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溪特早茶引領新春茶香——四川省第十一屆茶葉開采活動周啓動

農視網 2024-03-05 09:31:18

正是春寒料峭時,納溪茶香迎客來。3月2日上午,以“納溪特早茶 香飄全世界”爲主題的四川省第十一屆茶葉開采活動周啓動儀式,在泸州市納溪區中國特早茶城舉行。

本屆茶葉開采活動周由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指導,泸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泸州市農業農村局和泸州市納溪區人民政府承辦。活動爲期3天,期間舉行納溪特早茶品鑒會、2024茶産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納溪特早茶經銷商大會、首屆中國·泸州“納溪特早茶杯”鬥茶大賽等活動,通過以茶會友,不斷提升“納溪特早茶”品牌,進一步擴大納溪特早茶交流領域,探索發展新機遇,爲納溪特早茶産業的進一步發展加油助力。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于康震,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民建四川省委會主委謝商華,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黃競儀,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孟坤關等領導,相關科研機構、學會、協會、商會和大專院校、永川泸州茶葉産業聯盟相關負責人、茶商代表,40 余家中央、省、市級媒體參加啓動儀式。

納溪是“中國特早茶之鄉”,是全球同緯度茶樹發芽最早的區域之一,在除夕就能品上一杯納溪新茶。近年來,納溪區依托區位優勢,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打造千億茶産業”和培育“精制川茶”重大戰略目標,加快推進納溪特早茶産業發展,讓一片茶葉成爲納溪的主要特色産業和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

啓動儀式上,國務院參事、農業農村部原副部長于康震發表致辭說,納溪作爲四川以及泸州茶産業發展的主力軍、領頭羊,立足“特早、有機”兩大特色優勢,在産業發展、品牌建設、科技創新、茶旅融合和連農帶農等方面猛下功夫,擁有茶葉基地31.5萬畝,年總産量2.3萬噸、茶産業年綜合産值實現83億元,綜合效益走在四川省前列。相信通過此次活動的順利舉行,將會進一步提升納溪特早茶的聲譽,助力納溪茶産業邁上新的高度。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孟坤)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陳孟坤表示,四川是茶葉大省,也是全國最大的早茶之鄉。泸州是四川傳統優勢重點茶區之一,納溪區作爲四川重點産茶縣和四川省早茶生産的排頭兵,是農業農村部四川川西南早茶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建設基地,近年來,納溪區立足“有機、特早”兩大優勢資源,加強質量監管,強化品牌建設,致力打造“生態茶、有機茶、幹淨茶”,茶綜合産值已達83 億元,茶産業規模、綜合實力居泸州市第一,茶産業綜合效益走在全省前列。

會上播放了納溪區城市宣傳片,開展茶藝展演和品茶活動,推介茶鄉精品旅遊線路,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與納溪區聯合共建中國優質農産品茶葉示範基地,泸州市納溪區人民政府分別與山西省四川商會、泸州拉達進出口貿易公司、泸州市納溪區川閩緣茶業有限公司、四川草舍茗茶有限公司、四川茶可以茶業有限公司集中簽約,並爲首屆中國·泸州“納溪特早茶杯”鬥茶大賽,“納溪特早茶杯”征文、攝影大賽獲獎人員頒獎。

做好産銷對接,拓寬銷售渠道

近年來,納溪區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打造千億茶産業”和培育“精制川茶”重大戰略目標,加快推進納溪特早茶産業發展,茶産業已成爲納溪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

3月2日下午, 2024茶産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納溪特早茶經銷商大會召開。大會聚合了國內外茶産業各環節的專家代表,彙集了茶葉生態綠色發展、技術模式創新、産業鏈轉型升級和品牌價值提升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有力助推産業信息共享、研究互通、成果互惠,也將進一步促進納溪及四川特色茶葉産業發展,爲加快建設高質高效的區域特色茶産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黃競儀,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原一級巡視員陳友權,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産業分會副會長、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原總工程師劉桂才,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名譽會長王雲以及川西南早茶優勢特色産業集群建設項目實施市、縣的有關領導,相關科研機構、學會、協會、商會和大專院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泸永融合發展示範區茶葉産業聯盟相關負責同志、茶商代表參加本次大會。

(泸州市納溪區委副書記、區長袁維榮致辭)

泸州市納溪區委副書記、區長袁維榮在會上致辭說,納溪特早茶是自然滋養的“生態茶”、是富含創新的“優質茶”、是前景廣闊的“致富茶”。近年來,納溪區通過持續不懈的政策扶持和培育壯大,把茶園變成公園、茶山變成金山,在規模、産量、品質和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發展,先後榮獲“中國特早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茶業百強縣”“全國有機農産品認證示範區”“全國特色茶旅資源區”“全國多彩茶鄉-特色魅力茶鄉”“四川省茶業十強縣”“四川十大最美茶鄉”等殊榮,“梅嶺茶葉主題公園旅遊線路”連續兩年獲評全國“茶鄉旅遊精品線路”,“瀚源黃茶”被評爲“四川十大名茶”,“鳳嶺飄雨牌玉芽”被評爲“四川名茶”。

(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黃競儀致辭)

中國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協會會長黃競儀致辭說,産業振興是推進鄉村振興的“加速器”,要形成綠色安全、優質高效的鄉村産業體系,保持産業的持續活力,助力人民群衆持續增收,就要寫好“土特産”這篇大文章。茶産業是納溪鄉村振興第一支柱産業。要充分發揮納溪特早茶的優勢,不斷挖掘茶文化內涵,增強茶文化軟實力;建立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統籌發展産業園,以高新技術爲依托,推進茶産品深度開發,加速茶葉全産業鏈發展,拓展茶産業多種功能,提高茶産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進一步推進納溪特早茶綠色化、標准化、數字化和産業融合發展,持續擦亮中國特早茶之鄉的靓麗名片。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原一級巡視員陳友權表示,茶是我國特色優勢産業,而泸州納溪茶具有獨特優勢。他說,在領導重視、政策保障以及消費市場日漸利好的形勢下,茶産業發展迎來新的曆史機遇。尤其泸州納溪茶今年優勢更加凸顯,市場形勢有利,要突出科技支撐,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促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要加強優質新品種培育,集中攻關高效栽培、品質識別、災害防控等關鍵技術,促進機械采摘、精深加工等適用裝備研發推廣,建設智慧茶園、智能工廠,開發系列産品,著力推進茶産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名譽會長王雲表示,茶産業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涉到有一、二、三産,科技、文化、曆史、人才、市場等很多方面,因此,産業發展要有頂層設計,系統觀點,要抓住重點。

隨後,印度中國工商商會首席代表愛文、福建寶山紅生態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肖邦伍、四川茶可以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禮根、泸州市茶葉行業協會會長李愛民等行業代表圍繞茶貿易、茶品牌、茶營銷等主題進行了交流發言。

“三茶”統籌謀發展,一片葉子促共富

近年來,納溪區始終貫徹“三茶”統籌發展理念,做好“茶産業、茶科技、茶文化”這篇大文章,努力以文化賦魂、産業賦能、科技賦力。持續深化與中茶所、國硒中心、四川省茶葉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實現以産品爲核心推動茶産業整體升級。以打造現代農業園區爲抓手,提檔升級茶産業,積極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按照“分散粗制、集中精制”原則,持續建設納溪區農副産品加工園區,打造中國特早茶城茶葉交易市場,完善産業鏈條,形成輻射川滇黔渝結合部的茶葉交易中心,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納溪特早茶”區域公用品牌。

(技術人員在普照三川茶園了解茶葉生長情況)

目前納溪區建成有機茶基地1個,省級茶葉萬畝億元示範區5個。培育了名優茶加工企業126家,年加工能力2.5萬余噸,機械化加工率99%以上。持續打造‘區域公用品牌+茶企子品牌’的納溪特早茶品牌體系,擁有各類茶葉品牌61個,建成川渝滇黔結合部最大的區域性茶葉交易中心—‘中國特早茶城’茶葉交易市場,‘納溪特早茶’獲得地理標志保護認證,並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納溪區按照“以茶促旅、以旅興茶、茶旅融合”理念,推進茶園景區化建設,探索“茶園+研學實踐”“茶+酒”等融合模式,推動“茶葉+文旅”深度融合。目前,建成觀光茶園10萬畝,産業帶沿線景觀8處。同時依托茶文化和茶葉加工建成具有種茶、采茶、制茶、品茶等爲一體的茶葉生態休閑遊、茶園風情體驗功能的瀚源、鳳嶺茶莊,配套三星級以上酒店5家,特色農家樂150家,培養旅遊從業人員300余人。茶葉公園每天可接待遊客5000人次以上,全年可接待40萬人次,年茶旅收入達9億元。

1 阅读:5

農視網

簡介:農視網是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新媒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