博會的思想精髓——"進步”。在世博會的思想內涵中,藝術被視爲推動工業革命、促進社會進步的精神源泉。《上海色彩》正是在探討工業和藝術的關系中,找尋到了屬于上海的真正色彩。

作爲中國百佳電視藝術家之一的王國平導演,2009 年被《人民日報》評爲“60 年新生活第一人”(影響新中國 60 人之一)。他的成功幾乎是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 30 年。

上世紀80年代中期,作爲先鋒導演的王國平幾乎與第五代導演陳凱歌和張藝謀“探索電影”開始同步探索電視了。1986年執導的青春音樂片《金色的旋律》榮獲全國電視節目評比一等獎;1987 年執導的音樂探索片《青春頌》以 39%收視率榮登上海電視台當周榜首。

上世紀 90 年代初,原創MTV劇《風情石庫門》更是用音樂和視覺語言生動展現海派文化,全劇50分鍾無一句對白和旁白,堪稱奇特,此片除囊括中國音樂電視大會串金獎、導演獎、攝像獎等外,還受瑞士金玫瑰電視節特邀參加爲其破例召開的專題研討會,揚名國際電視界。

21世紀,王國平導演的《花園松江》獲第九屆全球國際花園城市大賽金獎第一名;新神話風光片《八仙南通尋根記》再獲全國大獎:原創旅遊詩歌MV《詩韻松江》轟動旅遊界。而今,創意上海的先鋒之作《上海色彩》, 更是攀登上了新的高度,連續奪得國內外電視節多項大獎,由此將藝術電視的發展推至一個新境界。

《天天新報》2012年4月12日

王國平:海派電影需要本土導演

新報記者/茅中元

【人物名片·王國平】

王國平,中國 MV創始人,曾連續四屆榮獲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金獎,代表作《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曾轟動熒屏,已成爲中國特色MV的標志作品。王國平曾被中國視協評爲首屆“中國百佳電視藝術家”,被中國文聯評爲“中國百優青年藝術家”,被人民日報《環球人物》評爲“60 年新生活第一人·巨變時代探新者”。

多年來,王國平一直致力于海派文化的傳承和推廣,其早年執導的電視劇《風情石庫門》最早將弄堂遊戲和路邊童謠“小巴辣子開會啦”拍成影像,影響深遠,多次榮獲中外大獎。近年來,執導上海旅遊片、上海形象片、世博宣傳片、世博 MV、杭州休博會宣傳片、無錫市歌《太湖美》、上海新八景 MV、《紅旗頌》《詩韻松江》等屢獲國內外大獎,尤其是反映創意園區的電視電影《上海色彩》,勇奪上海電視節索尼高清杯城市宣傳片金獎和中國廣播電視協會“百家獎”一等獎,該作品更被譽爲“海派文化的先鋒之作”。爲表彰王國平對電視語言創新所作的貢獻,瑞士第35屆金玫瑰電視節曾破例爲王國平舉辦國際專題研討會。

上海曾經是中國電影的“半邊天”,當前海派電影的現狀和導演人才儲備情況卻不容樂觀。日前,本報記者專訪了被稱爲“中國 MV(音樂錄影帶)第一人”的海派導演王國平,就上海電影創作與人才培養等問題展開討論。

本土導演匮乏影響上海電影創作

新報記者:在觀衆心目中,似乎在全國有影響的大導演和新生代導演中,已無上海人的蹤影?您是海派導演的代表人物和藝術電視的領軍者,對這一現狀您怎麽看?

王國平: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核心就是人才問題,此次中央專門提到了文藝人才培養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有了優秀的人才就會有一流的創意,就會有成功的作品。中國目前不缺資金,不缺市場,就缺人才,上海影視劇導演人才更是到了青黃不接幾乎斷層的嚴重程度。正因如此,才會産生上海題材的影視劇和紀錄大片由外地導演和外地演員掌控的現象,如《長恨歌》《上海,上海》等作品因缺乏上海味道而備遭受上海人诟病,這與曾經是中國電影發祥地和中國電視劇重鎮的上海地位已完全不符。

上海民營影視公司與北京相比不強大、不活躍,上海更缺乏一批有魄力、有實力的企業家投資影視劇,還缺乏挖掘和培養本土導演的意識和責任。由于上海本土優秀導演的匮乏,最終導致上海電影人才的流失。

上海電影的概念即是反映上海題材、表現上海故事並由上海本土團隊制造的電影,而絕非是上海投資,不少在國內外獲獎的電影佳作雖有上海投資,但卻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上海創造和上海制造。

上海題材的電影其實源于海派文化,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派文化中最豐富、最寶貴的影像遺産無疑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一批優秀經典的老電影,如《十字街頭》《馬路天使》《烏鴉與麻雀》《太太萬歲》《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等,其中濃濃的上海氣息和味道是無與倫比和回味無窮的。試想,如果這些佳作不是上海本土導演鄭君裏等人執導,而是由北派導演崔嵬、謝鐵骊操刀,能有上海味道嗎?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許多經典電影就是海派電影的根脈,而海派電視劇的代表作則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上海的早晨》《上海一家人》《十六歲的花季》《圍城》《孽債》《婆婆媳婦和小姑》等等,前一陣的上海題材影視劇與當時相比,裏面的上海味道就不那麽地道了。究其原因,這些片子的主創團隊均非出自上海本土,如《老馬家的幸福往事》這部片子講的故事不錯,但片中石庫門的天井太大,搞得像北京四合院一樣,就是缺少一種海派文化的味道。

以“三結合”方式推動海派電影重新崛起

新報記者: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需要有一批原創的上海制造的影視劇大作、力作來支撐,更需要一批上海本土導演的不懈努力,請問上海導演群如何才能突出重圍,重新崛起,再創輝煌?

王國平:首先,希望上海的影視機構要抛棄舍近求遠、崇大求外的急功近利投機思想。對本土導演熟視無睹,不管什麽題材,不論什麽樣式,只要請到大牌導演挂帥,不管他合適不合適、擅長不擅長,先拍了再說。如周兵雖是中國紀錄片第一導,《故宮》等力作震撼熒屏,令人贊不絕口,執導《外灘》也的確大氣凝重,非常成功,但情景再現時找來扮演周璇的演員,卻是濃眉大眼、外向奔放的北方風格,絲毫不見秀麗妩媚、精致優雅的江南氣質;另外,有些著名導演,雖名揚國際電影節,爲國爭光,但其電影語彙與海派電影也是格格不入的,他們的氣息與海派電影更是風馬牛不相及。海派影視劇的再創輝煌唯有靠上海本土導演群的崛起才能實現。

新報記者:那應該以何種途徑、何種方法才能實現海派導演群的重新崛起?

王國平:我認爲要用“三結合”的方法——創意與資本的結合、導演與機構的結合、明星與市場的結合。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創意爲先,資本爲王,再好的創意如沒有大的投資作支撐,永遠只是紙上談兵。而再大的導演如沒有強大的機構作後盾,孤軍奮戰的英雄即使天下無敵,難免也會像關公一樣被人取了首級,如馮小剛背靠華誼兄弟,張藝謀有張偉平撐腰等。而明星的市場號召力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沒有明星吆喝便沒有票房,而大明星更是票房和收視率的保障。上海從來就是明星的搖籃,如今,上海出生的當紅明星風光無限,如馮紹峰、陸毅、胡歌、何琳、黃聖依、孫俪、馬伊琍、黃奕等,而老明星潘虹、奚美娟、陳沖、張瑜、趙靜、張芝華、王志文、王詩槐等依舊活躍在熒屏上,如何整合上海明星資源,産生集聚效應,引爆市場熱點,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上海的資本實力雖然非常雄厚,但卻缺之有魄力有活力的民營資本一擲千金;上海的影視機構雖然曆史悠久,實力強大,但卻鮮有本士大導演領銜。總而言之,喚醒上海本土導演的覺悟和雄起是當務之急,發現和凝聚上海本土導演並形成群體力量更是重中之重!

MV 是培養影視導演的重要方式

新報記者:在您看來,一部好電影的標准是什麽?

王國平:我認爲當今最有價值最值得追求的就是藝術和商業完美結合及高度融合的影視作品,而純粹的實驗電影、紀實電影或僞文藝電影,因影像粗糙.畫面隨意,與海派文化追求的“唯美,優美,完美”電影風格完全相悖。另外,低級庸俗、搞怪雷人的喜劇電影雖票房火爆,也與海派電影追求的美學意境背道而馳。以前謝晉的許多經典作品《芙蓉鎮》《牧馬人》《天雲山傳奇》等,張藝謀早期的電影《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挂》,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等,以及奧斯卡的曆屆獲獎電影,即是商業性和藝術性合二爲一的優秀電影,這是電影金字塔的最頂端,它既獲觀衆認可,又獲專家好評。而有些片子雖在國際上獲獎無數,但觀衆並不喜愛,同樣,張藝謀的《三槍拍案驚奇》和陳凱歌的《無極》等雖也有較高票房,但卻遭非議。所以,如今國際獲獎的電影只說明該片有個性、有特點;同樣,票房火爆的電影也只說明該片有很強的大衆性和娛樂性而已,只有藝術性與商業性結合的最好的電影才能長久不衰,成爲永恒經典。

新報記者:過去有很多優秀電影導演都是從 MV導演轉行,這是爲什麽?現在這種現象爲什麽變少了?MV和電影有什麽共同之處?

王國平:拍 MV與拍影視劇是一回事,MV就有“小電影”之稱,不少優秀影視劇導演也是拍 MV 起家的,如第六代導演張元早年就因拍攝崔健搖滾 MV《讓我在雪地裏撒點野》在美國獲獎而一炮走紅;《將愛情進行到底》的導演張一白以前更是 MV 圈的一線導演,其 MV 代表作包括田震的《好大一棵樹》《執著》、毛阿敏的《同一首歌》,均曾獲金獎。最鮮爲人知的則是張國立,早年北漂時,也曾在 MV 圈打拼,其 MV代表作有董文華的《長城長》、解曉東的《咱今兒真高興》等,最爲經典的則是屠洪剛的《霸王別姬》。海外導演中也有類似的例子,擔任過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評委主席的日本導演岩井俊二就是拍 MV 出道的。拍 MV 是一種曆練,一種積累,因爲 MV 出身的導演更注重影像造型和視覺美感,這是 MV 導演轉行拍影視劇的天然優勢。有報道稱岩井俊二已加盟尚世影業,成立純愛電影工作室,說明上海已真正擁有國際文化大都市的胸襟,它已成爲全國乃至全世界優秀藝術家亮相的舞台,如同上影成立賈樟柯工作室一樣,都是令人欣喜的現象。但同時,也反而更說明了上海本土影視導演的嚴重匮乏,令人揪心。

上海要建立本土導演人才梯隊

新報記者:很多的青年導演都在試圖還原自己的上海記憶,例如黃凱的《上海公園》、舒浩倫的《鄉愁》,您覺得“80後”甚至“90後”的新導演能否扛起“上海電影崛起”的大旗?

王國平:其實,任何一個導演和導演群的成功及崛起都是不可複制的,它是主觀和客觀原因的結合,是必然和偶然的結合。如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等通過優秀作品在國際獲獎,闖出了一條“牆外開花牆內紅”的成功路徑,于是多少人削尖腦袋,前赴後繼紛紛效仿投國際電影節評委所好,锲而不舍地參賽拍片。這些導演以參賽獲獎爲終極目標而拼命拍片,使電影創作的原則和動機已發生了根本質變,一切爲了獲獎而獲獎,許多電影人因此誤入怪圈。

我認爲,上海青年導演追求成功,要堅決杜絕這類惡習和歪風邪氣及投機心態。參賽可以,重在參與,獲獎則錦上添花,但不必爲了獲獎而投其所好,犧牲創作原則,背離電影初衷。因爲電影本質上畢竟是大衆藝術,它的最大存在價值和生命意義必然要在電影院裏放映並獲得多數觀衆的認可,這是電影生存和發展的前提,背離了這個最起碼的准則,則是對電影的亵渎。電影誕生至今,還未曾有過一部成功的電影卻只有兩三個人喜歡的紀錄,電影不同于繪畫藝術,更不同于前衛藝術,謝晉導演說得好:“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和滕華濤的《失戀三十三天》給予我們許多震撼和啓發。上海青年導演的追求應著眼于市場,著眼于觀衆,源于生活,源于真實,而不要老是盯著國際電影節,幻想有一天“黃袍加身”。獲獎固然可賀,但有時獲獎並不能證明你就是萬能的全才導演,獲獎片也並非是完美無暇的經典。我相信海派文化的藝術力量,我更相信海派電影能再創輝煌,海派導演會重新崛起。上海導演群的重新崛起,也不僅僅是青年導演的崛起,而是整體幾代導演的崛起,張建亞、江海洋、彭小蓮等老當益壯,中年導演胡雪桦、鄭大聖、李欣、李虹、傅東育、梁山、夏曉雲、吳天戈等可作中流砥柱,“80、90 後”新生代導演黃凱、舒浩倫等可沖鋒陷陣,包括我在內的 MV 導演也會考慮轉型貢獻一部分力量……如此,上海導演群才能産生集束效應和整合力量,才能重整旗鼓,撐起中國影視劇的半壁江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