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爲莫言發聲的知名作家!腦癱詩人余秀華:我拒絕一元錢的賠償

瑜說還休 2024-03-05 07:28:29

最近以來,一位無名之輩在不停地舉報、投訴作家莫言兩年多後,更是在全世界首創了“起訴本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一大事件,一時引發了輿論的嘩然。

雖然此間,也有《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這樣的官方媒體,以及知名媒體人胡錫進這樣的名人站出來,力挺莫言爲其發聲,但是,莫言所在的文人圈中,知名作家站出來爲其說話者,卻幾乎難見一人——而“腦癱詩人”余秀華,似乎成了第一個站出來,爲莫言發聲的知名作家了!

2024年3月4日,余秀華以其特有的跳躍式、分行體之表達習慣寫道:《我拒絕一元錢的賠償》:

“獲得諾獎的作家是偉大的,起訴作家的人更偉大”

“——這個世界越來越好玩了”

“我的孫子和我下象棋輕易打破象棋規則”

“他的炮是核武器,秒殺我的‘帥’”

“我還不能罵他狗日的,因爲他說狗狗比人可愛”

“起訴作家的人,要求作家賠償中國人每一個一元錢”

“我拒絕這一元錢的賠償”

“因爲我沒有授權他代表我,我有權拒絕這份恥辱”

“在正義的肩膀上取下一元錢的重量”

“此刻,2024年3月4日10:42:05,一個環衛工人”

“在我賓館的窗外打掃”

“我捂緊嘴巴,怕一句叫喊就撞破春天的新綠”

“世界這麽髒,親愛的人啊,我都放下了掃帚”

“我祝福起訴者獲得成功”

“不要被高額的起訴費嚇軟,爲了你的‘正義’”

“你可賣血賣腎”

“叫了這麽久沒有實際行動,像個騙子多不好”

“我拒絕一元錢的賠償”

“僅僅想用這一元錢”

“維持我作爲一個中國人的尊嚴”。

讀著余秀華這篇詩化語言的表達,從中可以感知到:

其一,她稱“獲得諾獎的作家是偉大的,起訴作家的人更偉大”——前一句,顯然是正向表達;後一句,就是反向嘲諷的反語了。

因爲,接下來,余秀華所言的“我的孫子和我下象棋,輕易打破象棋規則”,這種孫子可以無知地用炮秒殺帥的行爲——顯然就是對那位尋章摘句、上綱上線起訴莫言者的一種形象化的批判了。

事實上,此前的個別官媒及胡錫進,已經對“起訴莫言”現象進行了深入解析與批判,將起訴者的“流量愛國生意”之個人炒作動機、目的及危害等,有的放矢地予以涉及,而對于支持起訴莫言者的最大聲音——所謂“20余條罪證”,其實,此前對于這位起訴者的投訴,浙江文藝出版社呈給省信訪局的答複,就非常有力和具有代表性了:

“經慎重查核,信訪人反映的《紅高粱家族》問題並不屬實。莫言同志是中國當代文壇一位獲得廣泛認可的優秀作家。他的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本身是一部符合國家出版規定的虛構作品……一直得到廣大讀者和業內專家廣泛認可,是改革開放以來當代原創文學中一部公認的經典作品……”。

“《紅高粱家族》是一部用文學筆法創作的‘先輩們生與死、血與土的悲壯民族史詩’。作爲一部虛構的小說作品,不能用紀實報告文學的眼光去看待,小說所講述的故事也不能當作現實中發生的曆史事件去對待”。

“長篇小說是一個整體,小說中人物有成長過程和認識過程;人物語言和部分描寫是爲小說塑造人物所需要的,只能代表該人物在特定曆史環境中的立場和觀點,並不代表作家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只有把一部長篇小說當作一個整體,才能判斷作家本人的思想傾向;對作品任何斷章取義的理解,都容易造成對整部作品本身和作家本人的誤讀。因此,信訪人所反映的《紅高粱家族》一書的這些問題屬于斷章取義和誤讀,不存在導向問題”。

其二,余秀華再次“罵人“了,但這次,她罵得如此溫和:“我還不能罵他狗日的,因爲他說狗狗比人可愛”。

這顯然要比不久前,余秀華回罵一位自稱寫了200多萬字的商洛作家時,那句“你的見識沒有你的那話兒長”,顯得要溫柔太多了。

不過,這句“因爲他說狗狗比人可愛”,卻表明余秀華透視到了問題的本質!

對于一個明顯是“顛倒黑白”、突破構陷之邊界的無知起訴者,卻還自以爲站在了正義的道德高地上,你要是回罵他,似乎天然地就成了“反賊、漢奸、賣國賊”。

所以,余秀華才會說出“還不能罵他狗日的”,只是,余詩人,你這不也是等于繞著彎子罵了出來嗎?當然,面對既蠢且壞的人,如果不罵出來,那就不是余秀華了!

其三,余秀華提出了她的主旨所在:“我拒絕一元錢的賠償”!

原來,這位起訴莫言者,在訴狀中稱:他代表15億中國人,一人索賠1元錢,向莫言共要求賠償15億元——如此起訴標的,僅起訴費就要700多萬元了。

起訴者還稱: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有這麽多錢,但仍要寫進訴狀裏——這顯然就是明知不可爲而爲之了。

那麽,其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吧:用15億人15億元這樣的巨額索賠數字,將“起訴莫言”事件炒熱炒糊起來,此人所要的“流量愛國生意”之目的,也就大告莫言之後而成功了!

但是,余秀華顯然看到了起訴者的一大問題——你個人憑什麽代表15億中國人?最起碼,你無法代表余秀華這樣的一個個支持莫言者的個體吧?

余華秀的理由就是——“因爲,我沒有授權他代表我,我有權拒絕這份恥辱”!

也就是說,余秀華不僅否定了起訴者隨意代表自己的權利,更認爲自己要“拒絕這份恥辱”!——這“一元錢的正義”,我一定要拿回來!詩人要用此做法,“維持我作爲一個中國人的尊嚴”!

確實,個人是個人的權利,能代表個人權利的只能是自己——一些人總愛拿“集體、國家、人民”的名義,來代表他人。像這位炒作“愛國流量生意”的起訴者,你們不配代表他人!你更不能代表15億人,給我們和我們的人民、國家留下恥辱!

其四,余秀華不願“被代表“,但她仍稱:希望起訴者自己“賣血賣腎”,也要將起訴繼續下去。

因爲,最終的所謂起訴莫言之結果,或許很可能是被拒而告終,但到那時,才能在大潮退後,看清一絲不挂的小醜是誰!

但是,這位起訴者卻很快就稱,要設立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星火文學獎”,以代替“茅盾文學獎”,他還聲稱:要用“衆籌”的方式,獲取獎金來源——你讓這樣的人“賣血賣腎”去買一部高價手機還有可能,但讓他們“賣血賣腎”玩“流量愛國生意”,顯然是不可能的。

其五,作爲詩人的余秀華,還用詩意十足的語言說:“我捂緊嘴巴,怕一句叫喊,就撞破春天的新綠”“世界這麽髒,親愛的人啊,我都放下了掃帚”。

在詩人的心中,哪怕是“捂緊嘴巴”,其實,她都認爲“一句叫喊,就能撞破春天的新綠”——是的,“冬天早已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所以,無論“世界多麽髒”的現實,但詩人們的心中,那方純淨之地仍在,爲了這個世界上“親愛的人”,她們仍可以無視那些無處不在的肮髒,而願意爲了那些美好的東西,“放下了掃帚”!

當然,這其中隱含著的那種深深無奈感、無力感,也從這個首位站出來,爲莫言發聲的“腦癱心卻不癱”的詩人的話中,隱隱約約隨風潛入夜——只是不知,在這個似乎已是“作家之中無男兒”的地方,腦癱女詩人余秀華這沁血般的詩句,還能潛入到每個良知尚存者的心中嗎?【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12 阅读:878
评论列表
  • 2024-03-05 14:42

    忽然覺得余秀華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忽然覺得那個要替代茅盾設立文學獎的“人”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盡快去看骨科。

  • 劉華 14
    2024-03-05 15:02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 2024-03-05 11:53

    這個孬蟬也跟著趟渾水!

  • 2024-03-05 13:24

    起訴,戰馬,和這個起訴莫言的人,他們一定死得很難看

  • 2024-03-05 09:15

    這是個高級黑啊,14億減去1元,全部詩人作家加起來也減不了多少啊[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蔡賢 回覆:
    把我的也減去,支持莫言爲老百姓發聲,真正站在老百姓立場發言的作家之一。
    放開頭獎讓我來 回覆: 蔡賢
    你們這些高級黑啊,你們首先承認了讓他賠14億啊,我也是服了,大作家的粉絲是什麽呢,還是什麽呢。[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3-05 13:05

    所謂高尚的東西,往往是危險的東西。遠離高尚,做一個普通人,擁有普通的常識,說人話、做人事,足矣

  • 2024-03-05 15:16

    又跳出個人渣!

  • 2024-03-05 20:06

    看出來幫莫言的都是啥東西了!

  • 2024-03-05 18:16

    莫言把牛鬼蛇神都引出來了[呲牙笑]

  • 2024-03-05 20:20

    拒絕一元錢的恥辱! 如一聲巨雷響徹大地。這是中國人民的心聲。

  • 2024-03-05 17:13

    這個世界越來越好玩了,個人主義精神病詩人,偏袒黃馬褂極右賣國主義作家,和一個用愛國炒作流量的商人爭奪話語權,三人行,必成虎。虎虎生威,法院說~我特麽誰也不敢判!

  • 2024-03-05 15:24

    搭配!

  • 2024-03-05 19:50

    詩人 屍人。。。。跟屎尿屁比下不知道誰更勝一籌[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人家起訴個莫桑,看把你給急的[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3-05 12:42

    只要是結果正義,動機又不那麽重要,哪個又不是生意,連死亡幾千萬人類的二次大戰的發起動機都只是一場大生意,

  • 2024-03-05 18:28

    一部悲慘的蘇聯獲獎史 大家一起回看前蘇聯的諾貝爾文學獎"輝煌″又悲慘的曆史! 蘇聯成立于1922年,解體于1991年,僅僅存在了69年,竟有五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1947年3月12日至1991年12月25日的美蘇冷戰期間,蘇聯就有四位作家“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殊榮”。這五位西方的座上賓分別是:1933年,蒲甯;1958年,帕斯捷爾納克;1970年,肖洛霍夫;1974年,索爾仁尼琴;1987年,布羅茨基。 除此之外,還有衆多的前蘇聯作家被西方認可和贊賞,如:拉克申、雷巴科夫、康德拉季耶夫、德魯甯娜、季諾維也夫、馬克西莫夫等,他們毫無例外地都是反對自己的國家。但在蘇聯解體前後的巨大落差中,他們中的有些人才幡然醒悟,更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來忏悔。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八一九事件”蘇聯解體之後的三十多年間,更加自由開放的俄羅斯卻再也沒有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

  • 2024-03-05 22:42

    愛國是門生意!從《戰狼》起…

  • 2024-03-05 19:43

    賈淺淺還在尿尿嗎

瑜說還休

簡介: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