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外”支付不“見外”

國際金融報 2024-03-23 16:21:37

當移動支付已經成爲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時,對于一些習慣使用銀行卡或現金支付的“老外”來說,他們初到中國進行消費時,“水土不服”有些明顯。

三個痛點造成了“老外”的支付困境:一是境外銀行卡刷卡費率高于國內銀行卡支付費率;二是受理境外銀行卡的商戶數量較少;三是商戶有時候沒有零錢找零。

解決外籍來華人士的支付問題在當前顯得更有緊迫性。

近期,中國與越來越多國家正式邁入“免簽時代”。2月9日,中國和新加坡互免簽證正式生效;3月1日,中泰互免簽證協定正式生效;3月14日,中國正式對瑞士、愛爾蘭、匈牙利、奧地利、比利時、盧森堡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稍早之前,2023年12月1日,中國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個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

隨著中外人員往來進一步密切,如何讓來華的外籍人士享受到中國本土的支付便利,讓“老外”在支付時不再“見外”,一系列措施迅速鋪開。

3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在中國人民銀行“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和“外卡內綁”“外包內用”的方針指導下,銀聯、網聯、銀行、支付機構以及服務商正全力協同打造接與非接、卡碼兼容的支付解決方案。

直面痛點

“老外”在中國的支付方式無外乎三種:刷卡、移動支付或者現金。但我們在采訪中發現,三種方式似乎都遇上問題。

首先是刷境外卡的問題。

“中國目前的支付方式對國內居民來說是很方便的,但是來旅遊的境外人士在很多購物中心使用境外信用卡支付面臨困難。”科威特駐印度大使米沙勒·穆斯塔法·沙馬利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線上采訪時表示。他此前任科威特駐上海總領事,在上海生活了3年。

“外籍人士習慣刷卡或者NFC(近場通信)這種非接觸式支付(“拍卡”)的模式消費,國內支付環境大部分都是受理掃碼支付的,特別在地鐵和出租車等出行場景,這個終端要進行改造,成本會相當高,而且也有一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胥莉對記者分析指出。

布設支持刷外卡的POS機需要成本,不止是資金成本,還有時間和人力成本。

刷外卡更顯著的一個問題是,高昂的手續費。外卡刷卡單筆費率基本上在3%左右,而境內業務的正常手續費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定價,目前爲不高于3.25‰(單筆收費金額不超過3.25元)。微信、支付寶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對商戶的費率則通常在3.8‰—6‰之間浮動。

而這筆外卡刷卡手續費主要由商戶來承擔,導致商戶不願意安裝外卡POS機。

在移動支付方面,綁卡難問題突出。

“中國金融機構在識別first name和last name上非常嚴格但標准不統一。”常住上海市的美籍華人Xin Jing向記者分享了一段辦理中國境內銀行賬戶綁定支付寶、微信時遭遇的波折。

Jing說,“在招行,我的名字叫XIN JING,中行叫JING XIN,這種微小的差別在實名驗證過程中會導致姓名不一致的境內銀行卡全部不能綁定。還有XINJING無空格這個格式,基本都要試錯好幾次才能成功。”

Jing表示,希望統一身份識別的標准、方法,支持境外銀行卡直接刷卡消費,鼓勵門戶城市的一些商家多開放兼容一些境外支付方式。

在現金支付方面,“無法找零”成爲經常發生的尴尬。

外籍來華人士遇到的“支付痛點”不可回避,而解決這些痛點,也非朝夕之事。

各方行動

爲解決境外人士來華支付不便的問題,各方都在“下功夫”。

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釋放旅遊消費潛力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提出,提高入境遊客使用境外銀行卡及各類電子支付方式便捷程度以及外幣兌換便利性。

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在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優化現金使用環境、提升移動支付便利性等方面提出要求。

3月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央行再推三項有針對性的措施:一是要求、指導支付寶、財付通優化業務流程,提高綁卡效率;二是簡化身份驗證安排,使外籍來華人員在綁卡等一系列過程中更便捷辦理;三是指導支付寶、財富通等主要支付機構將外籍來華人員使用移動支付的單筆交易限額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計交易限額由1萬美元提高到5萬美元。

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出台,金融機構行動迅速。

作爲金融基礎設施,網聯清算公司表示,將充分發揮網絡支付主渠道作用,持續優化來華人員支付服務水平。擴範圍,支持更多境內主流錢包上線“外卡內綁”,持續擴大“外包內用”的國家和地區覆蓋面;同時,積極開展同境外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探索開展與國際銀行卡組織的網絡對接;此外,還要打造頭部支付機構、主流收單銀行兩條境外錢包受理主渠道,推動行業各方共享受理標識、共建重點商圈,實現來華人員在重點地區、重點場景支付暢通無阻。

3月14日,中國銀聯啓動優化支付服務項目“錦繡行動2024”,將投入30億元資金用于改善全國重點城市的支付服務。

銀行方面,工商銀行優化了外卡受理體系和移動支付體系,並在築牢現金兜底的基礎上推出外卡內綁業務,首創跨境電商線上外卡收單業務,深入建設GBC(政務、産業、消費)+商戶的合作體系,創新“入境卡碼通”等産品,打造了更多便利支付服務點。

農業銀行爲簡化對外籍來華人士的支付業務流程,強化了對人民幣和外幣現鈔的供應管理,多地ATM均支持境外卡支取人民幣現鈔,網點範圍內也投放了面向外籍人士的支付業務辦理指南。

交通銀行在北上深等15個重點區域推出了零錢包服務。交通銀行開通外卡收單業務的商戶也實現了對主要外卡組織的消費覆蓋。

中國銀行則穩妥實施賬戶分類分級管理策略,在網點開拓了零錢包兌換綠色通道,通過“中銀智慧付”爲有接待外籍來華人士需求的商戶提供外卡收單服務。

第三方支付平台方面,支付寶與網聯清算公司、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境外錢包等合作夥伴緊密協作,實現境外人士通過“下載支付寶App後綁定境外銀行卡”(外卡內綁)以及“直接使用境外電子錢包掃支付寶二維碼”(外包內用)兩套服務方案,來保障其在境內的移動支付便捷服務。

財付通通過分層核驗方案,實現了外籍來華人員無需提交完整身份信息便可綁定外卡,在額度範圍內試用支付服務。針對不綁定外卡的部分用戶,財付通則通過研發的充值簡化方案,讓外籍來華人員實現不綁定外卡,通過小額資金充值進行支付。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表示,便利支付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便利關口前移,加強各類支付場景拓展,例如旅遊景點、演出展覽、交通出行等日常消費領域,需要全鏈條、全場景的協同和打通。金融、商務、文旅、交通等部門和各類市場主體要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共同推進,不斷提高支付便利化水平。

(記者袁源、李曦子對本文亦有貢獻)

0 阅读:73

國際金融報

簡介:人民日報旗下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