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鐵路設計師羅鋒:上高原去,建設鐵路!

政知見 2024-05-04 13:26:01

撰文丨高語陽 董鑫

羅鋒出生于1992年2月,現任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高原鐵路副總設計師。

羅鋒是第28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于4月29日在北京參加了頒獎儀式。

“建設高原鐵路是中國人的百年夢想。”羅鋒說。新中國成立以前,甘肅天水以西沒有一寸鐵路。經過70多年幾代人的努力,一條條西部鐵路相繼開通,高原上也架起了“天路”,結束了西藏不通火車的曆史。“現在,使命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

“不上高原非好漢。”羅鋒說:“上高原去,建設鐵路。”

“鐵路日新月異的變化,改變了我的生活”

羅鋒有自己的“鐵路情結”。羅鋒的家鄉在陝西一座小縣城,上世紀70年代,縣城通了火車。羅鋒的外公曾是漢江上駕船的船夫,羅鋒聽外公說,從前去武漢,往返要十幾天,但通了鐵路後,家鄉封閉的狀況完全改變了。

2009年,羅鋒考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他乘坐火車沿著“襄渝高鐵線”去武漢上大學,等到當年“十一”假期回老家時,“襄渝二線”通車,他搭乘新線路返回家鄉。“我深刻感受到了鐵路日新月異的變化,這種變化也改變了我的生活。”

而羅鋒的家鄉也因爲通鐵路繁華了起來。曾經的小縣城沿著鐵路線規劃了新區,帶動了縣城經濟的發展。“我見證了鐵路建設帶動沿線農村經濟發展的力量。”

“這種因鐵路建設而帶來的民生面貌的改變、城市建設的發展,給當時的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這在我選擇職業的時候有直接的影響。”

畢業後,羅鋒加入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成爲用腳丈量、探索鐵路線路的“急先鋒”。

“一代代鐵路青年們沿著前輩們的足迹接續奮鬥,以實際行動在高原上書寫著青春榮光。”羅鋒說,“我也成爲了他們中的一員。”

“我覺得快要堅持不下去了,有點絕望”

高原鐵路勘察設計的難度被認爲在世界上絕無僅有,是在最艱險、最複雜的高山峽谷之間,修建世界上技術難度最大的“巨型過山車”。得知任務消息後,羅鋒第一時間寫下請戰書。“上高原,再造一條‘天路’。”作爲全線唯一的“90後”技術隊長、青年突擊隊隊長,羅鋒主動申請負責全線地質情況最爲複雜、條件最爲艱苦的“盲腸”區間。

那段時間,羅鋒帶領青年突擊隊先後多次登頂雪域群山,徒步穿越無人冰川,准確查明了主要地質風險。

2019年7月20日是羅鋒至今難忘的一天。當天他和隊友一大早前往目的地,爬上高山徒步勘察。在完成工作以後,下山途中,他們前方的路突然斷了,面前出現一處陡崖。“根本看不到崖底,高原茂密幽深的原始森林赫然出現在我眼前,直沖我的眼球,恐懼感一下子襲來,我感到身體都在發抖。”羅鋒說,“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掉下去了。”

于是,他與同行的隊員原路返回。但當時已是下午6點多了,他們帶來的食物已經吃完,高原上到了晚上溫度很低,走了一天的羅鋒體力也快消耗殆盡。“我的腿已經站不起來了,就坐在地上一點點挪著往前走,我覺得自己快要堅持不下去了,有點絕望。”

淩晨時分,羅鋒突然在黑暗中看到一束光,還有夾雜著藏語的呼喊聲。羅鋒知道是接應他們的隊員來了,“我刹那間淚流滿面,那種心情難以表達。”

後來,羅鋒還主動申請開展國內首次高原交通廊道科學考察,深入“生命禁區”,摸清了制約線路規劃的關鍵地質問題,爲規劃建設又一條新“天路”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不要陷入‘躺不平’又‘卷不動’的陷阱中”

羅鋒經曆過在深山偶遇棕熊,經曆過手指凍僵到麻木,經曆過暴雨中被困在怒江邊,也經曆過公路在眼前瞬間塌方。“我心裏有我的目標,一個工程的藍圖或者規劃設計能在我的手中變成現實,這就是我的追求。”

如何看待“90後”流行的網絡熱詞“躺平”“內卷”,以及“躺不平”又“卷不動”的說法?

“有焦慮、迷茫這些想法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長期陷入這種‘躺不平’‘卷不動’的陷阱當中,是不可取的。”羅鋒認爲,任何擺在面前的困難都需要一點一點去解決。

“不要沉迷于想很大的問題,也不要沉迷于焦慮的情緒,而是把每件事放在一個一個的小細節中去解決。”他舉例說,像修鐵路,動辄上千公裏,一個人如果總是在考慮這是多麽大的工程,這個困難就顯得太大了。“而是要通過一個重點一個重點、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去推動,事情就簡單多了。”

“不要想著‘躺平’還是‘內卷’,就遵從自己的內心,每天與自己相比,進步了一點或者改變了一些,一點點有了成就感,焦慮就迎刃而解了。”

對于青年人應該如何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羅鋒認爲,一方面要腳踏實地,認真對待自己從事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仰望星空找到自己的追求。“做好自己的事情,再找到一個美好的目標作爲指引,這樣我們的人生路能走的更堅實。”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阅读:132
评论列表
  • 2024-05-05 02:39

    他是有破手感, 串沖力

政知見

簡介:觀政識局,知行見遠。北京青年報旗下時政類移動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