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第1,西電第2,清華、華科並列第3,人工智能6個榜單出爐

史海流年 2024-05-15 17:13:03

人工智能是一門本科專業,屬于工學大類中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爲四年。該專業的目標是培養適應科學技術和工業技術發展需求,具備優良思想品質、科學素養和人文素質,擁有寬厚基礎理論和先進專業知識的人才。

在課程設置上,人工智能專業主要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實踐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如英語、數學、計算機基礎等,專業核心課程如《人工智能哲學基礎與倫理》、《先進機器人控制》、《認知機器人》、《機器人規劃與學習》、《仿生機器人》、《群體智能與自主系統》、《無人駕駛技術與系統實現》等,實踐課程則包括校內的綜合性試驗、畢業設計以及在校外相關企業的實習。

隨著中國人工智能産業的迅猛發展,對于人工智能專業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加,就業前景廣闊。畢業生可以在各類企事業單位從事人工智能産品和系統的生産、測試、運營、維護、技術支持、售後、銷售等工作,或者擔任人工智能助理工程師、機器學習工程師、計算機視覺工程師等研發崗位。

全國範圍內,特色人工智能專業院校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東北大學、複旦大學,等等。

從2018年開始,我國共有35所高校開設了首批人工智能專業,成爲首批人工智能專業的嘗鮮者。2019年我國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增加了180所,達到了215所。

2020年,我國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再次增加了130所,總數量達到了345所。而2021年又有95所高校加入到人工智能行業中,開設人工智能高校的總數量達到了440所。

此後,開設人工智能的高校數量有所減緩,2022年爲59所,總數量爲499所。2023年爲38所,總數量爲537所。

近日,《校友會2024年中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排名(研究型)》出爐。被評估爲A++類的院校,共有6所。分別是:排名第1的南京大學,爲7星級專業,世界知名高水平專業,中國頂尖專業。

排名第二位的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爲6星級專業,爲世界高水平專業,中國頂尖專業。排名並列全國第三位的高校,分別是: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共有4所。均爲5星級專業,屬于中國一流專業。

被評爲A+類專業的高校共有7所,分別是東北大學、複旦大學、山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南大學,都並列排名全國第七位。

被評估爲A類的高校,共有23所。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的985工程大學在內。這樣,人工智能專業被評估爲A類以上的高校,共有37所之多。

不過,從《CNUR2024年中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評級排名》來看,人工智能專業被評估爲S級(頂級)的院校是:

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5所,分別排名前五位。而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分別排名第六至第十名,學科水平爲A+類。

被評估爲A類的高校,分別是: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複旦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同濟大學、山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吉林大學,等等,共有15所。

也就是說,《CNUR2024年中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評級排名》中,被評估爲A類以上的院校,共有25所。比《校友會2024年中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排名(研究型)》少了12所。看來,《CNUR2024年中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評級排名》更爲嚴謹。

如果根據《2024年CS Ranking全球計算機專業——人工智能方向排名》來看,我國高校表現尤其出色。清華大學排名世界第一,北京大學排名世界第二,上海交通大學排名世界第三,壟斷了世界前三位。

哲學大學與卡耐基梅隆大學並列世界第四位。中國人民大學排名世界第七位。南京大學排名世界第八位。複旦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並列排名世界第十位。在前十位排名中,我國高校共有8所入圍,占比80%,令人振奮。

此外,中國科學院排名人工智能專業的第十二位,也是可圈可點的存在。

如果從《2024年人工智能錄取難易度排名》來看,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分別排名全國前十名。

華中科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十所高校,分別排名全國高校第11—20位。

如果從《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排名》來看,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等9所高校,被評估爲A+類專業。

而浙江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山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湖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蘭州大學等985工程大學,均被評估爲A類學科,共有39所A類高校。

被評估爲A類以上的高校,達到了48所之多。看來,《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人工智能專業排名》相對而言,又得太松了。

由于人工智能專業隸屬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全國高校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被評估爲A+類專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東南大學等3所高校被評估爲A類學科。

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3所高校被評估爲A-類專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大學、吉林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9所高校,被評估爲B+類學科。

從以上6個排名榜單來看,各有千秋,各有各的排名標准。然而,從學科發展的角度和權威性來看,還是全國高校第四輪和第五輪學科評估的結果,最具有說服力,其他的排名,都要一分爲二,辯證地加以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不知道網友們會怎麽評價以上人工智能排名,希望大家也能夠一分爲二,理性分析。

1 阅读:571
评论列表

史海流年

簡介:教育教學,高考志願,強基、綜評、三一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