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被批十大元帥作何反應?林總以身體抱恙離開,葉帥忍不住發聲

南書房 2024-04-27 15:51:03

1958年,軍委召開了一場幾千高級軍隊幹部參加的擴大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就是批評粟裕。

這場會議不久,粟裕總參謀長職務被撤職,從此,粟裕基本遠離軍界。

值得一提的是,粟裕在這次會議後,能夠最終“全身而退”,沒有遭遇更大的政治危機,毛主席的關鍵正名至關重要。要提到粟裕1958年被批評這件曆史事件,這一切還得從1954年粟裕擔任總參一把手開始說起。

一、毛主席對粟裕異常看重

相比于其他將帥,粟裕是在解放戰爭時期才開始大放軍事光彩的,在解放軍內部,不少領導幹部認爲,解放戰爭中,粟裕和林彪無疑是戰功最大的,甚至于要論殲敵人數,粟裕還在林彪之上。

就連林彪本人也曾提到,粟裕是一位軍事上的天才。

對于粟裕,毛主席是極爲器重的,解放戰爭時期,每回謀劃重大戰役之時,他很多時候都會交代一句:聽聽粟裕什麽意見。

1949年6月,當中央會議明確決定武力統一台灣之時,毛主席想到的第一攻台指揮官人選就是粟裕,哪怕後來粟裕建議林彪或者劉伯承來指揮,主席仍然堅持由粟裕指揮。

1950年,要不是粟裕生病在蘇聯休養,毛主席同樣准備讓粟裕指揮志願軍。

1954年10月,毛主席親自任命粟裕爲總參謀長。

二、粟裕爲何會被批評

1958年5月,彭德懷主持召開了一場重要的軍委會議,最開始,這場會議參會人數並不是很多,可是到了後期,這場會議,規模越來越大,人數達到了幾千人,基本上全軍軍級以上幹部全部參加,甚至一部分師級領導幹部,也列席了會議。

就是在這次會議上,粟裕遭到了嚴厲的批評。這其中,彭德懷和聶榮臻元帥二人批評無疑是非常嚴厲的,彭德懷等將帥們,批評粟裕有著濃厚的極端個人主義,走資産階級軍事路線。

粟裕之所以會遭受如此嚴厲之批評,這一切都源于粟裕犯下過三個“嚴重錯誤”。

第一個錯誤是在1955年策劃攻打馬祖列島事件上。

1955年6月18日,粟裕在北京召開了一場研究進攻馬祖三個島嶼的戰情會議,參會人員有福建軍區司令員皮定均等人。

當南京軍區收到粟裕相關指示後,他們産生了一些疑惑,因爲在1954年,毛主席親自指示到,對于馬祖列島要一個一個島嶼去攻打,現在粟裕居然要同時攻打三個島嶼,這讓南京軍區同志們充滿了疑惑,于是,他們將相關情況彙報給了主持軍委工作的國防部長彭德懷。

彭德懷得知此事後,他一方面趕緊彙報毛主席,一面下令停止攻打馬祖列島的作戰計劃和准備,讓彭德懷氣憤的是,粟裕部署如此重要之計劃,事先居然沒有通知軍委。

彭德懷後來雖然沒有批評粟裕,可是毛主席親自批示到,粟裕此舉是有些不妥的,事實上,粟裕這種越級行爲,的確是有些越權的,也是犯了軍隊管理忌諱的。

第二個錯誤是1957年粟裕忽視了外交紀律。

1957年11月,粟裕隨彭德懷等元帥參加了蘇聯紀念十月革命40周年的慶祝活動。

在和蘇聯總參謀長索科洛夫斯基元帥交談時,粟裕提到,現在新中國總參和國防部分工複雜且不明確,總參事務實在太多,希望可以得到蘇聯有關兩個部門分工的相關資料。

粟裕此舉是非常不妥當的,按照國際外交原則,向外國要資料這是需要兩國最高領導人批准的,尤其是這種軍事機密更是如此。

回國後,葉劍英就隱晦得批評了粟裕,葉劍英指出,從職權上說,國防部是總參的上級領導部門。

第三個錯誤是,1958年粟裕越級命令志願軍從朝鮮全面撤軍。

1958年2月,中朝兩國聯合發表了志願軍撤軍聲明,彭德懷也于2月25日召開了撤軍的會議。

鑒于軍委已經召開了會議,于是,粟裕擅自以總參名義,下達了3月8日撤軍回國的命令。

這件事讓彭德懷非常不滿,要知道,總參是沒有權力調動大規模部隊的,這的確是一件嚴重的越權行爲。

在1958年的這次軍委擴大會議上,這三件事重新被拿了出來。面對同志們各種批評,粟裕不得不幾次站出來檢討。

三、毛主席給粟裕正名

而彭德懷和聶榮臻之所以對粟裕如此嚴厲批評,事實上,這不是他們之間有什麽嚴重的私人過節,更多的是有著一些誤會,彭德懷是一個原則性很強的人,他批評粟裕,也完全是爲了軍隊現代化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在軍委擴大會議上,雖然十大元帥中林帥、賀龍、陳毅、葉劍英、羅榮恒等元帥都參加了,可大多數元帥都是不發一言,中肯地說,在這種特殊政治環境下,元帥們不發一言,看似是無一人求情,實際上,這種不說話也是一種幫助。

林總在開會期間,以身體不舒服爲由提前離開。而葉劍英最後忍不住做了發言,葉劍英指出,粟裕對于黨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要說他搞個人主義,資産階級,沒有人會相信,充其量就是有些驕傲罷了。

對于這場重要的軍委擴大會議,毛主席也是時刻關注著,在會議最後階段,毛主席特意接見了海軍司令員肖勁光。

毛主席眼中閃過一道特別神色說道:“肖勁光同志,你覺得粟裕同志這個人怎麽樣?”

肖勁光毫不猶豫地說道:“主席,粟裕是一個好同志,我絕對相信粟裕的忠誠。”

在接見肖勁光之後,毛主席親自下達了一個指示:粟裕同志對于新中國是有大功勞的,粟裕的錯誤,我看他更多的是處于公,而不是私心,這點大家務必考慮清楚。

正是毛主席爲他正名,這才讓會議之後風向開始轉變,粟裕也成功“退下來”。

不過,在此後歲月中,粟裕問題一直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解決,盡管葉劍英這些老同志盡力幫忙,可由于種種原因,一直到1984年粟裕去世,他都沒有得到平反,這件事也成爲粟裕一生不小的遺憾。1994年,在黨中央關懷下,粟裕問題終于得以平反,只可惜,此時的粟裕已經去世多年了。

12 阅读: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