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用新展講述中國版畫的百年傳承與創新

99藝術 2024-04-22 11:15:14

中國的新興版畫遠非一種繪畫類型,一場藝術運動這麽簡單,自誕生之日起就因爲深刻的參與到中國的近現代進程中,而成爲一種中國精神的象征。1931年魯迅在上海創辦了“木刻講習會”,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由此開始,迄今已超過九十年。

版畫這一藝術形式不僅曾是傳播先進思想的“匕首投槍”,更開啓了中國美術的現代化之路,隨著技術的進步與時代背景的變遷,如今版畫藝術的發展也已是日新月異,不少在當代藝術領域取得成功的藝術家都是從對版畫的研習開啓了自己的藝術之路。

4月13日,“MoAE館藏及學術研究系列展:觀念的演化”在浙江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正式開幕。這次大展不僅回望了前輩版畫家諸多經典作品,同時也展現了當代名家對版畫這一畫種的不斷拓展與創新,版畫作爲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館藏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首次集中對公衆亮相。

嘉賓于“觀念的演化”展覽開幕式合影

“觀念的演化”爲我們勾勒出了一幅中國版畫百年傳承與創新的宏闊圖景,本次大展圍繞1980年代爲轉折,以華茂館藏作爲基礎,是一個以典藏帶動研究的學術大展。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以博物館二層展廳作爲展覽的節點,從當下往曆史的深處回溯,四樓展廳則是從曆史一路走到現在。展覽的第一部分以時間線貫穿,從新興木刻到上世紀80年代;第二部分則聚焦自1980年代之後中國版畫的當代轉型,通過展品讓觀衆看到今天的版畫家如何在當代語境下持續創作。

本次展覽聯合策展人段少鋒爲現場觀衆導覽

談及本次展覽“觀念的演化”這一主題的由來,本次展覽的聯合策展人段少鋒分享時說道,“‘中國是一個不斷演化的、複雜的文化共同體’,而版畫在我看來,正是一門與時代同行的藝術,在本次展覽中,我們將對版畫這一藝術類型近百年來的‘觀念的演化’進行梳理和呈現。”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版畫是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收藏體系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截止目前共收藏版畫作品,相關文獻及相關史料共計超過800件。

除了收藏,博物館也長期關注中國新興版畫引進過程中具有曆史標志性的作品。從時間跨度上來看,自上世紀30、40年代版畫初創延續到不斷發展的當下時間節點,前後曆程將近百年,博物館試圖在對中國版畫發展不同曆史階段的貫通性、差異性進行梳理的基礎上,不斷擴展學界與收藏領域對中國版畫的再認知。

華茂集團董事長、總裁,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館長 徐立勳致辭

正如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館長徐立勳在開幕致辭中所言:“通過藝術展覽與作品研究相結合,呈現版畫學科的曆史傳統及當代版畫發展的脈絡和新見,同時推出版畫主題的藝術教育活動及文創衍生品,希望能讓更多人‘解鎖’版畫藝術,觸摸中國版畫印痕肌理之下的溫度和傳承。”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分爲“在場:版畫介入社會”、“轉場:從革命到建設”、“起點:版畫作爲方法”、“原點:從當代到版畫”四個篇章,是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首次大型藝術家群展。

《出擊之前》胡一川

木版

15.3x19.5cm

1937年

《當敵人搜山時候》彥涵

木版

22.7x17.7cm

1943年

展覽精選了羅清桢、李桦、胡一川、江豐、羅工柳、彥涵、古元、黃永玉等藝術家的經典版畫作品,並與徐冰、譚平、蘇新平、王華祥、陳琦、方力鈞等當代藝術家的版畫作品進行對話,共展出兩百余件作品。

《1997》方力鈞

木刻版畫

244x366cm

1997年

《上善若水No.1 》陳琦

水印版畫

50x80cm

2012年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的版畫收藏放眼全國,其收藏無論從數量、還是藏品重要性上都舉足輕重。此次“觀念的演化”也創下了博物館自2020年開館以來的兩個首次:首次大型藝術家群展,首次將館藏作品與當代藝術並置呈現的主題展覽。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副館長 宋新新主持展覽開幕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副館長,同時也是此次“觀念的演化”展覽的聯合策展人宋新新介紹,此次展出作品是從館藏八百余件版畫精品中遴選出超兩百件代表作分爲不同板塊進行展出。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此次展覽希望能讓更多的人認識新興木刻和我館所收藏的這批版畫真正的價值所在,通過梳理這些重要版畫作品,不僅對于我們了解當時的時代精神,以及當下版畫的藝術創作,甚至對于版畫學科的建設變化,對當代藝術發展的走向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小導覽員爲嘉賓導覽作品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是國內首家以藝術教育爲核心的主題博物館,博物館旨在依托展覽通過形式多樣的美育項目打造“美以成人”的藝術教育平台,其中成長計劃項目X Project小小導覽員已成爲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的公教品牌項目,此次展覽開幕式上所有展品均由小導覽員爲觀衆進行了專業的講解。

小導覽員爲嘉賓導覽作品

宋新新介紹博物館開館的前兩年,工作重點便放在了基礎公共教育方面。“館裏會配合每次展覽做工作坊,從內容設置上逐步梳理、減化爲目前的八個主題工作坊。”

小小導覽員項目從2020年開館伊始便啓動並一直持續到現在。“小小導覽員這樣的項目很多博物館都有,我們的嘗試是除了導覽和講解之外,還會把博物館日常的工作坊也邀請小孩子深入參與進來,這樣他們對我們博物館的工作內容會更加深入的了解。”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宋新新將其定義爲成長計劃,“此外,我們會從工作坊的策劃到主題內容,有意識地做一些材料包,裏面配有相應的制作步驟,參與者拿到後能夠親自做出一件完整的作品。”爲了配合此次講述版畫曆史沿革的展覽需要,博物館特別設計了制作絲網版畫的材料包,作爲展覽研學公教的補充內容。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在展覽開幕前舉行的研討會上,華茂收藏負責人徐钰程也從館藏版畫的收藏側重點、代表藝術家的重要作品,以及藏品立足于本土這三個角度介紹了此次大展的重點:中國早期新興版畫的代表性作品,中國版畫的當代視角。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上世紀30、40年代中國新興版畫的代表作是華茂版畫收藏的重中之重,在搭建出中國新興版畫早期圖譜的各個方向後,展覽將另一個重點放在了1980年代後的當代版畫作品,以及當下正在發生的版畫創作現場。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我們收藏了大量1980年代之後優秀版畫家的作品,華茂館藏強調作品的質量與深度,試圖勾勒出中國新興版畫真實而全面的景象。”

99藝術專訪

華茂收藏負責人 徐钰程

Q&A

Q = 99 藝術網

A = 徐钰程

99藝術:華茂收藏始于何時,版畫收藏目前是怎樣的情況?

徐钰程: 華茂整體收藏始于1993年,迄今已經有三十年的曆史了。從收藏之初便聚焦在三個大的體系:油畫、版畫和傳統書畫,收藏總體秉承一個理念,給本地觀衆提供國際化的視野,同時給外地觀衆展現甯波的文化自信。

版畫這個藝術門類的收藏對于華茂而言是一個大類,華茂的藏品超過5000件,雖然800余件版畫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我們依然很榮幸能夠獲得一個如此完整的版畫收藏體系。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99藝術:我館爲何如此深入地收藏版畫,因何機緣而開始?

徐钰程: 要分幾部分來講:首先對于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而言,我們想強調的重點是藝術教育,華茂始終認爲一個博物館的根本是基于研究展開的。無論油畫、版畫,都值得我們去投入學術力量去研究、挖掘。華茂當初之所以會對版畫收藏如此傾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我館最早的一批藝術品收藏來源于羅工柳先生家屬,這次展覽“觀念的演化”也有老先生的版畫作品。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徐钰程:**除此之外,博物館還在機緣巧合下有幸收藏了魯迅編撰的《木刻紀程》,魯迅作爲中國版畫運動的發起人,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也爲接下來的收藏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慢慢形成了大家看到的目前華茂收藏的八百余件版畫作品。

“觀念的演化” 展覽現場

99藝術:華茂收藏的學術標准是什麽?收藏主要關注在哪一方面?

徐钰程: 版畫收藏是華茂持續三十多年不斷積累的結果,包括從二級市場拍賣所得,以及藝術家家屬的捐贈,也有數量可觀的藏品得自海外。研究團隊和收藏團隊在我館充當著兩種不同的角色。研究團隊提供資料及研究成果,當我們要去收藏一件藝術品的時候,負責提供對這件藝術品的專業判斷。收藏團隊是最後決定是否對某個藝術家作品進行納藏的決策層,二者分工明確。

《街頭故事會:20世紀60至90年代的街頭藝術事件》

劉慶元

木刻絲印

57x78cm

2018年

**徐钰程:**華茂收藏的範圍比較寬泛,一個重點是甯波本土重要藝術家;另一個是外埠藝術名家。與此同時,華茂也很關注對中青年,特別是90後、00後這一代藝術家作品的收藏。這部分會更加偏向于對于藝術家的市場和作品的學術深度做出綜合評價後,才去決定是否策劃相應的展覽。

《蒲公英》吳凡

水印木刻

49.6x33cm

1959年

99藝術:你怎麽看版畫作品的市場化以及版畫收藏的現狀?

**徐钰程:**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到一二級市場中,會發現大部分版畫都是以藝術家衍生品的方式來進行售賣。版畫的優勢是相對較低的價格,現在市場上出現的占主導地位的版畫作品裝飾性都比較強,價格和裝飾功能,這兩個考量會成爲受衆收藏版畫的因素。

《春潮》 彥涵

木刻版畫

34.5x39.8cm

1979年

徐钰程: 我們這次展覽的版畫作品大部分是上世紀30、40年代的藝術家,這批藝術家的作品幾乎在拍賣市場中極少見到,我認爲這是市場對于版畫這一門類的忽視,版畫由于可以多次翻版的因素,可能會使得很多藏家認爲其價值會打上一個問號。

對于我館而言,作品收藏的市場因素固然重要,但對于藏品研究及其附加的曆史價值,要遠遠大于其經濟價值。我們也希望這次版畫大展僅僅是個開始,希望能通過更多這樣的展覽,慢慢喚醒學界、市場對于版畫藝術的重視。

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

99藝術: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坐落在甯波,這座城市的觀衆畫像有什麽特點?

徐钰程: 甯波這座城市的文化脈絡很深厚,具體到我館的觀衆群體,大部分以本地觀衆爲主,如果給出再具體一些的觀衆畫像的話,甯波大部分觀衆群體以親子家庭爲主,這也是我館目前比較主要的一個觀展群體。

甯波的觀衆有對藝術的渴望和熱情,所以如何發揮我們的地域特色,吸引並盡量輻射甯波及其周邊的觀衆群體,這也是我們時常思考的方向。

MoAE館藏及學術研究系列展:觀念的演化

展期:2024年4月13—2024年6月16 (周一閉館)

展覽場地: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2-4樓

指導單位: 甯波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主辦單位:華茂藝術教育博物館

支持單位:徐萬茂美堉公益基金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