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的堂外甥寫的一封信,爲什麽成了乾隆的心愛之物?

書畫群英 2024-05-14 10:09:30

王羲之所在的這個“王氏一族”,確實是一個書法世家!王羲之七子中,半數以上都是著名的書家!王羲之有一個堂侄,他的書法與王獻之不相上下,他的一篇短短的行書,只有數十個字,但他的書法卻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甚至一度視若珍寶!

後人也因此,對這位王羲之的堂侄,有了新的看法!王羲之的這個表侄到底是什麽人呢?信上寫的是什麽?爲什麽會被乾隆大帝如此喜歡?這篇文章將會有更深刻的解釋!

王羲之的表侄叫王珣,是個很有學問的人。王珣的外公王導,就是王羲之的外公王曠的外公,那麽,王珣的外公王洽,就是王羲之的外公了。

王羲之和王珣的祖父,都是金朝著名的書家,這說明王氏書家的書家,是有傳承的,所以才能一代代流傳下來。

王珣的祖父,王導,在東晉當過一段時間的宰相,被晉元帝看重。所以,王氏一族在整個家族中,都是舉足輕重的存在!此外,還有王羲之,王獻之,王珣等一批書法家。由此可見,王氏一家,都是富貴之家,這也是其書法之名遠揚的一個原因。

王珣自幼受豐厚的文化教育,尤其是受“王獻之”和“王羲之”的影響,自幼喜愛書法,並與“王獻之”並駕齊驅。

王珣留下的書信,正是大名鼎鼎的《伯遠帖》!這幅《伯遠帖》傳到清朝的時候,被乾隆皇帝視爲珍寶,並專門設立了“三希堂”,收藏了這幅畫,供他日夜觀賞。

所謂“三希堂”,“三希”就是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貼》,王珣《伯遠帖》,這三樣東西,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東西。可以說,這三樣東西,都是“三張王牌”!

乾隆皇帝對于“二王”書法的獨到喜愛,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爲什麽王珣的這幅《伯遠帖》,會得到乾隆的青睐?

釋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爲疇古。遠隔嶺峤,不相瞻臨。

王珣和伯遠是同齡人,這本《伯遠帖》,是王珣用一種悲壯的方式,對一個人說出自己的心聲,筆觸很自然,也很普通,但卻蘊含著一種親情。

王氏的書信,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是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真摯感情,而正是這種真摯的感情,讓他們的書法顯得天真無邪,渾然天成。

這封信有五行四十七個字。從他的筆法看,他的筆法蒼勁秀美,古樸淡雅,渾然天成,表現出了金代書法的飄逸和灑脫。

《伯遠帖》在後世被稱爲“如旭日東升,似微風,似雲霧,似煙雨,似幽林,似曲洞幽林”,這種形象化的形象化,很好地契合了金代書法的風格。

一件經典之作,流傳到後人的手中,必然會有皇帝和某些學者的手筆,而且手筆之大,遠超字畫本身,光是誇獎是遠遠不夠的!

歸根結底,這就是藝術的魅力!《伯遠帖》的筆法,平實中透著奇異,有些延展開來,有一種無拘無束的姿態;有的舒展開來,又舒展開來。

而《伯遠帖》中的文字,則是以金生爲形,以玉潤爲形,每一個文字,都有一種生動的感覺,這就是“看一個人”!

每一個字都是白色的,字體之間的距離長短不一,密度也是恰到好處,每一個文字都是一條線,就像是一串珍珠,流動著圓潤的光芒。

明朝著名的書畫家董其昌,曾稱贊王珣的《伯遠帖》:“他的字,蒼勁有力,古樸無華,長安無人能及,這是一種“尤物”,也就是“優物”,是一種極好的東西。

明朝宰相王肯堂,一位醫學大家,對他的評語也很簡潔:“筆力蒼勁,古色古香”。正是由于曆代名家的支持,才使得《伯遠帖》在書法家,鑒賞家,收藏家眼中成爲了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伯遠帖》以其俊麗、飄逸、飄逸而成爲了先秦行書的楷模,並爲後人學習和學習書法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伯遠帖》的來曆曲折,令人費解。《詩經》在民國初曾被藏在景怡皇後所住的壽康宮,後流傳至海外,最後被收入故宮博物館。

《伯遠帖》是王氏書壇的一種自豪感和傳承,正是因爲有了這本書,王珣才能長盛不衰。不過,能夠在海外找回《伯遠帖》,也說明了華夏對于文物的看重!

王珣的《伯遠帖》之所以珍貴,一是因爲其書法具有一種古老的韻味,一是因爲其書法風格清麗脫俗,二是因爲其書法具有一種獨特的風格。其次,是人文主義的影響;而且,他的書法風格,也成爲了金朝書法風格的典範,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