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黨衛隊和武裝黨衛軍軍帽介紹

擦菠蘿的海綿寶寶 2024-04-26 09:27:53
平頂圓筒帽

黨衛隊正式成立于1925年,最初名爲保衛小分隊(Schutzkommando),是希特勒的私人保镖隊伍。隨後更名爲突擊中隊(Sturmstaffel)。1925年11月9日正式更名爲黨衛隊(Schutzstaffel)。

當時黨衛隊直接隸屬于希特勒,但編制上屬于沖鋒隊旗下,所以穿戴和沖鋒隊一樣的褐色襯衫,馬褲和靴子。但黨衛隊視自己爲精英隊伍,所以選擇了帝國時代的禁衛骠騎兵團的黑色制服和骷髅徽作爲自己代表色和標志。

黨衛隊剛成立的時候帽子和沖鋒隊一樣,爲平頂圓筒帽(Kepi),顔色爲褐色。1925年11月,黨衛隊帽子顔色爲全黑色,用來和沖鋒隊做出區別。

黨衛隊平頂圓筒帽由羊毛料制成,帽頂上部是一個納粹黨早期短翅鷹徽,被稱爲黨鷹(1927年開始佩戴,黨衛隊是第一個佩戴黨鷹的單位)。帽牆爲類似于野戰帽護耳的布料。中間紐扣被骷髅徽(被稱爲但澤骷髅徽,和後面裝甲兵標志一樣)代替。有一根黑色皮革下巴帶,下巴帶爲兩部分,中間用方形金屬環連接。帽子內部爲棕色襯裏和一圈皮革防汗帶。帽頂側面各有兩個金屬通氣孔。

1925年11月,希特勒和黨衛隊早期成員

黑色大檐帽(Schirmmütze)

1932年黨衛隊正式采用M32黑色制服,並佩戴一同發行的黑色大檐帽。大檐帽爲黑色羊毛料制成。帽檐和帽牆上下都有白色滾邊。大檐帽內部有帽撐,在帽檐內還有加固線,讓帽檐造型穩定,在帽檐中間還有尖頂凸起。大檐帽內部爲橙黃色襯裏和一圈防汗帶。帽檐爲黑色漆面的硫化纖維制成,邊緣帶有凸起。1935年之前所有級別都是皮革下巴帶,1935年開始軍官大檐帽上是銀/鋁線編織帽風帶,而士兵大檐帽上是黑色皮革下巴帶。

黑色大檐帽早期使用平頂圓筒帽一樣的鷹徽和骷髅徽。1934年10月6日後原先但澤骷髅徽重新設計,換成了更加寫實的骷髅徽。1936年2月15日短翅鷹徽更換了黨衛隊長翅鷹徽,後期這個黨衛隊鷹徽經過略微修改。所以黑色大檐帽上出現過三種不同類型的鷹徽和骷髅徽組合。

最初所有級別黨衛隊成員在大檐帽上都是白色滾邊。1934年6月23日規定,區隊長(Oberführer)及以上級別采用銀/鋁線滾邊,從旗隊長及以下級別采用白色滾邊。

黑色大檐帽上出現的三款類型鷹徽和骷髅徽

朱利葉斯·施雷克(Julius Schreck):黨衛隊組建者,第一代指揮官。

此外黑色大檐帽還有白色夏季款,除了帽冠和帽頂使用白色布料之外,其他和黑色大檐帽一樣,同時需要身穿夏季白色制服搭配。

野戰灰大檐帽

1938年黨衛隊推出了野戰灰大檐帽,用于配合新出的M38翻領常服,並在1939年用于武裝黨衛軍。

1939年武裝黨衛軍開始采用兵種色,只在肩章滾邊顯示。但1940年5月10日規定到旗隊長爲止,大檐帽上都帶有兵種色滾邊。但1940年11月5日取消該規定,恢複爲白色滾邊色。

二戰爆發後,除了普通黨衛隊成員,武裝黨衛軍不再佩戴黑色大檐帽。

武裝黨衛軍野戰灰大帽冠和帽頂由野戰灰羊毛料制成,中間帽牆是黑色絲絨制成(士兵款爲羊毛料)。軍官使用銀/鋁線編織而成的帽風帶,而士兵使用皮革下巴帶。帽檐爲黑色漆皮的硫化纖維制成,邊緣凸起。內部爲灰色人造絲襯裏,帶有一個棕色皮革防汗帶。

無檐野戰帽

黨衛隊無檐野戰帽是以一戰時期德軍士兵的(Krätzchen)爲藍本設計的。在1933年到1935年初使用過,警衛旗隊( Leibstandarte)新兵訓練時候會使用無檐野戰帽,還有一些照片顯示警衛旗隊各連隊士兵和初級士官在日常值勤也使用過。無檐野戰帽共生産了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上面三處白色滾邊,第二個版本是取消底部白色滾邊的。

有檐野戰帽

有檐野戰帽和德國陸軍舊式野戰帽(die Offizierfeldmütze älterer Art)樣式一樣,也被稱爲“破碎帽”。在1938年2月正式推出,有檐野戰帽和大檐帽造型一樣,但取消了下巴帶,帽檐使用和帽子一樣材料制成(後來允許軍官自購制服,所以出現了皮革帽檐)。因爲帽檐裏取消了帽撐,所以野戰帽的帽檐比較軟,可以根據佩戴者需要隨意造型,佩戴起來更加舒適。後來也有軍官把有檐野戰帽加上帽風帶當作日常大檐帽佩戴。

船帽

1934年6月推出了第一款船帽,提供普通黨衛隊(Allgemeine-SS),骷髅總隊(SS-Totenkopfverbände)和黨衛隊特別機動隊( SS-Verfügungstruppe)士兵/士官佩戴,這些部隊後來成爲了武裝黨衛軍骨幹。

第一款船帽側面造型爲船形,由野戰灰羊毛料制成。帽身可以翻下來作爲護耳使用。船帽正面的帽身接合處有一個圓形金屬骷髅徽,左側有一個刺繡在黑色底布上的早期短翅鷹徽。

1937年修改了第一款船帽,將早期短翅鷹徽更改了黨衛隊長翅鷹徽。鷹徽刺繡在一塊倒三角黑色底布上。

1940年11月1日發布了第一款船帽,此款船帽將鷹徽移到了帽正面,位于帽檐處,下面帽身爲刺繡骷髅徽。同時骷髅徽上縫了一個倒三角的兵種色繩,這條兵種色在1942年10月被廢除,但並沒有嚴格執行,許多船帽還保留兵種色。

軍官版的船帽是在1939年12月推出,並于1940年1月1日規定統一使用。在引入軍官版船帽之前,武裝黨衛軍軍官並沒有統一的野戰船帽,所以他們會經常使用陸軍的M38船帽。

M40船帽推出後,所有軍官在船帽護耳上使用銀/鋁線滾邊,1940年11月1日,全國領袖到區隊長級別使用銀/鋁線滾邊,而旗隊長到下級突擊中隊長級別使用白色滾邊,士兵和士官無滾邊。

全國領袖(Reichsfuhrer SS)到區隊長(SS-Oberführer)的軍官的船帽,上面爲銀/鋁線滾邊,下面的骷髅徽被去除了。

旗隊長(SS-Standartenführer))到下級突擊中隊長(SS-Untersturmführer)級別使用白色滾邊

士兵和士官級別的船帽無滾邊(圖中爲裝甲兵版本)

通用野戰帽

1943年6月11日德國陸軍發行通用野戰帽(Einheitsfeldmütze)用來取代之前各種類型的野戰帽。1943年10月1日正式在武裝黨衛軍中使用。M43通用野戰帽設計基于M42船帽和山地帽,進行了細微改動。在推出野戰灰版同時也是推出了裝甲部隊的黑色版。從下級突擊中隊長(少尉)到全國領袖的軍官野戰帽帽冠上增加銀線滾邊,有時候也會增加在護耳邊緣。早期的M43通用野戰帽中間護耳由兩顆紐扣固定,後期因爲節約材料使用一顆紐扣。

M43通用野戰帽的徽章比較常見的樣式有兩種正面一個金屬/布制刺繡的骷髅徽和左側刺繡鷹徽;類似于陸軍樣式,一體式鷹徽和骷髅徽或分離式鷹徽和骷髅徽在帽正面。

圖中的M43通用野戰帽去除了正面徽章

一體式徽章雙扣版

分離式徽章單扣版

正面骷髅徽側面鷹徽單扣版

黑色裝甲兵版

迷彩野戰帽

黨衛隊迷彩由1935年希姆萊發起,黨衛隊全國領導部(Reichsführung-SS)組織研發,供SS-VT使用。1936年底和1937年初第一批黨衛隊迷彩被發放給黨衛隊成員進行實地測試和評估。第一批評估的迷彩用具爲防水帳篷布,然後是鋼盔罩,面罩和罩衫。隨著戰爭的進行,更多的迷彩服裝被生産出來,並采用各式各樣的迷彩圖案。早期迷彩圖案都是通過耗時的手工絲網印刷生産的,直到1940年開始機器滾筒印刷。到戰爭結束,黨衛隊有不少于十種的迷彩僞裝圖案使用。

圖中的迷彩野戰帽(Tarnfeldmütze)使用防水的棉帆布制成而成,使用1943年研發的橡葉B迷彩圖案。迷彩野戰帽造型類似于M43通用野戰帽,但去除了護耳部分。迷彩野戰帽爲兩面可以翻轉式,一面是夏季迷彩,有綠色、褐色和棕色等色調;另一面秋季迷彩,有褐色、棕色和橙色等色調。

帽冠和帽身都是兩片式,在中間進行縫合固定。帽子兩邊各有兩個金屬通氣孔。帽檐裏會有加固材料保持帽檐造型。秋季迷彩裏有一圈凸起布料作爲防汗帶使用。

迷彩野戰帽上無徽章,正面鷹徽和骷髅徽,正面骷髅徽和側面鷹徽,正面骷髅徽的樣式都出現過。

圖中的佩戴了一頂M43通用野戰帽樣式的迷彩野戰帽,還帶有假護耳。

從照片裏,穿戴迷彩服時並沒有嚴格規定要帶迷彩野戰帽,只有最右邊戴了迷彩野戰帽

毛皮帽

1941年到1942年冬天,進攻蘇聯的德軍遇到前所未有的嚴寒,而德軍並沒有准備好冬季保暖和雪地僞裝裝備,所以許多德國士兵不得不臨時就地取材,用了很多民用冬季和白色床單。冬天結束後,國防軍最高統帥部意識到需要更完善冬季裝備,並在1942年春開始測試冬裝。1942年4月希特勒批准發放新式冬裝。第一批冬裝在1942年秋天發行,其中就包括了毛皮帽(Pelzmützen)。毛皮帽和其他冬裝在9月15日到4月15日之間發放給士兵和士官,冬季結束後統一收回放到單位倉庫進行清洗,維護和儲存,然後在第二年9月再次發放。1942年12月國防軍規定將冬裝使用範圍擴大到所有嚴寒冬季的戰區,不再僅限于蘇聯戰場。毛皮帽並沒有完全標准的型號,最常見的樣式和山地帽和M43通用野戰帽一樣,會有個可以放下保護耳朵和脖子的護耳。

毛皮帽布料部分使用了野戰灰羊毛料制成,內部爲人造纖維襯裏。耳朵和頸部護耳部分使用了兔毛,顔色不定,兩段有系繩。正中央會有鷹徽和骷髅徽或單獨一個骷髅徽。

山地帽

山地帽(Bergmütze)是20世紀30年代德國陸軍中山地部隊,滑雪部隊和獵兵(Jäger)佩戴的軍帽,設計基于一戰時期奧地利山地部隊軍帽。1940年12月1日,希姆萊授權武裝黨衛軍“北方”和“歐根親王”兩個師官兵佩戴山地帽。1941年4月15日所有武裝黨衛軍山地部隊取消了之前船帽,統一佩戴山地帽。1943年10月1日,武裝黨衛軍山地部隊引入M43通用野戰帽,並在左側佩戴雪絨花標志以做區別。

山地帽由野戰灰羊毛料制成,帽身側面和背面有可以下翻的護耳,可以保護佩戴者脖子和耳朵部分。護耳前面有兩顆紐扣,可以固定在佩戴者下巴下面。山地帽的帽檐前面有凸起,裏面有硬物,並用野戰灰羊毛料包裹而成。山地帽內部爲灰色或棕色棉的人造纖維的內襯。這款山地帽制造商爲“Teufel”,這家工廠專門爲武裝黨衛軍生産山地帽,並在1943年開始生産單扣版山地帽。圖中的山地帽徽章被去除了。

因爲M43通用野戰帽就是基于山地帽設計的,所以兩者差別不大,最大差別可能是山地帽帽冠更高些,帽檐更短些。

山地帽有一款很少見的版本,是護耳固定是皮帶扣樣式。

穆斯林氈帽

1941年初,在德國強大壓力下,南斯拉夫加入了軸心國。但許多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軍人不同意加入,並發動了一次政變,政變被德國人粉碎了,並成立了克羅地亞獨立國。1943年2月,武裝黨衛軍決定招募波斯尼亞穆斯林人員,並成立了第13“聖刀”武裝山地師。聖刀師成員來源于波斯尼亞的穆斯林,並由“歐根親王”師成員作爲其中骨幹。希姆萊授權聖刀師成員佩戴一款穆斯林氈帽(Fez),這是一款穆斯林傳統帽子,走一遭追溯到哈布斯堡帝國的波斯尼亞軍團。短命的第23“卡馬”武裝山地師也佩戴過這種氈帽。穆斯林氈帽有一個野戰灰版,和野戰服搭配,還有一個褐紅色版, 在檢閱和日常出行佩戴。

野戰穆斯林氈帽由野戰灰兔毛氈制成,帽頂中間有一個深綠色絲狀流蘇裝飾物。氈帽正面繡有黨衛隊鷹徽和骷髅徽。氈帽內有一圈黑色防汗帶。

褐紅色版除了顔色不一樣,其他和野戰灰都一樣

熱帶軍帽

武裝黨衛軍並沒有派兵進入北非戰場,但在意大利,巴爾幹,希臘和蘇聯高加索炎熱地區作戰還是配發了一款獨特的熱帶裝備,其中就包括熱帶軍帽。熱帶裝備爲卡其色輕型棉質布料制成。

熱帶船帽

熱帶山地帽:主要由武裝黨衛軍山地部隊在東歐地區開展反遊擊作戰佩戴,這些成員大多都是當地德意志裔。

M41熱帶野戰帽:來源于非洲軍團的M41熱帶野戰帽,基于山地帽的設計,取消了護耳。

熱帶涼盔:上面沒有黨衛隊鷹徽和骷髅徽,只有側面有兩個金屬盾徽

全文完

0 阅读:21

擦菠蘿的海綿寶寶

簡介:曆史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