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不准夫妻同宿,英國人:如何生育?楊秀清的回答讓人發笑

人間史名人錄 2024-02-22 18:15:46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特殊的農民運動,在曆史上,人們對其建立者洪秀全與楊秀清的評價褒貶不一。

很大的原因是太平天國運動對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既有推動作用,又有明顯的局限性,在太平天國制定的多項改革措施裏,從一條不允許夫妻同宿的規定,就可窺見端倪。

太平天國政權

1943年,洪秀全第四次參加科舉考試落榜,心中埋下了另尋他路的的想法。

就在這時,他拿起了7年前一個基督教徒塞給他的一本書——《勸世良言》,讀完這本書後,洪秀全的人生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勸世良言》是基督教新教派的一本中文布道書,主要是作者結合儒家思想對《聖經》作出的解釋。

洪秀全看完後覺得自己的思想與其中的很多理念不謀而合,轉而將家中孔子的牌位換成了上帝,從對儒家思想的尊崇轉爲對上帝的崇拜,成立了以自己爲首的“拜上帝會”。

1846年,楊秀清加入“拜上帝會”,起初,他與洪秀全並無交集,但在廣西上帝會出現危機時,楊秀清假托“天父”下凡穩定了民心,得到了洪秀全的重用,被冊封爲“東王”。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自封爲“太平王”,楊秀清作爲軍師被封爲“東王”,在整個太平天國運動中,他們兩人是主要的政策制定和頒布者。

在清朝統治下的封建社會中,太平天國頒布的很多政策具有明顯的先見性,但也有致命的矛盾性,這與思想解放的不徹底有關系。

例如在思想觀念上,洪秀全主張推翻封建等級制度,禁絕儒家經書的傳播,提倡人人平等的觀念。

在社會關系上,洪秀全反對一夫多妻制,主張廢除家庭,實行男女隔離制度,男有男營,女有女營,男女雙方不得接觸,一旦發現,格殺勿論。

即使是之前已經組建家庭,育有孩子的夫妻都不能同處一室。

到底是什麽原因讓洪秀全制定了這樣的政策,當時的一個英國人十分不解,在詢問楊秀清後,他得到了答案。

禁止夫妻同宿原因

楊秀清在第一次嘗到假托“天父”下凡的好處後,在重大決策或民心不穩時會再次故技重施,俨然已經成爲他控制民衆的手段。

當這個英國人詢問楊秀清爲什麽太平天國的子民要男女隔離時,楊秀清便稱這是“天父”的旨意。

他稱天國允許有多少夫妻,允許生育多少孩子,都是上帝的旨意,沒有上帝的同意當然不能隨意組建家庭,從源頭上將男女分開管理是最好的辦法。

同樣信奉上帝的英國人聽後哭笑不得,他雖不能理解但深知無法改變,便離開了太平天國。

然而,這樣的制度只是針對普通百姓而言,對太平天國的上層領導來說,根本不受束縛。

在廣西時,洪秀全的後宮就有15個佳麗,在《多妻诏》中,甚至規定了上層官員可以娶多少妻妾。

例如,東西王可以各娶十一人,中級官員可娶2人,低級官員可以娶一人,至于其他人則要嚴格遵守男女隔離的政策。

在政策頒布的前期,大部分百姓迫于強權不敢有反對的聲音,加之同時實行的男女平等政策,使得一部分女性得到了解放,甚至可以一起上戰場建功立業,因此一開始沒有暴露太多問題。

然而, 隨著時間的推移,百姓逐漸發現太平天國領袖的前後不一。

天王洪秀全妻妾成群,據說後宮佳麗高達88人,而東王楊秀清妻妾有五十多人,而民衆連最基本的母子團聚都不能實現,逐漸怨氣四起。

不久後,民衆要求廢除規定的反抗聲越來越強烈,楊秀清深知這樣的雙重標准已經不可能再繼續實施下去,便再次假托“天王”下凡,勸誡洪秀全廢除了這項規定。

太平天國的民衆終于恢複到了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此時的百姓已經對洪秀全及楊秀清等高層産生了懷疑與不滿,也暗示了太平天國的局限性與不久之後的滅亡。

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

1856年,天京事變發生,隨著楊秀清的實權擴大,逐漸超過洪秀全,楊秀清居功自傲,利用“天父”的名義鏟除異己,杖責北王韋昌輝,囚禁洪秀全之兄洪仁達。

此外,楊秀清在洪秀全面前不跪,反而利用“天父”之名讓洪秀全及妻子給他下跪,種種事件累積,使得洪秀全起了殺心,他聯合北王韋昌輝等人,密謀誅殺了楊秀清。

楊秀清死後,洪秀全重新掌握了實權,但此後的太平天國卻走上了下坡路。

楊秀清作爲太平天國的軍師,在治國理政方面顯然更優于洪秀全。

在楊秀清掌權時,他多次任用賢才,提拔了陳玉成、李秀成等普通士兵,這些人在洪秀全掌權的後期爲他多次抵擋清軍,而洪秀全晚年任用親信,疏遠賢能,二者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楊秀清實行中央集權制,將文書由石達開審閱後集中到自己府中,再經由自己判斷後上達洪秀全,這就使得太平天國理政的效率提高,政治清明。

因此,楊秀清對洪秀全甚至太平田天國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只不過楊秀清的認知局限性,導致他有了一點功績便急功近利,想要取代洪秀全做“萬歲”,最終惹來了殺身之禍。

反觀洪秀全晚年沉迷宗教,思想保守,在清政府與英軍的雙重壓迫下,最終無力回天。

1964年6月1日洪秀全逝世,一個月後,太平天國覆滅。

曆史上,太平天國短暫地存在了14年時間,作爲一場規模宏大的農民運動,它實行的一些先進政策起到了一些積極作用。但是,不徹底的思想改革與內讧也爲太平天國的滅亡埋下了隱患。





2 阅读: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