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韭菜”的劉彥春:基金巨虧400億,自己竟然先開溜!

電眼商業 2024-04-25 03:46:31

近期研究了一些基金經理及其相關代表作,本以爲可以發現一些“行業清流”,即那些具有持續爲基民帶來投資回報的能力,並且投資哲學與其他同行不同的基金經理。

但是,遺憾的是,越研究越發現國內公募基金經理的手法大多雷同,特別是一些在行業很有知名度的所謂“頂流”基金經理,很大程度上可能靠的是運氣使然,而非自身專業能力出衆,甚至有些“頂流”其實是靠虧出來的知名度,在基民圈裏實在是虧的“太有名氣”了,也就成了“頂流”。

“頂流”劉彥春,三年虧損超437億

前兩天研究前海開源曲揚的時候,已經讓銳眼哥非常震驚了,曲揚三年虧損222億,這麽能虧,在國內基金行業應該沒有幾個比他更能虧的了吧!

然後,今天在研究景順長城劉彥春之前,也本以爲這位“頂流”基金經理與曲揚差不多,甚至要比曲揚好一些,可能虧得比曲揚少一點呢?

結果,當獲取到劉彥春目前在管的6只産品的財務數據之後,銳眼哥的反應是:怎麽可能?不敢相信?怎麽會虧這麽多?

近三年,2021年-2023年,劉彥春管理的6只産品,總共虧損超437.38億!

作爲基金投資者的基民們,你們敢相信這是真的?

一個“頂流”基金經理,在只管理了6只産品的情況下,僅三年就讓基民虧掉430多億,平均每年每只産品穩定虧損近24億,這還是幫基民理財的專業人士嗎?

目前,劉彥春在管的産品包括景順長城鼎益、景順長城績優成長、景順長城集英兩年定開、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景順長城內需增長、景順長城內需貳號6只基金産品。

從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這六只産品確實虧損超437億多,其中,虧損最多的是景順長城新興成長,三年虧了211億,其次是景順長城鼎益虧了91.49億,然後是景順長城績優成長虧了58.9億,三只産品就虧超360億!

這麽一比,前海開源的曲揚簡直太好了,曲揚近三年在管的8只産品才虧222億。

當然,有可能曲揚與劉彥春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截至目前,曲揚在管總規模185.11億,劉彥春在管總規模518.77億。劉彥春管理的産品單景順長城新興成長規模就是272.06億!

這樣的管理規模也只有“酒莊莊主”易方達張坤可以與之匹敵,張坤管理的單易方達藍籌精選一只産品近三年就虧損超320億,果然還得是“坤坤”!

三年管理8只産品才虧222億的曲揚,你可以“退下了”。

超8%的虧損是管理費

抱歉抱歉,寫著寫著竟然比起了誰虧的多了,要不得,應該比誰爲基民賺的多。

當然,今天的主角,景順長城劉彥春,自然不在爲基民賺的多的基金經理之列!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劉彥春在管的這6只産品,近三年虧損超437億,同期收取的管理費超36.53億,管理費占虧損額的8.36%。

但是,要知道的是,基金管理費作爲對基金管理人的報酬以及基金資産的成本,是要從基金總體資産中扣除的。也就是說,劉彥春虧損的這437億中是包含從基金資産中扣除的36.53億的管理費的,其余400億虧損才是基金投資管理産生的虧損!

可以看到,劉彥春管理的規模最大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收取管理費最多,三年管理費收入18.85億,其次是景順長城鼎益收取管理費8億多。

還是來做一個有意思的計算題。

以虧損最多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爲例,三年虧損211億,收取管理費18.85億,用虧損額除以管理費,相當于劉彥春的新興成長每給基民虧損1萬元就可以獲得893元的管理費。劉彥春管理的這6只産品整體虧損437.38億、收取管理費36.53億,相當于每給基民虧損1萬萬可獲得835元的管理費。

就這一點而言,劉彥春似乎要比曲揚好點,曲揚的情況是,整體而言每給基民虧損1萬元就要收取1600元的管理費!

當然,在這樣的狀況下,基民所處的位置就更不利了。

一方面,管理費相當于固定費用,不管基金賺錢還是虧錢都要提取,即便基金資産投資不虧錢,基民還是要虧錢;另一方面,隨著基金資産的持續虧損,持有基金的基民變得逐漸麻木起來,堅持持有等待回本,就是不賣出贖回,但這又正中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下懷,他們就是不希望基民贖回,基民贖回了管理費就少了!

以景順長城新興成長爲例,自2021年之後,基民對新興成長的申購和贖回明顯減少,不過仍呈淨贖回的狀態,今年一季度新興成長的淨贖回達5.75億份,但仍低于2021年末6.36億份的淨贖回。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所以,因爲基民不願意割肉贖回,雖然劉彥春近三年讓持有景順長城新興成長的基民虧了211億,但目前基金贖回壓力似乎並不大,基金管理費還是收的舒舒服服。

巨虧後,自己先溜了

搞笑的是,基民因爲虧了想回本不贖回持有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基金,但作爲基金經理的劉彥春在2023年竟然大規模的贖回了在新興成長的持倉份額!

什麽意思?基民不贖回,基金經理就來贖回?繼續讓基民爲基金經理買單?

這韭菜割的也沒誰了。

前一周多點時間,就在劉彥春管理的基金年報剛出來之後,基金經理劉彥春減倉50%的消息引起基民熱議,基民直接炸鍋了:好家夥,一口一個長期主義,結果自己先溜了!

事情是這樣的,在景順長城新興成長2023年中報中還顯示,基金經理持倉超過100萬份,然而,到2023年年報時,基金經理的持倉已經變成10-50萬份,至少也是跑了一半了。

不僅如此,銳眼哥還發現,劉彥春自己雖然對規模最大、虧損最多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進行了大規模減持,但是他自2018年掌管景順長城內需貳號以來似乎一直持有50-100萬份持倉。

進一步還可以發現,景順長城內需貳號是劉彥春目前在管産品中,自産品成立以來表現最好的産品,也是近三年虧損較少的産品。景順長城內需貳號自2006年5月成立以來累計盈利99.09億,近三年虧損26.01億。同時,其還持有10-50萬份近三年虧損最少的景順長城內需增長,近三年該基金虧損17.12億,自2004年成立以來累計盈利68.09億。

好你個劉彥春,讓基民巨虧400多億還躺賺36億多管理費不算,還給自己開小竈,減倉虧損最多的,長期持有賺錢最多的!

0 阅读:4

電眼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