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座艙專家團,一起尋找北京車展5大好“屏”!

AutoLab 2024-05-01 00:21:24

今年的北京車展有超過100台新車進行了全球首發,那麽這些新車在智能座艙方面又會有哪些新的突破?

爲了探索這一問題,這次我們聯合了來自Unity中國、意柯那設計以及億咖通科技的多位汽車智能座艙領域的專家大咖,一同在車展現場體驗並評選出了5款最值得關注的好屏!

入選車型:小米SU7

入選理由:來自手機廠的降維打擊

雖然距離小米SU7上市已經過去快1個月了,但是這並不妨礙它成爲本屆車展上最受關注的新車之一。關于這台車的智能座艙體驗,之前我們已經在AutoLab搶先試駕的內容中爲大家展示過了。

事實上,小米並不是第一個進軍汽車行業的手機廠商。不過,對于智能座艙的玩法,尤其是圍繞大屏的配件生態方面,小米SU7可以說是給整個汽車行業都上了一課。

入選車型:MINI家族

入選理由:屏不在大,夠圓則靈

在本屆車展期間,MINI家族悉數登場。除了備受關注的電動版MINI外,也包括首次在國內亮相的MINI Aceman。那麽對于MINI最新一代的産品而言,在智能座艙方面最大的亮點,莫過于中間這塊圓形的中控屏了。

站在設計的角度,這塊圓形的屏幕很好的傳承了MINI從1959年誕生以來的經典元素。但同時,這也對車機系統的開發提出了更多要求,尤其是軟件適配方面。

從車展現場的實際體驗來看,目前絕大部分常用APP都已經完成了對圓形屏幕的適配,但諸如愛奇藝這樣的視頻類APP,依然只能在圓形屏幕內以一塊長方形區域來顯示。

入選車型:極星4

入選理由:中西合璧,碰撞出新的火花

在車展前夕,極星4推出了兩款全新的雙星互聯版車型。和去年上市的23款車型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于新車會額外贈送1台Polestar Phone,可以實現手機和車機的無縫互聯。

雖然目前市面上也有不少合資品牌會對智能車機進行本土化改進,但是像極星4這樣將中西方産品理念深度融合的産品並不多見。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極星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車型都會搭載基于魅族Flyme Auto開發的Polestar OS。相較此前的原生Android Automotive系統,顯然更適合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

入選車型:智己L6

入選理由:大屏幕也可以很小巧

如果說在W2館還有哪台新車可以和小米SU7 PK一下熱度的,斜對面的智己L6絕對算一個。畢竟從發布會開始,這兩台車就一直打的不可開交。至于智能座艙方面,可升降的屏幕和多塊屏幕的布局則一直是智己的招牌之一。

對于大屏黨們而言,大屏幕所帶來的視覺震撼是無可取代的。不過大屏幕如何跟座艙設計進行有機結合對于各家車企們而言也是個難題。

智己L6所采用的這種可升降屏幕雖然成本高昂,但是在屏幕收起的那一刻,也讓人有機會可以更好的享受屏幕以外的車內空間。同時,車內大量圓潤的線條造型,搭配縫線工藝的處理,確實也和特斯拉開創的極簡主義座艙形成了鮮明對比。

入選車型:問界M9

入選理由:車裏的下一塊屏幕,何必是屏幕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口口聲聲說不造車的華爲在今年的北京車展有足足三個展台。享界S9作爲華系車的新成員,熱度自然無需多言。不過這次新車並未展示內飾,因此從座艙體驗的角度來說,問界M9依然是本屆車展上體驗華爲座艙的不二之選。

其實車機屏幕發展到今天已經快卷得跟手機行業差不多了,屏占比、分辨率、對比度,當這些常規參數都很難再有大的突破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你車裏的下一塊屏幕,又何必是屏幕呢?

在車展期間,我在華爲展台裏就發現了這麽一個有意思的新技術——光場屏。簡單來說,有點類似一個給乘客准備的HUD。可以在很小的體積內,投影出一個40英寸的畫面,並且還能擁有相當不錯的亮度和清晰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光場屏並不是只有新車才能體驗。只需要更換一個帶光場屏的頭枕,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車型就都能用上這個光場屏了。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們爲大家總結的5款值得在本屆車展上最值得關注的好屏了。車機屏幕作爲人車交互的重要載體,已經成爲如今智能座艙的重中之重。

不過,如何處理好車機屏幕與座艙設計之間的平衡,相信會成爲接下來智能座艙新的突破口。

0 阅读:12

AutoLab

簡介:專注在新能源、車聯網、後市場、汽車電商的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