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船業獨步全球,是爲了“准備戰爭”?無稽之談

火星方陣 2024-02-18 08:12:56

中國造船能力全球最強,已經連續14年領跑全球,這一點毫無異議,更重要的是,這些年中國的造船能力,不僅量大而且質優,在高附加值船舶領域,也取得了突破。不管是LNG船還是豪華郵輪,只要是船,我們都能造,全球獨此一家。

最近美國開始對我們的造船能力上火了,《華爾街日報》最近刊登了一則評論文章,對中國的造船能力大放厥詞,宣稱“這是在爲戰爭做准備”。

文章提到了中國強大的造船能力,這點沒啥可說的,我們就是最強;然後文章話鋒一轉,宣稱中國強大的造船能力具有重要的“軍事意義”;文章說,這標志著中國從陸權國家向海權國家轉變,“任何時期的海上商業強國,必然也是海上軍事強國,同時具備強大的造船能力和全球航運能力”。

文章還援引美國海軍少將湯姆斯·安德森(Thomas J. Anderson)的話稱,中國的造船能力爲海軍提供了巨大的優勢;文章還提到,如果發生曠日持久的海上沖突,中國可以憑借強大的造船能力,迅速修複受損戰艦,建造新的戰艦。

文章還對美國造船行業“恨鐵不成鋼”,表示美國在二戰時具備這樣的能力,但現在不複存在;最後文章稱,中國船廠“爲長期戰爭做好了准備”,但是從俄烏沖突來看,美國的廠家還沒有這樣的覺悟。

如何看美媒這篇報道?首先,中國有強大的造船能力,並且是海軍現代化的堅實後盾,這點說的對;中國海軍裝備更新換代很快,大批量建造軍艦的速度也很快,這是中國大力發展遠洋海軍的堅實基礎。

但是,軍艦不僅是造船這一個能力,軍艦上的雷達、火炮、導彈、發動機等,都需要其他國防工業來配合,並不是造船強,就一定能夠造出優秀的軍艦。

其次,我們發展造船行業,最根本的原因是經濟。我們建造那麽多船廠,根本原因是有利可圖,我們造船也是要利潤的,是要跟其他國家競爭的,不管是大連還是滬東或者江南,主要業務也不是造軍艦,而是各個民船的客戶。

所以中國搞這麽船廠,目的是“爲了准備戰爭”,這話就是無稽之談。按照美媒的這種邏輯:我們汽車生産和出口能力最強,也是“爲了准備戰爭”,因爲戰場上需要坦克裝甲車輛;我們糧食産量最高,也是“爲了准備戰爭”,因爲士兵要吃飯!總之,中國無論做什麽,都是“爲了准備戰爭”。

這種泛化“安全概念”的行爲,我們當然要警惕,因爲美國媒體開始炒作這個概念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們可能要對我們的造船行業下黑手了。

這個做法,跟當初華爲、半導體等領域的手段幾乎一模一樣,先炒作“安全概念”,然後制裁、封殺,不准其他國家從中國采購船舶,然後叫囂著“造船業回流美國”——這套路,不僅他們熟,我們也很熟悉,這些年不就這麽過來的嘛!

但要我們說,美國這麽做的最後結果,一定是自取其辱,因爲現成的例子擺在這裏,當美國認爲可以卡我們脖子的時候,最後只會培養出一個無法戰勝的“巨無霸”競爭對手。

最後我們只想對拜登說一句:收手吧,老登,外面全是中國制造!

2 阅读:32

火星方陣

簡介:評說大國關系、周邊外交和熱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