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丟一軍事重鎮,緬甸政府軍四面楚歌,周邊各國也將調整對緬政策

查雯老師 2024-05-07 14:58:53

圖爲緬甸內戰

緬甸政府軍再丟一重鎮,現在的局勢用“四面楚歌”來形容一點不爲過。緬甸局勢的變化,也必然推動周邊國家調整對緬政策。繼妙瓦底失守後,緬甸政府軍再遭重創,緬甸西部戰局告急。據多家海外媒體報道,少數民族武裝若開軍又奪取了一個軍事指揮部,有數百名軍政府人員被擒。

過去半年來,緬甸軍政府面臨的局勢急轉直下。由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若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組成的“三兄弟聯盟”發起了“1027行動”,成爲緬甸國內沖突的一個轉折點,帶動了其他反政府武裝,形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在“1027行動”中,民地武在緬北的撣邦、西北部的欽邦和若開邦奪取了衆多軍事基地和城鎮。今年四月中旬,克倫民族同盟又從政府軍手中奪取了位于緬泰邊境的妙瓦底鎮,軍政府也再次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貿易口岸。

而此次“破防”的是位于西部若開邦的布迪當鎮。雖然緬甸政府軍依然控制著若開邦首府實兌,但有消息稱,若開軍已經占領了首府的周邊地區,甚至包括緬甸與印度和孟加拉國邊境的軍事基地。據緬甸媒體報道,實兌的很多居民和軍政府行政人員都已經逃離。對緬甸軍政府而言,現在的局面用“四面楚歌”來形容,一點都不爲過。

圖爲緬甸政府軍

根據某海外智庫的統計,緬甸政府軍已經丟失了2500多個軍事據點,占其軍事設施總數的近半數。更重要的是,政府軍減員嚴重。

有估計認爲,包括警察和民兵在內,軍政府目前能夠指揮的戰鬥力量在13萬人左右。而影子政府的武裝力量則達到了8.5萬人,少數民族武裝也迅速擴大,達到了12萬人左右。爲了補充兵源,從今年2月起,軍政府開始在緬甸實施強制征兵,每個月征兵5000人。但逃避兵役以及叛逃情況,依然十分嚴重。

緬甸國內的激烈抵抗說明,軍人執政不得人心。而東盟早從2021年開始,就拒絕邀請緬甸軍政府領導人參加峰會,要求“非政治代表”代替敏昂萊出席,這也說明了地區國家對緬甸軍政府的態度,還政于民選政府是大勢所趨。

當然,對于別的國家的內政,外人不宜插手。但緬甸局勢的快速變化,也推動周邊國家重新思考對緬政策。一是要避免沖突的外溢和附帶問題,比如武裝力量的跨境活動,以及難民湧入。對這些問題,周邊國家要防患于未然。

圖爲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

其二就是要思考,如何處理好與緬甸的關系。大膽設想一下緬甸未來局勢的走向。一種可能是,緬甸軍政府在依然具有一定實力的情況下,開啓對話溝通,通過談判實現政治和解,軍人回歸兵營。另一種可能,現在的影子政府會將武裝鬥爭進行到底,最終實現國家重建,從根源上解決軍人效忠文官政府的問題。

這樣的變化都在推動周邊國家重新思考對緬政策。比如,自從2021年緬甸軍政府上台以來,印度就和軍政府保持了密切的合作。但現在印度戰略界人士也越來越多地要求莫迪政府改弦更張,不能只和軍政府合作,要多面下注以保障印度的利益。

圖爲泰總理賽塔

泰國新政府上任後,對緬甸軍政府的態度也有微妙的變化。此前泰國總理賽塔就在接受路透社采訪的時候表示,緬甸軍政府正在變弱,現在是開啓協商的時候了。在促進緬甸各方對話的問題上,泰國也是躍躍欲試。如果泰國成爲中間人,這會讓泰國有機會和各方建立聯系,不管未來緬甸局勢如何演變,泰國都要保證自己有“說得上話”的人。

雖然軍政府在緬甸不得人心,但我們也要看到一點,緬甸國內的局勢已經呈現高度碎片化的特征。如果軍政府真的垮台,各方武裝力量究竟能不能實現政治和解,尤其是緬族人與少數民族之間,以及各少數民族武裝之間的利益沖突,能不能得到有效調和,這將是緬甸面臨的最大的不確定性。

6 阅读:2862
评论列表
  • 2024-05-08 01:47

    衆叛親離,活該。

  • 2024-05-08 00:16

    大力出奇迹

  • 2024-05-08 00:17

    關注緬甸局勢[鼓掌]

  • 2024-05-08 00:16

    加油,幹

查雯老師

簡介:國際問題教授,政治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