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再忙也要讀一讀

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2024-05-16 16:21:55

孩子的教育有時需要父母狠下心來,不能縱容孩子的任性和懶惰,愛玩是天性,學習是本身是枯燥,需要堅持的,不如打遊戲來得輕松愉快。

有目標感的孩子,有上進心的孩子一旦嘗到了學習的甜頭,品嘗到勝利的果實後,會喜歡上學習,成爲自己的興趣。

在學習之初,孩子還沒有真正建立起興趣之前;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碰到問題,一蹶不振的時候,都需要父母的適當“狠心”,把握住大方向,做孩子的陪練員,指導員和朋友。

父母縱容孩子,不指出孩子的缺點,任由孩子隨意發展,想學就學,想玩就玩,沒有一定的自律性和主動性,孩子的成績不會很優秀。

父母不狠心,再好的教育都是徒勞,再忙也要讀一讀:

1、教育不是輕松的事,更重要的是陪伴

同樣的父母,不一樣的教育,孩子的成績也不一樣。一位朋友家有倆娃,老大疏于陪伴,奉行快樂教育,大人輕松,孩子自由,最後的結果是孩子愛打遊戲,不愛學習,成績不佳。

老二上了小學,剛開始,孩子學習也不好,和同班的同學有差距。媽媽痛定思痛,感覺不能走老大的路線了,于是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陪伴孩子的學習,針對弱點,強化補專項,成績很快上去了。

教育不能投機取巧,要的是笨功夫,就是要坐在那裏認認真真學習,該背誦的背誦,該練習的練習,來不得半點偷懶,成績說明一切。

父母下狠心,肯付出辛苦,付出時間和努力陪伴孩子,孩子才會改變。

2、舍得孩子受學習的苦

耽于玩樂,沉迷遊戲,獲得的是短暫的快樂,吃不得學習的苦,學習要有坐穿板凳的精神,肯下苦功夫。

苦讀苦讀,讀到一定境界,取得一定的成績,品嘗到學習的勝利果實,比如取得第一名,獲得老師表揚,這種正向的激勵會鼓勵孩子舍得吃苦,以苦爲樂。

吃不得學習的苦,以後也會受別的苦,各行各業都不輕松,只是吃的苦不同。學習成績優秀,可以選擇的機會更多,而不是被動選擇。

孩子學習不主動是常態,有時候需要父母狠下心,助推孩子一把,培養孩子自律習慣,習慣成自然,每天學習成爲習慣。

3、舍得孩子受管教的苦

溺愛自己的孩子,當下輕松快樂,沒有爭執的苦惱,因爲什麽都是孩子說了算,長大後就會受社會的苦。

父母不教育,就會由社會來教育,溺愛自己的孩子,不管不問,看著省事兒,到了社會上碰得鼻青臉腫,父母也會跟著受累。

寫在最後

父母改變,孩子改變,不同的家庭環境造就不同的孩子,“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不沉迷于當下短暫的快樂,爲以後長遠的幸福著想,讓孩子學會自律,培養好習慣。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8 阅读:1255

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簡介:胡蘿蔔媽媽,長女2022年高考錄取211大學,次女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