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談判期間,我方在談判桌上針鋒相對,戰場上殲敵3萬余

讀萬卷書破萬裏浪 2024-05-09 08:43:17

1945年8月15日日寇宣布投降,中國人民經過14年的浴血奮戰,終于贏得最後的勝利,但內戰的陰雲又很快籠罩了全國。抗戰時期大部分時間躲在西南、西北後方的國民黨軍此時突然積極起來,拼命的向華東、華中、華北等挺進,在日占區大搞劫收,與八路軍、新四軍搶地盤;還從緬北等地直接調來中國遠征軍和2個軍的滇軍部隊,試圖搶占重工業發達、物産豐富的東北地區。

重慶談判

重慶談判期間停戰範圍不包括東北

蔣介石雖然磨刀霍霍,但眼看全國人民強烈要求和平,也不敢公開冒天下之大不韪,遂假裝順應民心、坐下來談判。1945年8月14日,他向延安發出電報,邀請毛澤東前來共商國是;20日,23日,蔣介石又兩次言辭懇切邀請,國民黨的宣傳機構也是爭先恐後配合,聲稱:“如毛澤東果來則可使其就範;如其不來,則中央可以昭示寬大于天下,而中共將負破壞統一之責。”

但出乎蔣介石之流的意料,毛澤東果斷決定前往重慶赴宴“鴻門宴”,並于8月28日在美國大使赫爾利、國民黨政府代表張治中陪同下,從延安飛抵重慶。次日,舉世矚目的重慶談判正式開始,雙方在談判桌上你來我往、激烈交鋒,整整持續了43天。在這43天裏,槍炮聲並未停止,因爲蔣介石堅持:談判停戰區域不包括東北地區,因爲新1軍、新6軍等美械精銳正一路向北高歌猛進,他認爲東北指日可下,無談判必要。

“山西王”閻錫山

閻錫山出兵上黨搶奪勝利果實

同時,國民黨軍也希望借重慶談判之際,加緊完成部隊調動與部署,若是中共“不能在軍令政令統一原則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爲此,他們甚至重新印發了1933年蔣介石在“圍剿”紅軍時期編撰的《剿匪手本》,裏面全都是如何封鎖解放區、如何控制屠殺我方軍民的內容。

在蔣介石的這一番縱容鼓勵下,國民黨軍內部不少勢力都按捺不住、躍躍欲試,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盤踞山西的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這位“山西王”在抗戰爆發的第一年就丟失大半地盤,整日躲在晉西數縣;抗戰剛剛勝利,就與日僞勢力勾結,接收了省會太原等大城市,還派出18000人的部隊兵犯上黨地區,從八路軍手中連奪襄垣、潞城等多座城市。

談判協定無法阻止內戰爆發

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在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指揮下奮起反擊,不僅殲滅了來犯之敵,收複襄垣等城市,還把從太原來援的2萬敵人盡數殲滅,俘虜敵軍長、師長等將級軍官27人,繳獲各類彈藥達數百萬發,長短槍支近16000支,火炮近百門,其他的軍用物資更是數不勝數。戰場上的慘敗,終于讓國民黨代表在談判桌上軟了下來。

1945年10月10日,“雙十協定”在重慶簽訂,該協定肯定了“和平建國”的方針,並決定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邀請各黨派代表及社會賢達共商國是。但10月13日,蔣介石不顧協定墨迹未幹,又再次發布進攻解放區的密令,多路國民黨軍沿津浦、平漢、同蒲、平綏、正太鐵路向解放區大舉進犯,到11月9日談判結束剛滿1個月時,向解放區進攻的敵人累計已超過80萬人。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