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西安出土李建成墓志,55字揭開李世民對兄弟的真實態度

知鑒明過去 2024-05-13 03:55:32

翻開初唐曆史,“隱太子”李建成一直是個繞不開的一個人物。

作爲唐朝的首位太子,李建成從當初晉陽起兵開始,便一直跟隨父親李淵打天下,無論是攻克長安,還是平定河北,李建成都可謂功不可沒。

在唐朝建立初期,李建成作爲太子更是協助李淵打理朝政、鞏固邊防,總而言之,倘若沒有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大概率會接任李淵成爲一代帝王,而且從其文韬武略來看,未嘗不能開辟屬于自己的“貞觀之治”。

然而,曆史不容假設,李建成也沒有機會榮登大寶,而是在公元626年7月2日這一天,死于自己的同胞兄弟李世民的弓箭之下,年僅三十七歲。

關于玄武門之變的故事,已經被太多的影視劇作品搬上熒幕,以至于世人都已經滾瓜爛熟,只不過,受新舊《唐書》影響,現今文藝作品中的李建成已然成爲了平庸之輩,無論是文治武功都不及唐太宗李世民。

這是成王敗寇的必然結果,畢竟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雖然曆史不容假設,但是這句話約束的是後人,對于當代人,尤其是對于已經手握權柄的李世民來說,曆史是可以“隱去”的,就如同可以將被自己殺死的哥哥李建成追谥爲“隱太子”一樣。

說李世民篡改曆史,絕非一句空言,雖然新舊《唐書》秉持著維護正統的原則,對此大多采用春秋筆法,甚至連記載皇帝一言一行的起居注都對此諱莫如深,但是發生過的事實終究難逃恢恢青史。

後來的《資治通鑒》就毫不避諱,直接指出“蓋史官沒建成之名耳”,而在其他諸多史料之中,也提及李世民在位之時,不僅多次查看當朝的起居注,而且還暗示史官——“昔周公誅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魯國甯”。

也就是說,李世民拿自己的“玄武門之變”與昔日的周公誅管蔡類比,並表示“義同此類”,可見,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雖然是勝利者,但卻留下了終生難以平複的愧疚。

或許有人覺得,何以見得李世民愧疚于李建成?這當然不是主觀臆斷,而是有曆史資料可循,證據便是于2005年出土的李建成墓志。

李建成墓志被發現于西安,出土之時已經遭受了幾番不法分子的盜掘,以至于李建成墓室內已無太多有價值的文物,唯獨一塊墓志被盜墓者遺棄,而這塊墓志又與同時期的王公貴胄的墓志不同,不僅極其樸素,而且只有短短五十五個字。

即:“大唐故息隱王墓志。王諱建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薨于京師,粵以貞觀二年歲次戊子正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葬于雍州長安縣之高陽原。”

李建成墓志志文

寥寥五十五個字,就給這位唐朝的首位太子蓋棺定論,顯然非比尋常,因爲墓志文中除了生卒年等基本信息外,並沒有介紹李建成的生平功績,這的確不符合其太子身份。

不過想到該墓志爲貞觀二年所立,當時玄武門之變剛剛過去兩年,李世民尚無法正視這段曆史,也不允許其他人提及,因此墓志文如此簡單也就在情理之中。

根據史書記載,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下令“诏除建成、元吉屬籍”,也就是說,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從李氏家族除了名,可見當時的李世民有多忌憚自己的“弑兄奪位”。

李建成墓志志文

只不過僅僅兩年之後,已經是皇帝的李世民又命令“追封建成爲息王,谥曰隱,以禮改葬”,也就是說,此時的李世民多少有些悔過,或者說有勇氣正視玄武門之變,所以追封李建成爲息王,谥號爲“隱”。

在李建成墓志出土後,這段史書記載也被證實,只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五十五字墓志文中,有一個字曾被塗改,就是谥號中的“隱”字。

從現今保存在西安博物院的李建成墓志上可以看出,“隱”字有明顯的磨損痕迹,而且相比于其他碑文,“隱”字向下凹陷了不少,也就是說,“隱”字之前還有一字,經過專家的多方考證,確定爲“戾”字。

也就是說,最原始的版本,李建成的谥號是“戾”,而非“隱”,這就揭開了當時李世民對于李建成態度變化的心理軌迹。

根據史書記載,“貞觀二年正月,有司奏谥息王爲戾,上令改谥議。杜淹奏改爲靈,又不許,乃谥曰隱。”

也就是說,李建成的谥號前前後後經曆了兩次改動,第一次爲“戾”,後改爲“靈”,最後才敲定爲“隱”。

何爲“戾”,按照我國古代的谥法,“不悔前過爲戾”,也就是說,最開始李世民是認爲李建成與他爭奪帝位過錯在于李建成,宣武門之變之所以發生,也是因爲李建成先圖謀不軌,甚至是淫亂宮闱,總而言之,起初李世民是想把過錯都推給已經無法開口的李建成。

有野史記載,李建成曾設下鴻門宴,用毒酒鸩殺李世民,但最終沒能得逞,或許這就是李世民所謂的“不悔前過”。

那麽,“靈”字作爲谥號又是何解呢?根據史料記載,“亂而不損爲靈”,也就是說,經過幾番思考,李世民覺得“戾”字太過嚴重,認爲沒必要全部抹黑李建成,于是想顧及下兄弟顔面。

至于最後改成的“隱”字,則頗有說法,正所謂“隱拂不成曰隱,明不治國曰隱,懷情不盡曰隱”,也就是說,這個“隱”字代表著李世民最後對于李建成以及玄武門之變的態度,就是避而不談,一筆帶過。

由此可見,李世民雖然在兄弟阋牆中笑到了最後,但是卻背負著難以名狀的情感孑孑獨行,這種雖然成爲了帝王,卻永遠背負著對手足骨肉的愧疚以及對青史的敬畏的感覺,想必旁人永遠無法理解。

或許這個“隱”字,正是鞭策著李世民要勵精圖治,用自己後半生的文治武功來彌補玄武門之變時的刀光劍影。

信息來源:

李建成墓志:碑石上的千年秘密 2020-10-09 10:51·光明網

32 阅读:23574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1:46

    李世民帶了一個壞頭,後世子孫有樣學樣,反叛在唐朝就成爲了家常便飯。

    名字不在長 回覆:
    司馬昭當街殺皇帝,楊廣陷害他哥哥楊勇,咋就是李世民開的頭了?
    渡人 回覆: 名字不在長
    [點贊]
  • 2024-05-17 12:31

    愧疚個毛,真愧疚就不會殺李建成了,李建成真當了皇帝也不會對李世民下殺手,頂多讓他當個逍遙王爺,畢竟之前魏征勸李建成幹掉李世民李建成都沒同意,皇權爭鬥還想著點到爲止李建成真的蠢,不知道是看不到隋朝楊勇的下場,還是覺得老二有底線

    冬天的風 回覆:
    李元吉幾次要置李世民于死地,武德六年策劃過刺殺李世民,被李建成阻止,然後表示是爲李建成著想,武德九年直接向李淵進言除掉李世民,李建成爲了拉攏他,許諾過讓他當皇太弟
    睡不醒 回覆:
    確實,2024年了居然還有人吹李二的人品,真的服了,你說你吹他當皇帝不就行了,反正李大也沒當成皇帝,你從這方面使勁壓就行了,偏偏揚短避長,缺啥吹啥,人品稀爛的人非得吹他被逼無奈,樂死
  • 2024-05-18 21:29

    殺兄屠弟逼父,曆史獨一無二。

    baggiotalent 回覆:
    沒文化就去多讀書,少在這哔哔哔。
    牽著綱子去打獵 回覆:
    又造謠了[得瑟]
  • 2024-05-19 20:51

    曆史的是是非非都是過去式了,李世民起碼做了一個好皇帝,征外安內,千古帝王位列前茅。不清楚那些在爲李建成喊冤的都是些什麽想法,四夷能稱李世民天可汗,百姓能尊他千古帝就說明李世民對國對民無愧,後人想起強盛貞觀起碼也能有點莫名榮耀。至于李世民對父,對兄弟,對子女有愧那是李世民自己的,外人又何須扛著道德指指點點。

    秋天的季節 回覆:
    是個好皇帝,但是不代表皇帝沒有犯錯
    yuanxing 回覆:
    李世民是你祖上??
  • 東方 25
    2024-05-15 15:30

    應該李世民是不會有什麽愧疚的,登基後又殺了兄弟李元唱,殺了功臣侯君集,張亮,就連親生兒子也殺了第5子,逼的第7子自盡,流放了長子,第6子致死,圈禁了第4子,可見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兄弟子女功臣都不算什麽。要是能有愧疚之心,又怎麽會在登基後還對這些下手,虎毒還不食子呢

    TiAmo 回覆:
    爲什麽殺侯君集?你心裏沒逼數?了解點皮毛曆史就在這裏大放厥詞?
    用戶12xxx29 回覆:
    不杠,實力不夠啥時候都不好使,像朱標還得有個藍玉、沐英什麽的吧,玄武門的時候,李世民手握重兵,手下的文臣武將濟濟一堂,恐怕都只知有秦王、而視太子如無物了[汗]
  • 2024-05-18 15:25

    天策上將軍、秦王去戍邊、逍遙王爺?手下一班身經百戰的矯兵悍將能答應?半個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汗]

    牽著綱子去打獵 回覆: 熙熙攘攘
    李世民當皇帝的時候,李建成還活著?曆史發明家自重啊[得瑟]
    熙熙攘攘 回覆:
    看來你是李建成肚子蛔蟲。李世民誇大自己你都知道[笑著哭]。佩服佩服
  • 悔過愧疚無稽之談,理虧罷了。

  • csjzlp 16
    2024-05-31 10:31

    李建成還是很能幹的,但是比起五維屬性第一人的李二,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笑著哭]

  • 2024-06-02 14:30

    曆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 2024-05-20 13:33

    成者爲王敗者爲寇,誰又願做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裏,沒有對錯,只不過從道德上是需要被譴責的,但是後面的國家強盛證明他做得對。幹大事的人不能被規矩定死,不然也幹不成大事。

    牽著綱子去打獵 回覆:
    難道其他皇帝家都是一脈單傳,太子沒有其他兄弟?[得瑟]
  • 2024-05-13 18:35

    帝王之事,墓志改個字,還需要在原碑文上塗改重鑿,重新刻一塊不行嗎

    浮生若夢 回覆:
    因爲不受待見,隨便糊弄一下應付過去就行了,反正沒人在意。
    蘭亭序 回覆:
    節約成本啊!
  • 2024-05-31 13:42

    要考證李建成功績確實要靠考古 個別臣子墓志銘記載部分確實比史書多出李建成部分

  • 2024-06-07 22:17

    玄武門之變世人皆知,出土墓碑現出太子身份。皇帝只有一個誰人能勝任,有智慧才行皇帝的寶座。爲了大唐穩定只能殺人,殺兄殺弟是不得已。宮廷發生政變改變大唐,李世民成爲大唐第二代皇帝。

  • 2024-05-20 12:43

    李二也是學他老表楊廣。

    張帥明 遙遠 回覆:
    楊廣是他表叔,李淵的親表哥~
    牽著綱子去打獵 回覆:
    又給楊廣造謠[得瑟]
  • 2024-05-18 14:33

    李建成的平庸形象來自新舊唐書,史實被歪曲?新唐書不可信那與之幾乎同時代的資治通鑒就是“恢恢青史”、更可信?你爲什麽不直接吹司馬光治學嚴謹爆殺歐陽修呢,是怕直白了網友會看不懂嗎?材料都是同一批材料,新唐書和資治通鑒結論不同,那資治通鑒的證據呢?就一句“蓋…耳”的猜測?我尋思就算大唐創業起居注裏李建成功勞也不如李世民啊,你在意淫什麽?後面把李建成墓志銘當證據的時候就說史書記載如何如何可以對照,爲什麽提史書的時候不跟前面一樣具體到某本書呢?是前面尬黑舊唐書了所以後面不好意思提舊唐書的名字了?

  • 2024-05-22 18:55

    李建成婦人之仁

  • 2024-06-01 03:14

    他殺兄弟或則是要殺他老爸也好這個我不關心,我只想知道在他上位後人民過得怎麽樣?民心如何?是衆望所歸還是離心離德?這才是關鍵,最能反映出他是仁君還是昏君。

  • 2024-06-02 11:44

    自古都是太子大戰一群皇子而李建成卻要聯合四弟鬥李世民,這就說明了李世民的實力是非常的強。還有說李世民篡改曆史的你們親眼所見了沒有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秋天的季節 回覆:
    肯定篡改了,不然開國太子是有詳細記載的
  • 2024-05-19 12:30

    從李二開始勝利者改曆史了

  • 2024-05-25 11:31

    拭兄殺侄,霸嫂

  • 2024-05-25 17:29

    親手殺人當時有心理陰影,何況是自己兄弟

  • 2024-05-25 20:01

    親兄弟一個都不放過

  • 2024-06-02 21:13

    虧心

  • 2024-05-30 18:42

    沒有魏征等人,李世民也是一個昏君,而且還是篡改曆史事實的昏君。

    西瓜 回覆:
    沒李世民,魏征死幾百回了。昏君能做到?
  • 2024-06-01 01:19

    錯,侄子

  • 2024-06-02 21:29

    皇權之下,哪有什麽兄弟、父子。

  • 2024-05-31 07:40

    胡編亂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