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日劇女主是馬雲夢中情人,在中國收視率超80%,日本收視慘淡

第一老土 2024-04-24 14:36:13

中國的60後、70後這兩代人眼裏,有一部日劇堪稱勵志神劇。在改革開放初期,這部電視劇以其青春、熱血的劇情讓無數中國人爲之振奮。因此,該劇在中國創下了超過80%的收視率的神話,用“萬人空巷”這個大俗詞形容這個劇的熱播一點不過分。

這部片子名叫《排球女將》,我個人印象裏,應該叫《青春的火焰》。後來查了下資料,該劇原名《燃えろアタック》,意思是“燃燒吧,攻擊”,《青春的火焰》是另一個譯名。

這部片子的前提設定其實挺鬼扯,說的是一個叫小鹿純子的女孩爲了尋找自己的母親,毅然踏上了排球的道路,而她的母親和教練爲了激勵她繼續前行,始終沒有把母親依舊在人世的消息告訴她。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不讓一個少女見自己的母親,怎麽能激勵她成長,難道不會刺激她墮落嗎?但是人家就這麽編故事。

片子之所以吸引國人,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當然是因爲以小鹿純子爲代表的一群青春靓麗的美少女讓人們眼睛一亮,而她成長的故事與中國當時盛行的宏大敘事完全不同,講的就是一個普通小女孩成長的點滴故事。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片子用特效的手段表現了各種各樣近乎神迹的排球絕技,中國的譯制片工作者將這些絕技翻譯成相當接地氣的名字,比如“晴空霹雳”、“流星趕月”、“幻影旋風”等等。

我覺得最酷的絕技是“流星火球”和“十字扣球”。在電視劇裏,“流星火球”打出來時,一顆排球周邊圍繞著好幾顆球在旋轉,而“十字扣球”打出來,排球在空中以折線軌迹運行,都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樣的翻譯其實是必要的,因爲日本人原來給這些絕招的命名太土了,比如“流星趕月”,日本人原來叫做“UFO發球”,這種自以爲趕時髦的命名實在土得掉渣。

1964年出生的馬雲也是這部劇的擁趸,他曾經聲稱,小鹿純子當年是他的夢中情人,是一代中國人的偶像,她鼓舞很多人要充滿勇氣,永不氣餒。2003年,馬雲邀請小鹿純子的扮演者荒木由美子訪問中國。後來馬雲到訪日本,二人也曾多次會面。

然而,這部在中國大熱的電視劇當年在日本的收視率卻非常差。這跟當時的曆史背景有關系。上個世紀,日本女排一度有“東洋魔女”的外號,在魔鬼教練大松博文的帶領下,這支球隊戰績輝煌,還曾奪得1964年東京奧運會的冠軍。

因此,在七十年代末,日本拍攝了這部電視劇,爲准備參加1980年奧運會的日本女排加油鼓勁。這一年的奧運會在莫斯科舉辦,誰知道在1979年12月奧運會召開前夕,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總統卡特呼籲各國抵制這屆奧運會。

于是,包括日本在內的數十個國家沒有參加莫斯科奧運會,這部劇對于日本人來說,勵志的味道就差了很多。按照曆史的邏輯,小鹿純子最終肯定沒有實現自己參加奧運會的夢想,勵志效果嚴重打折,自然沒有收視率。

相反,這部劇在1983年引進中國的時候,正是中國女排崛起的階段。電視劇引進前兩年,中國女排在袁偉民的率領下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此後,中國女排一鼓作氣,連續拿下包括世界杯、世錦賽、奧運會等一連串冠軍,創造了五連冠的偉業,女排精神成了時代的象征。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部描寫女排的電視劇在中國創下收視奇迹,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現在想起這部劇,更多的是感慨自己的青春,也曾經燃燒,也曾經熱血過。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 2024-04-24 18:20

    小鹿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