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槍殺6名戰友叛逃南朝鮮,台灣居然來搶人,結果大快人心

第一老土 2024-04-01 14:45:01

上個世紀,由于國家還不富強,有些人撐不住跑到香港、台灣等地區,甚至跑到國外,其實還挺讓人同情。他們潤歸潤,只要不傷害到其他人,如今看來,都可以被原諒。最可恥的是那些賣友求榮的貨色,假如這種貨色最終遭報應,這才是爽劇應有的結果。

今天,我們就講一個這樣的爽劇。

事情發生在1985年,雖然改革開放已經有7年了,但是國家依然還很窮。當時有兩個農村來的年輕人加入中國解放軍北海艦隊。一位名叫杜新立,來自河北農村,高中畢業以後參軍。另一位名叫王中榮,來自江蘇農村。二人原本都在北海艦隊3215艇服役,1984年同時被派到3213號魚雷艇。

二人覺得生活太苦,都想著跑國外去。由于他們有共同的生活背景,在部隊的經曆也一樣,于是勾搭到了一起。杜新立是主謀,他首先提出叛逃的想法,王中榮聽後立馬表示同意。

對于叛逃的目的地,考慮到服役的北海艦隊駐防在山東,主要在渤海灣和黃海海域行動,于是他們很自然想到了南朝鮮。這時候還不能叫他們韓國,我們對這個國家改口要到上個世紀90年代。

當時,我軍部隊發生過幾次叛逃事件。曾有叛徒逃到台灣,台灣當局爲了打擊大陸軍隊的士氣,動搖老百姓的自信,對這類叛徒經常又是表彰又是獎賞,高調宣傳。杜新立和王中榮以爲,他們只要逃到南朝鮮,一定也會飛黃騰達。

1985年3月21日下午,杜新立和王中榮跟隨3213號魚雷艇從青島港出發,前往黃海進行演習。與3213艇一起出發的還有另外5艘快艇,3213艇還是這6艘艇裏的指揮艇。杜新立是艇上的電訊兵,王中榮是電航兵,與他們同在3213艇上的還有其他17名海軍士兵。

演習結束後,6艘快艇一起返航,3213號艇拖在最後。杜新立瞅准機會,從船上的槍櫃裏取出一支沖鋒槍、一支手槍。爲防止他人拿到槍支威脅到他們倆,杜新立轉手就把槍櫃鎖好,將手槍交給了王中榮。

二人帶著槍沖上甲板,朝著操作室開火,支隊副政委孫世忠、支隊副隊長徐惠友、教導員劉雲正、代理艇長張曉生、水手長王何龍、電訊長朱長軍等6人當場壯烈殉國。另有副艇長張維功、輪機長曲振波受傷。其余9名船員因爲沒有武器,杜王二人挾持他們關押到船艙。接著,二人駕駛艦艇一路向東,朝著南朝鮮方向駛去。

開了九個小時,時間來到3月22日淩晨,3213號艇油料用光了,只能在海上漂。22日早上11點,一艘在附近海域打魚的南朝鮮漁船發現了這艘船,立即向南朝鮮的群山海岸警備隊報案,隨後3213號艇被拖到了扶安郡外海的下旺登島西南海岸,此處距離漢城還有120英裏。

就在3213號艇朝南朝鮮逃跑後不久,其他5艘快艇就發現了情況,他們彙報上級部門後得到指示,其中3艘快艇快速掉頭追蹤叛逃的艦艇,並且于22日上午進入南朝鮮領海。南朝鮮方派出艦艇予以攔截,雙方對峙之下,一直保持克制,並沒有真正動武。

另一邊,杜新立和王中榮已經被南朝鮮方面關押起來,有調查小組來詢問過兩個人,但是也只問了兩個人的姓名和職務,其他一律沒問。杜王兩個人准備了一肚子的詞,什麽遭受政治迫害、申請政治避難的話,結果一句都沒用上,這讓他們一直惴惴不安。

他們倆也許不知道,這其實是南朝鮮方面有意爲之。就在他們關押期間,外面熱鬧極了。

一方面,自然是我國政府一直通過外交渠道與南朝鮮方面交涉,要求對方交人。另一方面,台灣所謂的“外交部長”朱撫松居然與南朝鮮大使金锺坤會面,要求南朝鮮方面將快艇及相關人員交給台灣,由他們來處理。當時大陸與南朝鮮尚未建交,這位南朝鮮大使是派駐在台灣的。

台灣此舉當然可以理解,當時投奔台灣的大陸軍民,台灣都高調處理,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惡心大陸、提升自己形象的機會。而南朝鮮方面當時不想給台灣這樣的機會,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四個字:沒有必要。

首先,兩名叛逃人員和這艘快艇對南朝鮮來說沒有太大的價值,假如是北朝鮮叛逃人員,他們當然會大加利用,但是大陸來的,在當時情況下,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其次,南朝鮮的背後老板美國已經與大陸建交,爲了區區一艘船兩個人得罪中美兩個大國,完全沒必要。

所以,南朝鮮方面審問3213號艇幸存者的時候,可以避開了所有政治問題,只問對方的基本信息、艦艇到達南朝鮮的具體過程,尤其對杜王二人,絕對不問他們叛逃的動機。

此後幾日裏,盡管台灣方面一再向南朝鮮方面要人,南朝鮮方面置之不理。經過與大陸方面幾次談判,南朝鮮方于1985年3月28日將事件中遇難的中方人員遺體、被扣押的船員以及兩名叛逃者交還給中方。

兩名叛徒杜新立與王中榮被遣送回國後,因爲叛逃以及槍殺戰友,被軍事法庭審理以軍人叛逃罪、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

有些人總以爲,潤了以後,肯定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還是勸他們仔細想想,自己到底有什麽價值。假如除了一片真心,啥都沒有,想想幾十年前有個姓王的有個姓杜的,他們的下場。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