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李井泉看望楊成武,楊成武說:我有要事和鄧小平同志彙報

怪識曆史 2024-04-10 19:07:54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74年,曾在四川擔任要職的李井泉,到北京看望臥病在床的楊成武。在臨別之際,楊成武忽然抓住了李井泉的衣袖,對他說道:

“井泉兄,拜托了,我有要事向小平同志彙報,勞煩你幫我帶個話,一切就看您的了!”

原來,在“十年”期間,楊成武被免除了所有的職務,他之所以讓李井泉向鄧小平幫自己帶話,就是想向中央表示自己渴望再度複出,爲國家效命的意願。

那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楊成武找來李井泉,讓他爲鄧小平傳話?後來楊成武的這份請求,究竟有沒有被中央接受?

楊成武爲什麽找來李井泉

楊成武是共和國的開國上將,在十年期間,他被免除了所有職務。盡管長時間賦閑在家,楊成武卻時時刻刻都思念著如何再度複出,報效祖國。那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楊成武找來了李井泉,並希望他能夠爲自己傳個話呢?

縱觀李井泉的一生,他和楊成武兩人之間在革命戰爭期間並沒有太多的交集。楊成武是一名活躍在戰場前線、身經百戰的戰將,而李井泉則是長期在後方主持革命根據地建設工作的經濟型幹部。兩人之間的情誼,更多締結于新中國成立後,這一切都歸咎于兩人之間十分相似的命運。

在坎坷波折的十年期間,楊成武、李井泉都被紛紛免除職務,這對于爲共和國立下過二赫赫戰功的二人來說,都是十分不公平的。毛主席對李井泉的工作成績十分認可,稱贊他永遠“大公無私”,甚至不知道“大公有私”。新中國成立後,李井泉被調往四川,專門負責四川地區的經濟建設工作。

在20世紀60年代,共和國經濟面臨嚴重挑戰的三年期間,李井泉非但保證了四川省的糧食生産,讓四川人民填飽了肚子,而且積極把四川省內生産出的盈余糧食積極向其他各個地區調度,讓毛主席對他欣賞有加。

然而,在風雲詭谲的曆史風暴來臨之際,李井泉卻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扣上了一頂在西南搞“獨立王國”的帽子。李井泉非但被免除了職務,就連他的一個兒子都慘遭人毆打辱罵,最後死于非命。晚年的一系列波折,讓李井泉肝腸寸斷。但是,對黨和人民堅定不移的信仰,讓他度過了這段人生中尤爲難熬的時刻。

1971年,林彪一夥的勢力樹倒猢狲散後,在周恩來總理的建議下,共和國開始逐步審理過去錯審的冤假錯案,而這一重任被周恩來總理交到了日後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身上。

在鄧小平的積極處理下,李井泉不僅恢複了昔日的曆史名譽,而且仕途還更上一層樓,到1973年時,李井泉已經被調往北京工作。

李井泉曆經坎坷波折,卻最終重獲中央重用的經曆,讓有著相似經曆的楊成武羨慕不已。難能可貴的是,李井泉在重新獲得中央重用之後,並沒有因此驕傲自滿,而是關心起了那些賦閑在家的老幹部。

在李井泉看望楊成武期間,楊成武既爲李井泉的來訪而感動不已,也意識到了:通過李井泉來向鄧小平陳情,就是自己複出的一次曆史機會。

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楊成武被免除職務

楊成武是共和國的開國上將,位列“三楊”之一,在革命戰爭期間,楊成武爲共和國曾經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楊成武一度被免除了職務,在家中賦閑呢?

在新中國成立後,由于楊成武曆經抗美援朝、金門炮戰和抗美援越等數場大小戰役,爲共和國國防的鞏固立下赫赫戰功,因此他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軍委領導的格外重視,就連林彪也對楊成武的軍事指揮才能欣賞有加。

1965年,在林彪的推薦下,楊成武被任命爲代理總參謀長職務,成爲了在解放軍中繼林彪、葉劍英之後的第三號人物。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認爲楊成武的人生事業即將迎來巅峰之際,一場意外卻讓楊成武忽然跌入了谷底。

1968年,陳毅、葉劍英等一批老幹部和老革命家,對王洪文等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過火行爲實在看不下去了,他們自告奮勇地紛紛站了出來,斥責王洪文等人的無禮行徑,試圖將共和國的發展重新拉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但在特殊曆史環境的影響下,陳毅、葉劍英等人對共和國發展的建議卻一度銷聲匿迹、石沉大海。非但如此,王洪文還想要處心積慮地試圖讓葉劍英等老幹部身陷于水火之中。

面對王洪文這般的胡作非爲,就連楊成武也看不下去了,當王洪文給葉劍英扣上“逆流”的帽子時,楊成武仗義執言,讓王洪文的陰謀並沒有得逞。

毛主席曾經不止一次對身邊的青年幹部們說道:“你們要尊重葉劍英元帥,如果不是葉劍英元帥,那麽今天你我都不會坐在這個位置上。”

毛主席曾稱贊葉劍英元帥“諸葛平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毛主席之所以要將葉劍英元帥與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宋朝時期的呂端相比,是因爲葉劍英曾數次力挽狂瀾,改變了共和國的曆史命運。

1927年,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前,妄圖加害葉挺、賀龍等人,葉劍英得知消息後,火速向葉挺、賀龍等人報信,才讓這兩人免遭汪精衛的毒手。

在1935年,毛主席率領紅四方面軍抵達川陝革命根據地之際,葉劍英迅速識破了張國焘計劃對毛主席、周恩來總理的陰謀,讓毛主席、周恩來總理星夜北上,這才讓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兩人免遭張國焘的毒手。

因此,在楊成武看來,王洪文給葉劍英元帥扣的帽子,著實荒謬至極。無法構陷葉劍英元帥的王洪文對此一直懷恨在心,所以他就將自己瘋狂的怒火全部都傾斜在了楊成武的身上。

面對王洪文等人的汙蔑,楊成武百口莫辯。加上林彪同樣不滿于楊成武對葉劍英的保護,這讓楊成武最終被免除了職務,賦閑在家。

直到1971年,林彪一夥樹倒猢狲散後,毛主席逐漸意識到了楊成武的案件另有隱情。然而,對于是否爲楊成武恢複曆史名譽一事,鄧小平等人一時間還猶豫不決,畢竟當時楊成武擔任代理參謀長的職務,是由林彪推薦的。

在曆史的風口浪尖,共和國需要對來自民衆的輿論進行考慮,誰都很難保證下一秒會發生什麽。

楊成武也深知這其中的利害關系,但他自己更加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夠再度複出,爲共和國做出一番屬于自己的貢獻。這份郁郁不得志,讓楊成武的後半生憤懑不已。不過幸運的是,李井泉的出現,讓楊成武從中看到了自己再度複出的希望。

1974年,就在李井泉前來看望臥病在床的楊成武時,楊成武主動提出了自己渴望複出的意願,並且希望李井泉將自己的意願告知鄧小平。

得知楊成武渴望複出,鄧小平如何回應

1974年,李井泉受楊成武的委托,向鄧小平陳述楊成武想要複出的意願。那麽,鄧小平是如何回應楊成武渴望複出這一意願的?

在從李井泉那裏得知楊成武想要複出的意願時,鄧小平感到驚詫不已,因爲鄧小平深知楊成武的軍事指揮才能:楊成武、楊得志和楊勇三人在解放軍中被並稱爲“三楊”。

“三楊”這個外號,其實就出自鄧小平之口,鄧小平曾經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你們三個人,都姓楊,都是開國上將,幹脆就叫你們三楊好了,這個名字很吉利,畢竟三羊開泰嘛。”

鄧小平之所以爲楊成武的境遇感到詫異,是因爲在王洪文等一幫人的遮遮掩掩下,很少有人得知楊成武近來的生活狀況,鄧小平一度以爲楊成武是到了退休的年紀,或者身體有病,這才告老回家。

但是,當鄧小平得知1974年時的楊成武還不過剛到60歲時,鄧小平說道:“六十歲還很年輕嘛,廉頗七十有余還爲國家做貢獻呢,回去告訴楊成武,這個年齡爲國家做貢獻,不算老!”

鄧小平的這一番話,讓楊成武高興不已。他從鄧小平的回複中,感覺到了自己複出有望的信號。不過,在1974年,楊成武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立馬複出。

而是在1977年,楊成武才得以再度複出,被任命爲福州軍區司令員一職,負責專門拱衛共和國東南防線的安全。

直到1979年,楊成武才得以徹底恢複曆史名譽,獲得了客觀公正的曆史評定。他在人民的心目中,再次成爲了拱衛共和國安全,爲革命事業立下過赫赫戰功的戰將。

每當回憶起這段人生中艱難不易的往事時,楊成武都會無比感激地說道:

“我這一生,能夠獲得像今天的這樣的曆史成就,不得不感謝這樣的兩個人:一個是李井泉,另一個就是我的老上級:鄧小平。”

3 阅读: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