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2.5%的國債,原以爲吸引力不強,不料半小時就搶空300億

北向財經 2024-03-13 15:50:17

近日2024年第一、二期國債上市,300億的國債一出現就被大家搶購一空,有的銀行半個小時就賣完了,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爲啥大家搶購國債呢,因爲利息高嗎?

也不是,第一期國債期限爲3年,票面年利率2.38%;第二期期限爲5年,票面年利率2.5%。

按照這個利率計算,買10萬3年期的國債到期收益是7140元,買10萬5年期的收益是12500元。

而目前央行1年期的定存利率是1.5%,5年期的定存利率是2.75%,對比下來國債的回報率似乎優勢不大。

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大家購買的熱情,某個銀行網點4個客戶就把網點的國債額度“包圓”了,人均出手20萬元,國債究竟有何魅力?

國債,如何從“愛答不理”到“高攀不起”?

年紀大點的讀者應該還記得“國庫券”這個詞,上世紀90年代爲了支持經濟建設,我國開始發行國債,也就是當時所說的“國庫券”。

不過當年的國庫券遠沒有今天的國債火爆,爲啥呢?

首先當時國債是個新鮮概念,群衆的接受度並不高,很多人完全不能理解國家竟然會“借錢”。

而且在90年代初我國出現了較爲嚴重的通脹,國家爲了抑制通脹一度把年息拉到了14.98%,除此之外還有利率貼補。

所以當年爲了出售國庫券,甚至出現過攤派,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員工都要認購。

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國債從“愛答不理”的角色,變成了“高攀不起”的香饽饽,這又是爲何呢?

首先還是觀念的轉變,投資理財逐漸深入大衆的內心,各種投資的工具也日益豐富。

更重要的是定存的利率一直在下降,尤其近幾年爲了鼓勵投資和消費,貸款利息不斷降低,相應的存款利息也就一路走低。

這個時候國債的優點就非常明顯了,首先國債是國家的信用背書的,安全性有國家打包票,基本上沒有啥風險可言。

而且國債的利率雖然不高,但是比起定存還是要強一些,這對于普通人,尤其是年紀較大的老一輩來說,是非常不錯的投資品了。

而大齡群體手裏往往都掌握著比較充足的現金,所以國債推出之後被“一波帶走”也就沒啥意外了。

存款利率迎來“1”時代?

前面說到目前央行給出的5年期定存利率是2.75%,是高于此次發行的5年期國債的利率的。

除此之外,現在四大行的3年期及以上的定存利率基本也在2.6%左右,也比國債的利率要高。

這似乎和我們上面說到的國債利率高于定存利率有點矛盾?其實並不矛盾。爲啥這麽說呢?

因爲國債發布後利率基本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存款利率會隨著LPR波動,所以目前國債利率低于定存利率的“不正常”只是暫時的。

今年我們大概率還會繼續迎來LPR的下調,存款利率也會跟著同步下行,而且我們可以推斷定存的利率大概率要降到2.5%以下。

並且目前提振消費是我們的基本方向,在這個大背景下LPR和定存利率也必然是要進一步走低的。

可以說定存利率迎來“1”字頭的時代將會很快到來,雖然我們還不至于搞出負利率,但是利率長期下行且徘徊在低位則是必然的。

不過目前我們的經濟發展還在換擋期,並且房地産的寒冬還在持續,資産價格的下降讓普通人更傾向于存糧過冬。

所以在利率和資産“雙降”的同時,國債迎來大家的追捧也就不那麽意外了。

未來,國債可能會更搶手

關于此次購買國債,有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曆,一大早過去就有十幾個老太太排隊,開售之後第一個老太太買的太多了,後面的人吵起來了,網友一看這個情況就只能灰溜溜地撤退了。

國債現在就是這麽搶手,但是在未來可能會更加搶手。爲啥這麽說呢?

首先還是國債足夠安全,美國的負債率超過了120%,但是美債發出來還是一搶而空。

比較而言我國的政府負債率只有GDP的23.5%左右,安全性這方面比美債高的多,所以只要有機會有錢就可以閉著眼買進。

其次還是投資回報率的問題,過去房地産承擔了投資品的角色,大量財富湧入地産市場。但是這兩年地産市場持續下行,房地産的投資屬性也越來越弱。

除此之外股市的表現也比較一般,並且波動很大風險太高,普通人很難承受這種風險。

這樣看來普通人想要手裏的錢又安全,同時還能賺點錢的話,就只有銀行定存和國債這兩條路了,前面咱們也說過了,銀行的利率大概率要擁抱“1”時代了。

並且隨著GDP增速的整體放緩,大家都一門心思的降杠杆,存款利率長期來看必然是持續走低。

而經濟增速換擋帶來的不確定性,也讓更多的人趨向于更加保險的投資。所以未來國債很可能會越來越搶手,排隊買國債也許將成爲常態。

0 阅读:487

北向財經

簡介:經濟|金融 陪你提升商業思維,賺認知以內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