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網劇網遊,正成爲文化出海“新三樣”

華輿 2024-03-19 14:20:17

技術革新、載體更新、話題創新,文化出海湧現出多種新載體。網文風靡海外——閱文集團走出國門,在“獅城”新加坡舉行全球華語IP盛典;網遊備受熱捧——米哈遊熱門遊戲《原神》,讓全世界粉絲愛上中國年;網劇讓人癡迷——B站力推“國創”出海,攜手海外機構掀起熱潮……

  ▲圖片來源中新網

近幾年,網文、網劇、網遊等新載體,承載著東方神韻,在全球刮起“中國風”,成爲文化出海“新三樣”。它們整合並創新文化表達模式,通過主動傳播與融合敘事的海外輸出,向全球青年群體展現著絢爛多姿、立體豐富的中國形象。

“群龍出海”,“中式美學”風靡世界

前不久,“閱文全球華語IP盛典”在新加坡錄制時一票難求,成爲當地備受關注的“文化事件”。

當前,網文出海正實現從大規模增長到“質量、數量雙輪驅動”的蛻變。《2023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網絡文學全行業海外營收規模達40.63億元,同比增長39.87%。閱文旗下海外門戶“起點國際”上線約3800部中國網文的翻譯作品,培養約41萬名海外原創作家,推出海外原創作品約62萬部,累計訪問用戶約2.3億。

網劇也在海外備受熱捧。有觀衆在海外社交平台上這樣說:“最近迷上一個短劇,雖然每集只有1分鍾,但我看得停不下來,誰來拿走我的手機……”這部讓她“欲罷不能”的短劇制作方就來自中國。

根據美國Sensor Tower的數據,2023年,一款名爲ReelShort的應用軟件在美國下載量超千萬,在應用軟件娛樂類排行榜上,多次成爲最受歡迎的應用之一。這款“名不見經傳”的軟件其實也是由中國公司打造,專門針對海外微短劇市場。

網遊的海外表現同樣突出。中國龍年農曆新年來臨之際,風靡全球的開放世界冒險遊戲《原神》同步“上新”。在《原神》世界的“海燈節”與中國春節同步,全球玩家可以在遊戲世界裏體驗“彩鹞栉春風”的濃濃中國風情。

遊戲中,還融入中國傳統舞獅元素:跳躍、蹲樁、打滾、弓步、扣步……在國際大都市霓虹閃耀的遊戲背景下,中國舞獅讓全球玩家充分感受“國潮國風”的中式美學。

《原神》創作團隊介紹,除了傳統舞獅,遊戲中還用一些非遺技藝來推進劇情、渲染氛圍,“希望拉近全球用戶與中國文化間的距離”。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網文、網劇、網遊等新形式更貼合青年文化視角,有很強的生命力。

“以文化人”,科技端持續發力

爲了讓全球用戶更多體驗中國文化,讓更熱愛“中國創新”的互聯網文化産品,內容端正持續借助文化和科技兩翼發力。

《原神》更新版本中,世界各地的玩家可以在虛擬世界煙霧缭繞的茶田裏,采摘“松蘿仙芽”。這一場景采用了“全域高度圖體積霧”技術,“霧氣”能夠隨地點變化而改變濃淡、方向。

閱文新近啓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不僅爲網絡寫手提供靈感和素材,還大大提升中文作品的翻譯速度和效率。2023年,閱文旗下的海外網文平台又上線了葡萄牙語、德語、法語等類別,推動“中國好故事”破語言壁、文化壁。

“作爲以技術爲立身之本的高科技企業,米哈遊專注于卡通渲染技術、雲計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領域的持續研發及探索。”米哈遊總裁劉偉說,“我們專注于利用數字技術傳承中國文化,通過不斷挖掘中國曆史文化內蘊,打造民族原創文化精品。”

“跨文化傳播並非線性‘勻加速’,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不同情況令出海有著不同的策略,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然是‘最大公約數’。”中央文化和旅遊管理幹部學院副研究員孫佳山認爲,基于人類共通的情感和價值觀念是內核,有“親近感”;作品表達蘊含中華文化的詩意風格和飛揚想象,又有獨特的“美學思維”。

日前,哔哩哔哩與日本富士電視台達成合作,設立B站國創專屬頻道“B8station”,專門播放來自中國的動畫作品,此後還將合作國産遊戲《時光代理人》的日劇改編。這是第一次國內視頻平台與日本主流電視台達成頻道合作,實現國創出海及開發。

“動畫是一個跨越年齡、跨越膚色、跨越種族的作品,未來希望我們的原創內容,從開始制作那一天起,就立足于全球。”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說。

擺正船帆,持續借風前行

從“網文強者”閱文、“遊戲巨頭”米哈遊到“流量高手”B站,在線新經濟領軍企業不斷拓展全球市場,成爲國內細分領域“出海”競爭的代表。不少政府部門也通過相關舉措,進一步推動在線新經濟産業做大做強。

想讓文化出海“新三樣”更加行穩致遠,除了要把握好精神內核,還要探索更加新鮮巧妙的精品內容。

有微短劇創作者坦言,如何實現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是短劇出海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文化娛樂産品的出海絕非簡單地對國內産品的複制粘貼,要想做大做深,無疑要對在地市場的文化內核、受衆習慣有著相當的理解。”

而且,類型單一、內容同質化等特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網文、網劇拓展市場的能力;古裝傳奇、青春“甜寵”、仙俠玄幻等類型雖然在海外最受歡迎,也容易形成刻板印象。

“未來創作者不僅要在視覺層面用心,更應潛心打磨作品的內在品質,靈活化用傳統文化精髓,找到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平衡點。”孫佳山表示。

“文化出海,並不是單一維度的傳播,也不該是一時熱度,而是要真正在世界範圍內直抵人心,跟全球用戶形成情感共鳴和文化認同。”閱文集團首席執行官侯曉楠說,相信這一領域,“不用等待很久就可以湧現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華語IP。”(完)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