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論:把時間還給教師,讓教育回歸本質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03-30 02:15:47

APP答題、網絡投票、反詐宣傳,隔三差五競賽、“花樣百出”考評……非教學任務讓中小學教師負擔過重問題,近年來引起廣泛關注。

近日,一名自稱教師的博主發布視頻,建議學校設置“獨立班主任”負責班級管理,以減輕任課教師負擔,便于專注教學。建議未必可行,但引起不少共鳴,反映著基層教師的急難愁盼。

怎樣讓教師潛心教學、靜心育人,成爲社會共同關切。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幹意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又明確提出“減輕中小學教師非教學負擔”。

讓教師“輕裝上陣”,難在哪?一方面,是教育管理本身的問題,一些形式主義問題,讓教師淹沒在沒完沒了的表格、評比、信息采集等事務性工作中。另一方面,學校作爲事業單位,往往被安排各類教學外任務,甚至在基層治理中承擔“補位”的角色。

圖片來源:新華社

爲教師減負,要靠落實。黨委、政府要列出具體“減負清單”,是政策明確要求。清單怎麽列,是概念模糊、缺乏量化的一般性要求,還是細致、具體、更具可操作性的硬性舉措,反映的是抓落實的力度,關乎的是政策的執行力。有的地方把“開展文明、衛生、綠色、宜居、旅遊等城市創優評先活動”列爲與教學無關的“社會性事務”;有的明確,鄉鎮、街道社區對教師參與有關活動所提要求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的,學校有權予以拒絕。政策參考越具體越有效力,學校也更有說“不”的底氣。

還要靠監督。爲教師減負,是爲基層減負的題中應有之義,理應列入地方黨委、政府議事日程、工作計劃。爲避免一些地方用“文件”落實“文件”,用“具體規定”執行“具體規定”,必須讓教育督導“長牙齒”,強化問責機制;同時要暢通一線教師反映問題渠道,有的地方已在探索推出教師負擔掃碼上報小程序,讓教師參與到治理中來。

說到底,辦好教育,必須充分尊重教育發展規律,理順現代學校和教師管理體制機制,讓教育回歸教書育人本質。教育的一個特點,就是必須投入時間,把時間還給教師,他們也必將把寶貴時間和精力更多更好花在孩子們身上。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 2024-03-30 19:12

    能不能先把時間還給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