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一九四四》大結局,關凱的“自缢”,是在影射朱由檢嗎?

花煜寒 2024-05-14 17:12:35

若是有一場投票,讓你投出誰是《哈爾濱一九四四》最讓你討厭的人物,你會把這樣神聖的一票投給誰?

是心思缜密的潘越?還是忠勇與莽夫並重的胡彬?又或是吃人不吐骨土的淺野大吾?

或者以上這些備選大答都不是,因爲在筆者心中,《哈爾濱一九四四》最讓人討厭的人物,就是關雪窮盡一生在保護的弟弟關凱。

也許年幼的關凱曾經跟著姐姐流離失所,可家有一姐如有一母的關雪,很可能即便是在自己被姨父糟蹋之後,都是因爲有一個弟弟的關系選擇了隱忍。

也許在金慶元的眼中,關雪與自己有著相同的信念與堅持。

也許在宋卓文的眼中,無法被改造的關雪,依舊對昔日的王朝念念不忘。

甚至是關雪自己,都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即便這個世界已經完全回不去了。

最初的我,當看到“坑姐專業戶”關凱的年少無知時,雖然對這樣一個以“不弄死姐姐”誓不罷休的弟弟完全沒有好感。

可很多時候,若不是有關凱這樣一個讓人無法評價的“青年”存在,或許《哈爾濱一九四四》中很多劇情與故事都無法進行下去。

可以說關凱更像是關雪與宋卓文、宋卓文與謝月、甯勵與潘越等人之間的超級黏合劑,只有他能將本該波瀾不驚之事攪到風起雲湧。

與姐姐關雪不同,同爲關姓的關凱,似乎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祖宗,他甚至對重慶和延安電台中那些故事向往不已。

作爲一個家境優渥的學生,一個背後有著強大支撐的關姓之人,雖然學校中男男女女多有之,卻完全無法進入關凱的眼中。

關凱不交女朋友,關凱沒有實際意義上的好朋友,關凱也沒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因爲當關凱與甯勵相識之後,在他的生活中便只有一個目標,成爲那個近代青年人的代表,成爲一個類于戚繼光那樣的英雄。

可現實是什麽呢?一個頭腦經常發熱幹出他自己無法收場之事的關凱,只能不斷將自己的姐姐拉下水,甚至還因爲自己讓姐姐險些嫁給了胡彬。

可即便是如此,關凱也依舊沒有悔改並認識到的自己的問題所在,甚至還讓他的多疑成倍增加。

在關凱的眼中,即便是自己的姐姐,一個近乎于母親角色的姐姐,都已經不再是關凱可以信任之人。

大結局中的關凱,就像是他祖宗接手的那個朝代最後一任皇帝:

他一生操勞,他日以繼夜,他節儉自律,他不近女色,他大力鏟除閹黨,他六度下诏罪己。

可最終讓朱由檢一敗塗地的,是他的生性猜忌多疑,是他的畢生獨攬大權,是他從未有過與官員的放心合作。

最終,關凱選擇了當街槍決自己經曾崇拜過的甯勵,選擇了無視姐姐與金慶元的一再在勸說,選擇了用“自缢”這樣一種形式來結束自己的一生。

這樣的關凱,是否像極了像當年那個在煤山“自缢”的朱由檢,面對曾經輝煌無比的帝,面對如今四面楚歌的境地,他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最終的關凱,雖然手中握著那把姐姐送給他的手槍,卻選擇了幾乎是最痛苦的“自缢”。

也許關凱的一生,不過是《哈爾濱一九四四》不經意間杜撰出來的相似。

可這樣的關凱,因爲他姓關,因爲他是如此的年輕,因爲他與朱由檢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處,讓他最終在選擇“自缢”這件事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與影射感。

無論關雪眼前這個斷氣的弟弟是不是心甘情願選擇了“自缢”,都很難讓人不將他姓關這件事與朱由檢聯系在一起。

關于《哈爾濱一九四四》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裏,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還請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0 阅读:2

花煜寒

簡介:一起品百味人生,百味情感 劇評 影評 書評 動漫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