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時兒子任遠遠去世後,家人瞞著陳琮英,她至死不知兒子已離世

近代史江湖論 2024-04-25 20:38:47

前言

新中國成立後,任弼時成爲了第一個倒下的開國領袖

我們兩人的包辦不一樣,我對她有感情,她對我也有感情

任弼時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的結果,不過,也區別于其他的封建婚姻。任弼時父親的結發妻子陳氏病故後,續娶了朱氏,不過,任父和前妻的感情非常好,所以,在續弦的時候,他就和陳家做下了約定,下一代人一定要和陳家再續姻親。

就這樣,任弼時剛出生就和比他大一歲的陳琮英訂下了娃娃親,兩人從小青梅竹馬一起長大。

陳琮英十八歲這年,目送著任弼時離開祖國前往蘇俄勤工儉學,這一別就是6年。

任弼時心裏有一杆稱,他回去後就要和陳琮英結婚,只是,令他哭笑不得的是,經常會有人給他介紹女朋友,也不怪大家,任弼時的公開身份是大學教授,秘密身份是團中央負責人,名聲地位都有,還長相英俊且孤身一人,難免引來一些蠢蠢欲動之人。

每當這個時候,任弼時都會直截了當的表明:“我老家已經有了愛人,我有時間就回去結婚,怎麽能再在這裏找呢?”大家只當是他的托詞,仍舊固執己見,任弼時大大方方的說,確實是童養媳,她到自己家時才十二歲,如今正等著他回去呢。

那位同志實在是不解,在他看來,這樣一個出過國的青年竟然會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套,這不是父母包辦嗎?他們如今都講究自由戀愛的。任弼時絲毫不否認:“確實是家庭包辦......可我們兩人的包辦不一樣,我對她有感情,她對我也有感情......”

任弼時沒有被外面的花花世界吸引,回去後就和陳琮英結爲夫妻,還邀請了瞿秋白他們見證他們的婚禮,此後,陳琮英跟隨丈夫走上了革命道路。

婚後,陳琮英一共生育了9個子女,有5個夭折或者是失散。

這不怪你,也不怪我,怪這個黑暗的社會

任弼時和陳琮英的第一個孩子是個女孩,取名蘇明,長相可愛,夫妻二人都非常喜歡女兒,尤其是任弼時,不管自己的工作有多忙多累,他回家後都會抱一抱親一親女兒,疲憊仿佛一掃而空,如果他在家裏聽到女兒的哭聲,便會和妻子搶著抱,並一臉溫柔的哄著女兒睡覺。

忽而有一日,事情急轉直下,任弼時被捕了,組織上設法營救,陳琮英更是抱著孩子爲了丈夫東奔西走,功夫不負有心人,任弼時被無罪釋放。

陳琮英抱著懷中的女兒,撫摸著她的腦袋說:“我們明天就回上海去。”

可惜,蘇明終究沒能撐到見父親的那一刻。陳琮英才剛帶著女兒回到上海,蘇明就直接病倒了,先是發燒,小臉紅撲撲的直燙手,緊接著就是急促的喘氣,陳琮英將孩子送去醫院後,經醫生診斷是肺炎,乃是風寒導致的。

陳琮英立刻明白過來,這風寒乃是去長沙的路上得的,那時候她日夜忙著找黨組織和親戚朋友們,又去了一趟安慶,根本抽不出多少時間照顧孩子,剛開始蘇明還好好的,陳琮英還松了一口氣,覺得自己的孩子體質很不錯,沒成想一下子就病倒了,而且還如此氣勢洶洶。

陳琮英無數次的央求醫生,無論如何都要將孩子治好,可是,事與願違,蘇明的病情愈發的嚴重,最後更是去世了,看著那具小小的屍體被拉走的那一刻,陳琮英只覺得自己的心都要碎了。

任弼時回來後,問及的第一句話就是:“咱們的女兒呢?”

聽到這句話,陳琮英當場崩潰,她直接撲到丈夫的懷中,泣不成聲:“我......沒有......帶好......蘇明。”

任弼時不解其意,他離開之前女兒還好好的啊,如今到底是出什麽事情了?

“她死了。”

“死了!怎麽死的?”

“到長沙去的路上受了風寒,回來後得了肺炎,送到醫院去沒有治好。”

任弼時如遭雷擊,整個人都沒反應過來,他回來的路上還在想著,回家後一定要好好的親一親女兒,如今女兒卻去世了,這個流血不流淚的硬漢在妻子的面前無聲落淚,他還沒有等到女兒長大,她明明有大好年華,如今卻......

“這不怪你,也不怪我,怪這個黑暗的社會!”

任弼時慢慢的擦去自己的眼淚,他知道,沒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沉湎于痛苦之中:“爲了千千萬萬個孩子,我要趕快投入工作。”

在這些孩子之中,陳琮英最喜歡的就是任遠遠,事實上,任弼時和妻子對每個孩子都付出了相同的愛意,只是,在轉戰陝北期間,除了兒子任遠遠之外,所有的女兒都不在他們的身邊,所以,他們自然而然的最疼愛任遠遠。

要是告訴她了,她早就不行了。母親和弟弟是真正的相依爲命

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開“七大”,會後,任弼時成爲中央五大書記之一,然而,五位書記之中年紀最輕的任弼時健康卻每況愈下。經過醫生檢查發現,任弼時不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而且動脈血管嚴重硬化,有破裂的可能......病情非常嚴重,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危險。

于是,1950年,任弼時在蘇聯接受了一年的治療,之後從莫斯科返回北京。

然而,正當朝鮮戰爭打響的第二天,任弼時的病情突然惡化。

當時任遠志守在父親的身邊,眼睜睜的看著父親的眼睛慢慢的變渾濁,不太清楚了。後來朱總司令去看望了任弼時,他走到任弼時的床頭喊了兩句:“弼時呀,弼時呀,我來看你了。”昏迷了幾天的任弼時聽到這句話直接坐了起來,隨後倒下,之後再也沒有醒來。

任弼時去世時才46歲。

任弼時去世後,黨組織對他的家人細心照料,將陳琮英安排搬進中南海,陳琮英和孩子們在那裏居住了十幾年。

1950年,任弼時去世時,任遠遠才10歲,作爲任家唯一的男孩,陳琮英對兒子非常關注。

直到他們搬出中南海,任遠遠還將母親安排的妥妥當當,後來,黨內的老同志和中央領導去看望90多歲的陳琮英時,都在說:“這都是遠遠的功勞。”

任遠遠非常的孝順,每天下班後他都會陪著母親說會話,不讓母親覺得寂寞,爲了母親看書寫字方便,他還親自動手設計了可控硅台燈。

令人惋惜的是,任遠遠還是讓母親白發人送黑發人了。1995年,他患上肺癌,等發現的時候,癌細胞已經廣泛轉移,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就離開人世。

任遠遠去世後,任遠志和兩個妹妹將這個消息隱瞞下來,她們在醫院裏照顧母親,因爲他們知道,弟弟任遠遠是母親感情的全部寄托。

所以,當陳琮英問起兒子爲什麽不去看望她時。任遠志他們都會回答:“弟弟出國去了。”

任遠志心裏明白:“不能告訴媽媽弟弟去世了,要是告訴她了,她早就不行了。母親和弟弟是真正的相依爲命!”

她們這一瞞就是7年,一直到2003年陳琮英去世,陳琮英都不知道,和她相依爲命的兒子已經不在人世了。

文章信源&參考資料:

《我的爺爺任弼時 第1部 光輝的曆程 》:中央文獻出版社 , 2005版;

《任弼時與陳琮英 》:黨建讀物出版社 , 2004版;

《她們》:中國言實出版社 , 2013版

《家國光影 開國元勳後人講述往事與現實》:人民出版社 , 2011版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