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王春英:一生演配角,演技精湛卻從未大紅,晚年靠做生意爲生

笑侃娛樂趣聞 2024-04-02 21:33:14

“組長,你太累了,你歇一會吧,我們都學會了!”

1949年,剛從東北電影制片廠第三期訓練班畢業沒多久的王春英,參演新中國第一部影片《橋》,在裏面扮演了電爐工“乙”。

盡管只是一個配角,台詞也只有開頭那一句,可他卻憑借這部作品推開了演藝圈的大門,成爲了一名職業演員。

入行後,王春英一直在演藝道路上摸爬滾打,先後參演了不少經典影片,很多作品都令觀衆印象深刻。

從《船廠追蹤》到《英雄司機》,再到《複試》、《康莊大道》、《馬蘭花開》、《冰山上的來客》、《五朵金花》、《黨的女兒》等等,在這些經典的影片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只可惜,一生都在演配角的他,演技雖然沒得說,可他卻從未大紅大紫過,晚年更是淡出了演藝圈,只能靠做生意謀生......

一、

王春英出生于1932年,是黑龍江富錦人,他在一個普通家庭中長大,父母都是面朝黑土背朝天的農民。

小時候,王春英經常跟著小夥伴們奔跑在家鄉的田野上,在山間小道肆意玩耍,生活過得無憂無慮。

不過,和其他貪玩的小夥伴不同,王春英好動的外表下,藏著一顆喜歡文藝的心。

從小到大,王春英一直很喜歡藝術,在家的時候特別喜歡看書,被各種中外名著中寫的場景給深深吸引。

中學畢業後,由于家境的原因,王春英沒有再繼續讀書,而是早早步入了社會打拼。

沒有太過文化水平的他,爲了生計到處奔波忙碌,做的都是一些辛苦活,而在工作之余,他經常會到附近的戲院觀看演出,久而久之,他也喜歡上了表演。

1948年,中國第一家電影制片廠東北電影制片廠舉辦了第三期訓練班,爲了挑選好的苗子,制片廠面向社會招生,只要符合標准,有沒有表演經驗都有機會被錄取。

王春英得知消息後,他立馬慕名參加了考試,在考試中表現出色的他,最終成功通過了面試。

同年6月,王春英開始在東影廠的訓練班學習,在東影廠的培訓下,他很快就掌握了各種表演技巧,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

1949年,經過一年時間的刻苦學習,王春英以優異的成績從訓練班畢業,被留在了東影廠演員科當演員,正式踏上了演藝道路。

二、

大多數演員入行後,都會從跑龍套做起,很多時候爲了能有參演機會,就連扮演一些不能露臉,甚至是屍體的機會也搶著去拍攝,王春英同樣如此。

爲了能在演藝圈站穩腳跟,他入行後頻繁奔波在各大劇組,尋找發展的機會,好在他雖然相貌在演藝圈不算出衆,但演技非常好,在東影廠的力捧下,他很快獲得了出鏡的機會。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東影廠籌拍了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該片由東影廠制作,執導過《日出》、《帶槍的人》等話劇以及《白毛女》、《怒海輕騎》等經典影片的著名導演王濱執導,王家乙、呂班、江浩、陳強等實力派老戲骨主演。

該片江蘇的是東北某鐵路廠的工人克服一系列困難,完成了搶修松花江鐵橋的任務,爲解放戰爭的勝利做出貢獻的故事。

在《橋》這部影片中,作爲新人的王春英被安排扮演的是電爐工人“乙”,只是一個配角。

相比大多數剛出道的配角而言,王春英要幸運很多,因爲他在片中有一句台詞,這句台詞便是文章開頭的那一句:“組長,你太累了,你歇一會吧,我們都學會了!”

作爲新中國第一部影片,《橋》這部影片上映後,受到了無數觀衆的支持,而作爲新人的王春英也成功憑借該片在演藝圈嶄露頭角。

在《橋》這部作品的幫助下,王春英受到了東影廠的重視,他的發展機會漸漸多了起來。

三、

從1950年開始,在東影廠的力捧下,王春英陸續拍攝了《劉胡蘭》、《高歌猛進》、《白毛女》、《人民的戰士》、《結婚》、《英雄司機》等影視作品。

雖說他在這些影片中扮演的都是配角,戲份不多,可他精湛的演技和表現卻給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

1955年,東北電影制片廠改編,更名爲長春電影制片廠,這一年,長影廠接連推出了不少經典佳作,其中包括了《平原遊擊隊》、《董存瑞》等等。

雖然制片廠改編更名,但王春英並沒有離開制片廠,而是成爲了長影廠的演員,繼續活躍在銀幕上。

在王春英的努力下,他陸續又參演了《馬蘭花開》、《國慶十點鍾》、《上甘嶺》、《複試》、《尋愛記》、《徐秋影案件》、《懸崖》、《黨的女兒》、《康莊大道》等一部部口碑佳作。

在這些作品中,作爲配角現身的王春英,由于把很多角色刻畫得惟妙惟肖,得到了圈內的超高評價。

從《馬蘭花開》中的“李恩傑”到《上甘嶺》中的“傷員”,再到《黨的女兒》中的“小程”,《天下無難事》中的“丁小全”,《康莊大道》中的“小炮”等等。

演技精湛的他,把這些形形色色的角色和人物形象全都細微入至的展現在了銀幕上,隨著這些影片的熱映,他也得到了不少觀衆的認可和。

值得一說的是,盡管一生都在演配角,可王春英也曾兩次差點擁有擔任主角的機會,可惜都被他錯過了。

四、

1959年,在王春英27歲這一年,長影廠籌備拍攝《五朵金花》這部影片,這是國慶獻禮影片,爲了拍好這部片子,劇組下了不少功夫。

在爲《五朵金花》這部影片選角的時候,導演王家乙在挑選男主角時,前後考慮了不少男演員,其中便包括了實力派的王春英。

在王春英試鏡的時候,導演王家乙非常看好他,對他說:“如果我們找不到更適合這個角色的演員,就由你來擔任男一號!”

王春英聽完後非常高興,回家等待消息,結果中途王家乙選中了另一位男演員莫梓江,王春英遺憾錯過了男一號的角色。

不過,非常看好王春英的王家乙並沒有讓他竹籃打水一場空,讓他在片中扮演了男二號“煉鐵組長”一角,也算是對他進行了彌補。

首次錯失演主角的機會後,王春英並沒有氣餒,而是依舊活躍在演藝圈,陸續參演了《金玉姬》、《戰火中的青春》、《前哨》、《朝霞》、《羌笛頌》等作品。

毫無疑問,王春英在這些作品中扮演的依舊是配角,戲份不多,但每個角色都被他完美的刻畫了出來。

1963年,時隔四年後,王春英再次迎來了一個可以扮演主角的機會,導演趙心水在籌拍《冰山上的來客》這部影片時,打算讓王春英擔任主角,扮演“阿米爾”一角。

和之前一樣,王春英試鏡完便回去等消息,結果導演後來相中了來自新疆的著名演員阿木都力力提,王春英再次錯失了主演的機會。

最終在《冰山上的來客》這部影片中,王春英被安排扮演的是“卡拉”這個角色,盡管戲份也不少,但相比原本定下來的角色卻少了更多的可塑性。

兩次錯失主演的機會,換做一般人,多多少少都會對表演失去信心,可王春英並沒有,他依舊抱著對表演的熱忱在發展事業。

五、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活躍在演藝圈的王春英,先後又參演了《英雄兒女》、《特快列車》等作品。

直到1965年,在拍完《景頗姑娘》這部影片後,他才因爲特殊時期的到來停下了事業的腳步。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王春英一直沒有再拍戲,也很少出現在大衆的面前。

在這期間,王春英爲了生計幹過不少雜活,但他依舊沒有放棄對表演的熱愛,私下裏一直在探索表演,不斷的磨練他的演技。

1974年,時隔多年,王春英終于再次回到了大衆的視線,參演了林農執導的《豔陽天》這部影片。

該片由馬精武、郭振清、張連文、史可夫等實力派演員主演,王春英在片中扮演的是一名社員,戲份並不多。

在這部作品的幫助下,王春英成功回歸演藝圈,回到了大衆的視野。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可能是因爲年紀越來越大,也可能是經曆過低谷時期,看淡了名利,王春英的發展勢頭逐漸變得緩慢。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長影廠的衰落,王春英不再一心撲在演藝事業上,而是走上了經商之路。

六、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王春英離開了工作數十年的長影廠,下海經商成爲了一名商人。

喜歡傳統工藝品的他,拿出多年的積蓄在北京開了一家民族傳統工藝公司,專門制造和銷售傳統工藝品。

雖然王春英前半生一直活躍在演藝圈,沒有任何經商經驗,但依靠著對傳統工藝品的喜愛,以及爲了生計,在他的用心經營下,他的公司也漸漸步入了正軌。

依靠著他開設的工藝品公司,王春英盡管沒能大富大貴,但也算衣食無憂,晚年不用爲生計太過憂慮。

唯一讓人遺憾的是,這麽優秀的一位實力派演員,就此淡出了大衆的視線。

2005年2月17日,淡出大衆視野十多年的王春英,在北京低調離世,享年73歲。

和很多演員離世時鋪天蓋地般的消息不同,由于隱退時間太久,加上生活中的他太過低調,他離世時並沒有太多人知道,甚至直至今天很多人也以爲他只是隱退了,實際上他早已悄然離世。

2024年,距離王春英離世過去了19年,雖然時光能夠改變很多東西,卻改變不了觀衆對這位實力派演員的喜愛。

回首他的一生來看,他雖然一直在扮演配角,但塑造了無數經典角色,雖然從未大紅,卻無愧演員的身份。

可以說,作爲一名演員,王春英絕對是稱職的,絕對是一位值得大衆去認可和懷念的表演藝術家!

8 阅读:1043
评论列表
  • 2024-04-07 12:48

    我從小也是看他的電影

  • 2024-05-05 13:43

    印象最深的是經典老電影《冰山上的來客》飾演的卡拉犧牲前說“我們太年輕”,配以插曲,悲壯震撼!絕對的金牌配角,參演的許多電影都成了時代經典。

  • 2024-04-08 16:07

    小時候 看電視裏 經常看他演的 電影 不知道 叫什麽名字 老電影 裏經常有他演的角色 老演員了 [點贊][點贊][點贊]

笑侃娛樂趣聞

簡介:從前喜歡一個人,現在喜歡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