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亞子進京覺受怠慢,打罵衛兵揚言自盡,毛主席:牢騷太盛防腸斷

執筆讀春秋 2024-04-10 20:04:04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毛主席在重慶會見了南社領袖柳亞子,後來因爲柳亞子索詞一事,《沁園春·雪》一舉成名。

柳亞子是國民黨左派,整個三、四十年代,他一直是國民黨中的反蔣鬥士,曾經多次建議“用非常手段處置蔣介石”,後來在一九四一年由于拒絕出席國民黨五中全會被開除黨籍。

解放戰爭時期,柳亞子和一幫民主人士因爲力挺中國共産黨,一度還遭到了國民黨特務的毒打而負傷。

解放戰爭進行到末期時,中共方面給柳亞子發出了一封邀請函,請他北上參加政協會議。當時在這邀請函羅列的名單上,柳亞子位列第五,名列宋慶齡、何香凝等人之後。

這一切都讓柳亞子對“北上”,充滿了大鵬展翅般的幻想。因此他在動身北上之時,還化用李白的詩句來表達自己的心境,他在詩中說說:“乘風破浪會有時,席卷南溟上北溟。”

誰知柳亞子抵達北京僅十天,就因故大發“牢騷”。不但動手打罵衛兵,還揚言說如果毛主席不見他,他就去跳湖自盡。

後來毛主席撰寫和詩一首安撫柳亞子,就有了標題中的名句:“牢騷太甚防腸斷。”那麽,柳亞子到了北京後,因何“大發牢騷”,爲何又鬧得不可開交呢?

一、柳亞子大發牢騷

一九四九年的三月中旬,柳亞子應毛主席之邀請來到北京,下榻在六國飯店。十天之後,他就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感事呈毛主席》:

開天辟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

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铗怨馮驩。

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甯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

這首詩的大意是誇毛主席是一位開天辟地的真君子,然後吐槽自己當時在北京遇到了一個困境,這是一個因“人際關系”處理不當造成的困境,然而柳亞子說以他的性格完全不能接受。

從詩的第二聯來看,當時柳亞子應該是遭到了北京文化界一些人的“圍攻”,他坦承自己口才不好,沒有辦法在這場爭論中占據有利地位。

同時,柳亞子又覺得自己北上以後沒有得到“國士”應有的待遇。因此說自己希望在解放軍南征傳來捷報後,就回家去隱居了。

結果這首詩寄給毛主席後,柳亞子一直未得到接見。到了當年的四月,某天柳亞子聽說周總理在頤和園接見了國民黨的談判代表邵力子,卻沒有叫上他,他頓時就繃不住了。

于是柳亞子大吵大鬧說:“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再不理我,我就跳昆明湖或吊死在益壽堂。”柳亞子當時六十二歲,正是孔子說的“耳順”之年。

這個時候的柳亞子應該是理性、沉著,寵辱不驚的狀態,就算覺得共産黨對他不夠禮遇,主動求退就是了,何至于要“以死相逼”呢?

二、柳亞子吵著自盡的真正原因

其實真實的情況,還是在柳亞子寫給毛主席那首詩的“原版”裏面,前文提到的是後來修改過的版本,原版如下:

開天辟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難。

醉尉夜行喝李廣,無車彈铗怨馮驩。

周旋早悔平生拙,肝膽甯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

原版的第三、五句和後來修改過的版本其實是有很大不同的,因爲它透露出了柳亞子當初在北京的兩段秘聞。

一九四九年的四月五日,也就是柳亞子吵著要“自盡”的兩天前,他和夫人白天外出,傍晚回來的時候,門衛沒有認出他,于是問他來找上誰。

柳亞子生氣地罵衛兵:我在這裏住了七八天,你都不知道我是誰,我看你是誠心刁難我。說完這番話,他還舉起文明杖去打了門衛。

這兩句涉及到的關于柳亞子的另外一個秘聞就是他想吃“頂花帶刺”的黃瓜,結果工作人員沒有買到,他就破口大罵,還打了對方一記耳光等等。

當時爲柳亞子服務的衛兵、生活管理員,全部都是戰場上下來的軍人,人家也是槍林彈雨中走過來的,是對革命有重大貢獻的英雄,可想而知雙方鬧得很僵。

但是這些事並不是柳亞子吵著要投湖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柳亞子到了北京以後,在文化界和政界遭遇了重大的打擊。

先是在當年的三月下旬,柳亞子去民革參加會議。他過去曾經當過民革中央委員會的監察主席,結果民革選政協代表,居然把他拉下了。

就在那幾天,柳亞子去參加了一個文化界的活動,結果又一次“靠邊站”。後來人們從毛主席給柳亞子的回信中發現,柳亞子寫的詩當時在北京遭到了一些文人的批判。

柳亞子是出生在清末的舊文人,他寫的詩全部是舊體詩。一九四五年毛主席曾經贊柳亞子說:“先生的詩慨當以慷,卑視陸遊陳亮,讀之使人感發奮起。”

比陸遊、陳亮還要牛,這話把柳亞子捧得多高?哪曉得到了北京以後,文化圈子裏的人又把他貶得不直一文。這種巨大的落差,沒有幾個人受得了。

要知道,柳亞子這一生都是以寫詩出名的,他是清末最大的詩社“南社”的創始人之一。在詩詞創作方面,他一向自視甚高,口氣也很狂。

柳亞子狂到什麽地步呢?狂到敢模仿辛棄疾,給自己改名爲“柳棄疾,字稼軒,號亞子”。現在居然有人膽敢批評他這個詩壇泰鬥的詩,他沒有氣得原地爆炸已經算是量大了。

再有就是,柳亞子一直覺得自己到了北京以後被怠慢了。因爲當時與他一同北上的很多文化人,最後被安排在條件比較好的北京飯店,並且還配備了專車,以及隨行秘書。

這件事讓柳亞子心裏産生了嚴重的不滿,柳亞子出生在富裕家庭,在物質上從來沒有被虧待過,相關資料上說他“每至一步,或置或賃惬意的房子,少有‘杜陵窮巷’之歎”。

這個意思就是說,柳亞子每到一個地方就要在當地購買,或者是租賃一套住起來非常舒服的房子,因此他從來沒有杜甫那種居住在“窮巷子”的經曆。

後來爲了給參加談判的國民黨代表騰地方,相關部門就決定讓原來居住在六國飯店的民主人士分別搬出該飯店,移居到其他地方,而柳亞子就被移居到了頤和園內的益壽堂。

要知道當時柳亞子並不是獨自一人北上的,他是帶著家眷去的。住的地方不能令他滿意就算了,更讓他不高興的是,沒有給他安排專車。

柳亞子早年參加過同盟會,又長期在國民黨政府裏面供職,因此他對孫中山是懷著特殊感情的,所以他抵達北京後就想去中山陵祭拜一下,結果因相關部門未能給他安排專車而作罷。

雖然柳亞子事後曾經對別人表示,這些生活上的不便他本身並不介意。但是在他心裏這個“待遇”,實際上反映的是中共和毛主席本人對他的重視程度。

在柳亞子看來,“待遇”不好,說明不重視。看不起人,這個打擊他就受不了。柳亞子的個性其實十分單純,天真。關于這一點,他自己也非常清楚,他曾寫信對友人說:

弟性情中人,尤重感情,有時超過理智。……若以弱者欺我,唯有挺劍而起耳。

在政治和人際關系上的天真與率直,直接導致了柳亞子的“一根筋”。他一看到自己的“待遇”不如人,就覺得自己被忽視了,就覺得是毛主席不重視自己。

等了四十天見不到毛主席,柳亞子就開始發牢騷、打罵衛兵,還吵吵著要跳湖自殺,其實事情哪裏有這麽嚴重呢。

毛主席並沒有對柳亞子不重視,要是真的不重視,當初就不會邀請他北上,還把他的名字排在宋慶齡、何香凝等人後面了。

三、毛主席勸導柳亞子

一九四九年三月,當時國共正在進行最後一次“和談”。談判不成還得打仗,毛主席還得和軍委的領導們開會,准備隨後的渡江作戰。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周總理才會在頤和園和國民黨的談判代表見面。毛主席和周總理二人日理萬機,每天要見的軍界、政界有影響力的重要人士那麽多,文化界的人士自然只能靠後。

于是毛主席在處理完了渡江作戰的相關呈情之後,馬上抽空給柳亞子寫了一首和詩《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柳亞子說自己是一個重感情的人,毛主席又何嘗不是呢?毛主席先是在詩中回顧了自己與柳亞子相識相知的經過,表示自己從未忘記與他的友誼。

然後毛主席又告訴柳亞子,爲人處事應該心平氣和,太愛發牢騷對自己的健康不利。最重要的一點是——看事情應該從長遠一點的角度去看,一時一地偶然的遭遇,並不能說明問題。

柳亞子是個小孩子性格,收到毛主席的和詩以後馬上就開心起來了,又寫詩說毛主席“風度元戎海水量”了。

毛主席寫完了這首詩以後,到了當年的五一節,又邀請柳亞子全家人一起到頤和園過節,聯步長廊,泛舟昆明湖。到了當年五月二十一日,毛主席給柳亞子寫信說:

某同志妄評大著,查有實據,我亦不以爲然,希望先生予以寬大政策,今後和他們相處可能好些。在主政者方面則應進行教導,以期‘醉尉夜行’之事不再發生。

毛主席安撫柳亞子,原來並不只是空口白話,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風物長宜放眼量”這句話。事實證明,柳亞子以爲得到的“不公正”的對待,並不是別人有意而爲。

結語

柳亞子畢竟是一位出生在清末的舊式文人,雖然他早早就參加了同盟會,但是他信仰的是資産階級的民主,這種民主還是帶有階級性的。

因爲覺得自己是“國士”,柳亞子北上之時,一直幻想著得到“帝師”般的待遇,但是現實卻狠狠地扇了他一記耳光。

柳亞子想進文聯當老大,當時文聯的老大是李維漢、周揚。新時代流行的是白話文創作,他一個寫舊詩,思想又有些古板的老文豪自然不受待見。

等到柳亞子想去從政時,又因爲在人際關系上不懂周旋,被民革成員邊緣化了。不過柳亞子也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很好哄。

柳亞子前面鬧得要自盡,結果毛主席一回信他就開心得不得了,也不想死了。到了一九五〇年,柳亞子就寫信給國外的兒子說:

國內情形大體很好,當然也有不能盡如人意的地方。中國是一個大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和百余年殖民統治的國家,哪會一下就能使人滿意呢。講一句良心實話,毛主席真的太偉大了,你相信嗎?

參考資料:

《毛澤東詩詞全編箋譯》,編著:徐四海,《東方出版社》,2017.2;

《毛澤東詩詞鑒賞》,編著:田秉锷,《上海三聯書店》,2012.9;

《毛澤東與柳亞子詩文唱和》,作者:汪建新,《中國共産黨新聞網》,2016.12.26;

《毛澤東詩詞中的統一戰線智慧和藝術》,作者:汪建新,《中國共産黨新聞網》,2021.07.21;

《史海回眸:周恩來批評柳亞子牢騷太盛》,作者:孫有光,《鳳凰資訊》,2008.06.06;

《周恩來批評柳亞子“牢騷太盛”始末》,《青島新聞網》,2004.06.21;

《周恩來這樣批評柳亞子》,《金台資訊》,202.08.10;

2 阅读:248