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創建安全生産基礎數據平台賦能應急監管提質安全生産

秋鴻春燕 2024-04-08 17:44:16

東莞市是我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被譽爲“世界工廠”。2023年,東莞市新增市場主體31萬戶,總量達173.54萬戶,居廣東省前列。東莞市制造業活躍,安全生産情況複雜,應急管理任務重、挑戰大。近年來,東莞市應急管理局深入貫徹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加快推動安全生産監管模式向事前預防數字化轉型的要求,立足東莞實際,聚焦應急監管對象,創新建設應急管理安全生産基礎數據信息化系統,著力做實一套安全生産版的“二標四實”基礎數據台賬,實現企業信息采集核查和數據的統計、分析、應用,助力精准研判、精准監管、精准執法,爲東莞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2023年,東莞市生産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2.8%和22.2%,未發生較大以上事故,安全生産形勢持續穩定。

一、科學謀劃設計,高位統籌推動

東莞市應急管理局堅持以需求爲導向,立足域內監管實際,謀劃建設安全生産基礎數據平台(以下簡稱基礎平台)。

(一)深入調研需求。爲把准基礎平台建設方向,東莞市應急管理局深入開展專題需求調研,綜合評估基礎平台建設的可行性。一方面,在全市應急管理系統內部深入討論基礎平台建設需求、優化方向,提出建設需求方案。另一方面,在同級部門之間進行走訪調研,全面了解各部門現有數據資源,共享數據的需求和建議,定位基礎平台建設方向和主要內容。

(二)系統設計基礎平台。成立基礎提質工作專班,堅持系統統籌基礎平台建設工作,確保建設方向、目標、技術標准全面協調推進;結合應急管理部門對于安全生産基礎數據的需求、實地核查需求、實際監管需求,合理設計基礎平台錄入項目、企業核查狀態和因地制宜增加特色功能;精准獲取安全生産基礎數據,定位“莞·基礎”,實現“莞系列”功能模塊深度融合,助力安全生産相關應用工作。

(三)高位統籌推進。將基礎平台建設列入東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重點改革項目和東莞市應急管理系統年度重點工作計劃,整體協調推進。同時,建立“每周一彙報、每月一研究”制度,及時協調破解重點難點問題,制定基礎平台建設工作方案,實施清單式、項目化推進管理,推進基礎平台推廣應用工作。

東莞市基礎提質工作專題會議督導基礎平台建設、推廣、應用工作

二、依托基礎平台,精准采集數據

依托基礎平台,堅持高標准、嚴要求推動基礎數據采集、核查工作,全面獲取全市高精度企業數據信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一)強化資源整合,互通數據信息。打通與有關市直部門信息系統的數據接口,實現數據互聯互通。一方面,接入市場監管部門及公安部門相關數據,確保企業信息的導入量和精准度。另外,基礎平台依托上級部門“一鍵通”APP,爲應急監管人員、安全巡查員以及企業等基礎平台使用主體分別開設端口,支持微信小程序、APP和網頁端等三大載體,暢通企業信息采集填報登錄通道。

(二)聚焦監管對象,全面推廣基礎平台。采取集中培訓、分片答疑方式,分級分批組織基層安全管理人員開展基礎平台業務培訓,並結合實際工作崗位熟練操作,幫助各級安全管理人員熟悉和掌握基礎平台功能。以應急監管的危化、工貿企業爲突破口,全面掌握危化、工貿監管具體領域企業主體數據,建立“市級統籌、分局負責、安全員落實”三級聯動采集、核查機制,推動全市工貿、危化企業入庫納管。

東莞市應急管理局分片召開基礎平台使用推廣工作會議

(三)全面鋪開核查,完整采集數據。由基礎提質工作專班統籌組織基礎平台推廣應用。並在3個分局試點先行。通過試點,掌握基層安全生産基礎數據需求,逐步完善基礎平台功能建設。同時,緊盯“應急監管人員、安全員、企業”三類基礎平台應用主體,全面推進基礎平台用戶開通、登錄和應用工作。

三、建立更新機制,確保數據鮮活

結合東莞市每年新增市場主體數量大,企業新産業、新業態更新快,企業經營行爲複雜多變的特點,建立一套企業數據更新機制。

(一)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強化基礎平台數據共享,分別從縱向、橫向的角度,全面推進基礎平台數據資源彙聚共享工作。在縱向方面,對上打通上級應急管理部門的數據總線,實現部、省建設的各業務系統東莞本地數據回流。對下及時導入分局最新掌握數據資源;在橫向方面,加強數據系統與市直重點部門系統的數據共享和交換,融合多方企業基礎數據信息,實現企業數據資源廣泛彙聚共享;同時,做好優化數據推送邏輯,定期推送新增企業數據,確保數據的鮮活性。

(二)建立數據核查機制。聚焦全市應急監管領域企業存在監管“盲區、死角”現狀,建立“系統推送+企業自主填報+安全員實地核查”數據采集、核查閉環機制,提高應急監管企業數據的准確性和時效性。建立“分局+村(社區)安全辦+專職安全員隊伍”三級采集核查機制,分級定量核查、補錄系統未推送的數據,實現對全市應急監管企業全覆蓋,消除監管盲區、盲點。

(三)建立數據校准機制。建立集督導、檢查、核查“三位一體”的督導檢查機制,將補充、完善、校准企業數據納入日常檢查企業內容和安全巡查員日常績效考核內容,定期比對基礎平台顯示的核查完成率。建立線上數據全覆蓋抽查機制,通過“企業對標檢查+鎮街全覆蓋核查+市級督導複查”的方式,深入抽查基礎平台數據,推動基礎平台數據質量持續提升。

(四)建立數據運維機制。與基礎平台開發公司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由第三方負責基礎平台的日常維護、故障排查和升級等工作。出台《東莞市安全生産基礎數據平台安全管理制度》,細化網絡隔離、信息控制、身份認證、訪問控制、密碼網關、數據備份與恢複、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措施,明確各層級使用基礎平台的權限,嚴防數據泄露和濫用。

四、用活用好數據,賦能應急監管

在建立基礎數據信息“采集、申報、核准、更新”長效工作機制的基礎上,東莞市應急管理局探索市鎮兩級全面鋪開“莞系列”實戰應用,深度挖掘數據價值。

(一)應用統計、排查、分析功能,發揮監測預警作用。著眼發揮數據統計分析功能,強化對安全風險預警可控效能,利用統計功能進行整理和分析,加強對全市重點工藝制造企業進行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整治。依托排查功能進行深度挖掘和比對,通過與事故調查統計數據的疊加分析,排查事故多發行業、區域和時段。運用分析功能對排查結果進行風險分級研判,爲預警、監測和預報提供科學依據。

(二)利用大數據分析功能,發揮分級分類監管作用。充分運用基礎平台企業信息、企業危險源信息和“二標四實”地址信息,制定完善的安全風險等級評定標准,加大“互聯網+執法”推廣應用力度,實現企業分類分級監管和針對性執法檢查。結合國內較大以上事故數據,利用基礎平台篩選分類,在事故高發期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及時排查和預防同類事故風險,將事故隱患和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和事發之前。

(三)應用服務監管對象信息庫,發揮精准宣傳作用。根據全市企業分布情況、行業分布特點、事故隱患風險等級等信息,結合基礎數據平台,共制作簡明易懂的安全生産小電影136個,簡報615篇,針對重點企業、重點人員、重點崗位,推送差異化短片48個、業務操作小冊子71個。區分夏季高溫、年底趕工、節假日前後停工停産、複工複産等時段,開展安全風險提醒,精准推送安全生産短小指引、提示1230條,把安全宣傳落實到企業“最後一米”。

(四)應用企業危險作業審批功能,發揮規範危險作業作用。立足基礎數據,開發“莞·作業”平台,規範危險作業審批流程,推廣企業使用。強化企業作業內部管理。企業在開展危險作業(如動火、有限空間、高處、吊裝等)前必須進行風險研判、內部作業申報和審批,落實相關的作業管理制度。規範作業流程。應急管理部門共編制238條危險作業監管法規、操作流程、工作指引、風險警示等內容,穿插在“莞·作業”平台各審批環節,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産主體責任。實現差異化作業風險分級監管。收集企業動態作業信息及風險捕捉,分析企業作業風險等級,調派力量開展針對性監管檢查,實現風險層層研判,分級監管。

(五)應用數據互聯共享,發揮數據延展作用。通過安全生産基礎數據平台,廣泛采集應急監管企業信息資源,收集彙總制造業企業安全監管案例、台賬和隱患整改、行政處罰信息,構建共享安全生産基礎數據服務體系,推動東莞市安委會成員單位之間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跨區域的互聯互融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形成安全監管、基礎提質工作合力。

經過實戰檢驗,東莞市應急管理局建設安全生産基礎數據平台已見成效。下一步,東莞市應急管理局將大力推動“莞·基礎”與“莞系列”的深度整合,充分釋放安全生産基礎數據紅利,加快實現安全生産監管模式向事前預防數字化轉型,助推應急監管提質增效。

撰稿人:廣東省東莞市應急管理局周憲平、劉翔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